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浩然既然是一把手,那就一定要牢牢掌握人事权。在北京时,朱兴邦说了一大堆什么宏观微观的辩证关系,说穿了,也就是一句话,暗示李浩然要牢牢地掌握人事权,只有掌握了人事权,他这个书记,才有了实权。相反,如果连这个权力都被陈敬文抓去了,那么,他也就被驾空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郝建认为,李浩然至少会在外经委主任和宣传部长这两个职位上有一番表现。

让他没料到的是,蒲家志提了一个外经委主任人选,无论是陈敬文还是李浩然,都没有表示反对意见。

李浩然说,既然这样,这个也定下来。下一个讨论谁?

马昭武说,先讨论广电局长吧。

陈敬文在马昭武的话刚说完时便说,我来提一个人选,杜崇光。

这个名字一旦提出,郝建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今天书记会讨论的职位有四个,而参加会议的人,三个书记加一个组织部长,恰好也是四个。如果平均分配的话,恰好是一人一个名额。马昭武提名了农业厅长,蒲家志则提名了外经委主任。难怪对于这两个人选,陈敬文几乎没有表示任何意见,原来,他是想将广电局长这个职位,稳稳地收入囊中。

关于杜崇光,郝建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初,陈敬文在地区当行署副专员的时候,杜崇光就是他的秘书,可以算是陈敬文的首任生活秘书。陈敬文升任地委书记的时候,杜崇光被放到地区电视台当副台长。后来地改市,陈敬文顺利当上市委书记,杜崇光则当上了市广电局副局长兼电视台台长,两年后又升任局长。陈敬文当上常务副省长后,将杜崇光调进了省广电局,任命为副局长。陈敬文的目标很明确,考虑让杜崇光接任局长,只不过,在与张承明的竞争中落败。谁也没想到的是,张承明虽然击败了杜崇光顺利当上了广电局长,却未能击败命运,他的局长才当了三年,杜崇光便迎来了一次接任的机会。

让郝建奇怪的是,整个会议,李浩然竟然没有出招,不仅前两个提名,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就通过了,现在,陈敬文如此明显地提名自己的亲信,李浩然也同样没有表示反对。至于蒲家志和马昭武,在前两个提名中,陈敬文实际上支持了他们,此时,他们也就投桃报李,说了杜崇光许多好话。于是,这个提名又一次通过了。

与另外两个提名还不同的是,无论是外经委主任还是农业厅长,都需要通过人大的选举,广电局因为是政府的组成机构,仅仅只需要任命,例行公示之后,任命就会生效,四个名额中,最为顺利的,却是广电局长一职。

三个职位均已议定,会议的进程也就接近了尾声,剩下最后一个议程,也就是讨论由谁来接替离任的朱兴邦担任宣传部长。讨论这个人选之前,李浩然说过一番……他说,今天我们讨论的四个职位,已经有了初步意见的三个职位,都可以在省里解决,只有宣传部长一职,省里是没有决定权的,这个权力在中组部。但是,我本人并不希望由中组部派一个宣传部长下来,更希望从江南省内产生一个。因此,这第四个人选,只是建议,到底能否取得中组部的任命,目前还难以估计。正因为难以估计中组部的意向,所以,省里提名的这个人,我希望一定要慎重,最好让中组部觉得这个人选得不错,不需要驳回。

蒲家志提名的人选已经通过,他今晚的目标已经达到。显然,他很清楚,如果在四个名额中,自己要占两个,显得有点不切实际。官场之中,既要得陇望蜀,又切忌得陇望蜀。大概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他便说,浩然同志,江南情况应该已经基本熟悉,宣传部又是替省委管理宣传工作,要不,你提一个人选吧。

这显然是省委副书记向书记抛出的橄榄枝,也表明了一个态度,既然我们各人都提了一个人选,这第四个而且是最不确定的一个,就由你来提了。

他这话一说,陈敬文便不太好说话了。毕竟,他提名的杜崇光已经通过,此时若再提出一个人选,确实有失厚道,还会让另外两位觉得心理不平衡,认为他太霸道,多吃多占。再说,宣传部长是省委常委,省委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就算提了名,最终能不能通过,也是一个未知数。既然如此,何不卖李浩然一个人情?至少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很尊重李浩然的,将最重要一个提名留给了他。

李浩然说,我确实考虑过,也做过一些摸底工作。我觉得许德才这个同志还不错,你们觉得如何?

李浩然的这个提法相信在座的常委都会大吃一惊,怎么可能啊,李浩然怎么会提到东首市市长许德才呢,要提也应该是市委书记许德才啊!

郝建也是吃惊不小,他知道李浩然这次到北京,主要的就是忙着宣传部长的事,也与郝建说了很多任免上的话,但是他从来没有提到过许德才的名字,就是去东首调研那次,也看不出对许德才有什么特别欣赏之处啊!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机会来到时,你想拦也拦不住,想想许伯伯,基本上是市委办副秘书长差不多都要干完一生,碰到了父亲彭富国,当上了市委秘书长,接着就干了副市长到市长,现在就要干到省委常委了,诶,谁能想得到呢,当你毫无**的时候,偏偏幸运女神眷顾了你一下,这就是突如其来的幸福,谁不说这是稳稳的幸福呢!

郝建突然觉得,其实对于李浩然来说,这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许德才当宣传部长。

可以设想,李浩然如果仅仅只是将这一议题拿出来讨论,陈敬文一定会坚决反对。蒲家志自己没捞到实惠,恐怕也不会支持,李浩然便骑虎难下了。如果不经过书记会直接上常委会,陈敬文同样是最强烈的反对者,他本人没有利益所系嘛,便无所顾忌。

何况,他仍然可以一条道走到黑,继续拿许德才没有当过一把手,资格没有李昌奎说事。在常委会中,陈敬文至少有两个坚定的支持者,一个是谢国华,一个是罗先晖。相反,李浩然却是孤家寡人,组织部长马昭武和常务副省长蒲家志虽然和他走得近一点。但这种近,毕竟还不是政治同盟,其中有某种利益关联的话,一样的会成为反对者。也就是说,此事直接拿到常委会上,李浩然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陈敬文也发觉自己中了李浩然的圈套了,他没想到这个常委会居然会讨论到部长的人选,他恨恨地看了谢国华一眼,你这个秘书长给我提供的是什么情报啊,搞得我如此的被动。是啊,早知道后面还有蛋糕,就不会急不可待地啃上丢来的馒头了。

农业厅长那算什么呢?其实对于宣传部长的人选,他已经有了考虑,李昌奎同志这几年虽然干不出什么像样的政绩,关键他对自己忠心耿耿啊,更何况这几年东首还没有捅出什么大的乱子,说成绩也说得过去,稳定压倒一切啊,离开了稳定什么都是枉然,这难道不是李昌奎的政绩么,对于提李昌奎同志,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他相信,只要自己提出来,其它的常委都不会反对。

许德才这个人虽然老实,但是做人做事八面玲珑,谁也不敢开罪,尤其过去和彭富国走得很近,这样的人陈敬文是一百个不满意的。

下岗职工翻身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4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铎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下岗职工翻身路第4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