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战守军却是清军,周全斌总督水陆两军,进攻营口,就在这区区营口打了数日,他们纵然后面舰炮火力,但是多尔衮此番也不少火炮,似乎多尔衮将北京炮厂这数年所造的火炮全部拿出来了。
清军的火炮一点也不比夏军少。
营口一日不下,夏军就不要乘坐木筏,放弃所有重装备,然后撤出辽河来。
即便能撤,也只能晚上走。
还有更让人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清军居然有一支水师窜出来了,就在辽河之上。
而今辽河被扒开好几处堤坝,水都漫开了,似乎想将辽河下游恢复到之前的沼泽地的地貌。辽河河道之中,虽然依旧有水,但是水都不深了。清军的所谓水师,也称不上专门的水师,不过。临时征召一些吃水浅的民船,装上几门小炮,派汉军绿营上船而已。
如果刘国轩能动用一艘大船,扫平他们从来不用担心。
但是而今所有大船几乎都搁浅了。剩下的小船,并不比清军这些船只有多大的优势,剩下的都是水上搏杀了,虽然刘国轩这些将领都是海战老手,比清军要有经验多了。
只是清军人多。
不知道多尔衮事先做了多少准备,清军这种临时的水师,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毕竟这里是辽东,是清廷的大本营。是东虏的老家,对这里多尔衮熟悉之极,他想做些什么不被夏军知道,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而今一记记杀招摆了出来,就是将郑成功置于死地。
郑成功听了刘国轩所言的下游的消息,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一片,随即喉头涌动。一股铁锈味的液体冲了出来,被郑成功硬生生的给咽了下来。如此局面之下,郑成功连吐口血的资格都没有。
军中早已人心惶惶了,全仗郑成功过望的威信镇压。一旦传出他吐血的事情,不知道将传成什么样子。
第十九章
牛庄之战五
“封锁消息。”郑成功立即反应过来,说道:“不许一丝消息传出来。”他眼睛瞪得极大,几乎要从眼眶之中跳出来,似乎单凭这眼睛就能吞了刘国轩,说道:“观光,你也是海上豪杰,如今你想告诉我,你离开火炮就不会打仗了吗。”
观光乃是刘国轩的字。
刘国轩听了,明知道郑成功是激将,刘国轩也承受不住,大声说道:“请王爷放心,三日之内,必然打开下游通道。”
“只有两日。”郑成功打断了刘国轩的话,说道:“大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两日之内,如有不成,你就不用来见我了。”
“是。”刘国轩大声说道。
随即刘国轩转身出去。
刘国轩存了拼死之心,自然没有一丝的保留。
夏军做了准备了,辽河之上,无数小船几乎要将河面铺平,双方厮杀正烈,刘国轩也身先士卒。可以说是奋不顾身。相比之下,清军士卒的确不太适应这种水上搏杀。
虽然仗着人多,但是依然不是对手。
整整一个白天,刘国轩死战不退,硬生生的将辽河打通了。
只是他发现辽河水情又有变化。水位又降低了不少。
原来多尔衮下令动员了附近的百姓,在缺口之处开挖,似乎要将辽河水引走,让辽河走别道入海。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恐怕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多尔衮未必要完成,他好不隐瞒的举动,就是给郑成功压力。
牛庄厮杀正烈。
阿济格似乎不在顾惜将士的伤亡,大批清军一批一批的冲上去,并以骑兵的护卫,将火炮阵地推前,在清军大营与夏军大营之间,垒出土丘,上置火炮,用以轰击夏军大营。
郑成功见状,知道决计不能让清军目的达成,于是派出马三宝领军,去夺这土丘。
这是阿济格反客为主之计,如果进攻夏军大营的话,清军的伤亡自然极重的,所以阿济格先在营前列阵,掩盖士卒挖土建立土丘的事实,当夏军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大半。
夏军只要不想被清军昼夜轰击,他们所能做得,只要立即反扑,夺下这土丘。
所以阿济格逼得夏军不得不野战。
不过夏军背靠大营,只能硬碰硬的厮杀,在这一点上,夏军也不怕清军。
清军自然不会放弃,双方围绕着这土丘反复
争夺。
双方厮杀惨烈之极,先是夏军以火炮为先导,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一步步无可抵挡的将清军逼退,然后在土丘附近,白刃相搏,双方几乎在方寸之间,丝毫不让。
几乎将土丘染成血色。
清军失利之后,阿济格派出骑兵插在夏军与大营之间的距离,似乎要围住占据土丘的夏军。
这十几座要当做炮台的土丘,不过是就地垒土而已,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更不要说水源什么的。
清军一边派出大量汉军在大炮的轰击之后反扑,另外要想截断夏军大营援兵。到了下午时分,夏军不得不从土丘撤出来,原因有好多,第一是伤亡太大,这种野战之中,两军伤亡比,说起来还是夏军占些优势,但是而今阿济格狠下一条心,根本不管死多少人。
攻土丘的三个营,去的时候虽然不满编,但也有八千多人,回来的时候不到一半人马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补给不够了。
反复厮杀最耗体力了。一般来说,夏军士卒身上都带着三天干粮,但是水却不是一直带的。再加上反复厮杀,最耗体力,士卒都会大量喝水。从大营到土丘不过一两里,却是清军与夏军鏖战的重心所在。
即便大军能运送上一些补给。但是大量运水,却不大可能。因为清军骑兵重点攻击的就是运水车,能过去的百中无一,总是被清军用各种办法打漏。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火药不足了。
伤亡惨重,清军同样是伤亡惨重,饮水不足,夏军士卒尚且能够坚持,夜间运水也能解决一部分。但是火药不足,却是一个大问题。夏军战斗力的提升,与夏军大量使用火器是分不开的。
张轩在军中最重火器,火器的大量使用,也让军中火药消耗量大大增加。
说刘国轩没有火器就不会打仗,有些过分,但是说夏军没有火药就不会打仗,的确是事实。虽然而今牛庄大营之中,火药没有耗尽,只是水道不通,运输火药的船只,又被引爆。
剩下一些火药只能谨慎得用。
在土丘争夺战之中,夏军士卒过量的使用火药,让郑成功一计算,如果这样与清军打下去,火药估计用不了三天。
再者大军总就要撤退的,将来撤退的时候,处于突出部的土丘,估计很可能撤不回来。
只是如此一来,清军立即在土丘列阵,虽然夏军撤退之后,已经将这些土丘摧毁了,但是本来就是一
些垒土而已,很容易重新建立起来。随即清军将的大炮放在上面, 火炮毫不留情打出,炮声从早上到深夜之间,都没有停留。
刚刚开始,夏军还以颜色,摧毁了清军不少火炮,让清军不得不频繁的更换炮手,乃至大炮。但是渐渐的夏军炮火发射频率又越发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