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人就坐,马下鞍。随便排成整齐的方阵。就地休息。
只有几队骑兵在外面警戒而已。
这样的动静很快传到了郑成功手中。
郑成功心中冷笑,暗道:“果然如此。”
这是阿济格与郑成功的一次对话。
阿济格的意思是:“我知道,你想让我攻营寨,我不攻,你如果想打。就出营一战。如果你不想打了,爷我就要走了。”
郑成功却不敢赌,阿济格到底走不走。
因为阿济格是有前科的,他大幅度放弃朝鲜北部的时候,也没有犹豫过。
对郑成功来说,想要攻克辽东,总是要与清军正面作战的。而这一战,在金州卫打,要在辽东腹地打,好多了,因为这个的战场形势有利于夏军。
对此,郑成功对而今的局面并没有太多的犹豫,立即下令,道:“出战。”
夏军早就做好了准备,郑成功一声令下,各营士卒如同潮水一般的出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夏军出阵速度也不快。
首先出来的依旧是马三宝所部,就是为了警戒,随即夏军各部从数个营门之中出来。
郑成功所布置的营地,并非一个大营地,而是分成了数个小营地。
中间有
通道。就是所谓的连营。
营地之中多开大门,就是为了快速反击的。
随即夏军军队就好像流水一般,在大营之前空地之上,列出一个个方阵。
每一个方阵,都是一个营的兵力,层层叠叠的方阵相互遮挡。排列出一道钢铁城墙。其中各式各样的火铳,长枪,还有方阵空隙之中,有虎蹲炮,等各式各样的小炮。
而等大军出阵之后,就有十几门大炮,缓缓出营。
这十几门大炮都是红夷大炮。
也是而今夏清战场之上,威力最大的火炮。不过一般来说,这样大炮很难在野战之中出动,如果不是而今战场局势,让清军没有一点迂回,侧击的余地,郑成功也不敢将大炮放在这里。
因为火炮移动缓慢,布置炮兵阵地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一旦遇见突然袭击,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而且这火炮放置在后面,在使用上也有问题,最少这个时代火炮大多时候是直射的,想要大炮越过自己人的方阵,打到敌人头上,也是相当需要技术的。如果不是张轩自从军中有了炮兵之后,一直强调大炮的射击技术。
而今也做不到这个样子。
即便是这样,阿济格用千里镜也一眼看见了。原因无他,这红夷大炮动静太大了。而且在很多人眼中,红夷大炮是战略武器。
阿济格暗自皱眉。
他对红夷大炮出现在战场之上,是相当的意外。而且他相当不喜欢这样的意外。
之前战事之中,红夷大炮出现在战场之上,一般都在城头,或者是在船上。这样用,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他不喜欢,这样的情况。
不仅仅是不喜欢,红夷大炮出现在野战战场之上,他之前不想主动进攻夏军营地,有一部分就是看到了夏军营地之中,居然有红夷大炮。他更不喜欢的是,夏军对火器的使用,越发精湛了。
可以说,清军而今在火器上的运用,都是学习夏军。
但是这种学习,似乎学得也有些不对。
更让阿济格感到不舒服的是,火器在战场之上的重要性,是越来越重要的。这似乎也成为了清军与夏军战斗力之间的关键。
只是大战之前,阿济格不管将所有心思,都是收敛起来,随即一声令下,麾下骑兵如同流水一般冲了出去,数千骑兵在夏军军阵之前,一掠而过,就好像是一只轻盈的雨燕一般,围绕着如同磐石一般的夏军军阵,绕来绕去,如同蜻蜓点水。轻轻一攻,随即就又退了过去。
这都是为了试探夏军方阵的底细,寻找薄弱环节。等找到了薄弱环节,才会有致命一击。
第十三章 金州卫之战二
图海将夏军所的阵势,都试探了一次。
只是郑成功在陆战上虽然不如海战那么厉害,但是郑成功也是一战战打出来的,不算是生手。
而且在夏朝的军事体系之中,最看重的就是军阵了。
大量讲武堂军官,他在讲武堂之中学习最多的也是军阵变化了。不管是步兵为了对抗骑兵,还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火铳,火炮的威力,这都是最最重要的一门课。
凡是讲武堂出身的军官没有不通的。
所以,即便根本不用郑成功操心,夏军摆出的阵势也是无懈可击的。图海陷阵数次,丢下来不少人马,也试过,在马上借助马力,将手榴-弹,远远的砸进夏军队列之中。
随即再放马冲击。
但是这样的攻势,依然很难撼动,夏军阵势。
首先,夏军后面坐镇的是红夷大炮。红夷大炮高达数里的射程,让它能覆盖整个战场。
对于红夷大炮在战场上的效果如何,图海刚刚开始,还没有太明显的感受,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清军列阵的地方,退后一两里,原因很简单,红夷大炮准头不行。但是大队人马列阵还是很容易轰击的。
所以图海一来到阵前,还没有动手,首先遇见的就是红夷大炮的轰击。
几枚炮弹仅仅打死三五骑而已,这还是骑兵刚刚出发,聚集的比较密集。
几乎在第一炮落地的时候,清军骑兵就好像是惊马一般,瞬间散开,紧跟着第一炮的几炮,都是打在空地上。全部落空了。
不过,即便如此,对清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最少骑兵在夏军军阵两里外就要分散开来,以一队百余骑的队伍躲避炮火的打击。
如此一来,这首先就很成问题。
毕竟骑兵这东西也是需要数量的,即便是他用手-榴弹炸出一两个缺口,后面没有大量的骑兵冲击进去,是决计不可能冲开阵势。即便是占据了一点优势,也会被人海所样掉的。
仅仅这一点,就相当不妙了。
更不要说,夏军步阵之中,还有不少火铳火炮,火力相当密集的。
图海试探了好几次,只能回来向阿济格禀报道:“奴才出战不利,请王爷责罚。”
阿济格举着千里镜都没有放下来,说道:“我都看见了。”自从图海出击之后,阿济格一直远远的用千里镜看着,图海一举一动都在阿济格眼中,图海的举动,不能说没有错处,但也大体没有是错误。
即便是他亲自上阵,大抵也不过如此。
这并非图海这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双方战力之间差距在这里的。
所以阿济格并没有责怪图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