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这些人百姓,按照他们规定的路线速度前进。
自从阿济格攻进汉城之后,就将汉城当成了清廷在朝鲜的据点。所以大力将各地物资收拢在汉城之中,用以强干弱枝。特别朝鲜北方除却一部分物资直接运输到辽东了,其余的都在这里。
这些物资,并不是说运就能运走的。
甚至汉城百姓这十几万人,对于清廷来说,也是物资的一种。
博洛从城墙下面上了城墙,来到了阿济格身后行礼说道:“王爷。”
阿济格说道:“都安排好了吗?”
博洛说道:“都已经安排好了,刚刚有夏军的探马出没,相信这个时候,郑贼也知道这里的情况了。”
“好。”阿济格说道。随即就不在说话了。
博洛心中有疑虑,本不想问,阿济格从清州回来之后,整个人的神情都不大对,一直阴沉着脸,浑身上下有一种负面气息。让很多人不敢在阿济格面前多说一句话。
但是关乎战局,博洛不得不问,他沉吟一下,说道:“王爷,我们就这么放弃朝鲜吗?”
汉城乃是朝鲜王京,其含义再重要不过了,清军在朝鲜的胜利,就是以攻克朝鲜王京为标志的。而清军在朝鲜的失利
,也必然以放弃朝鲜王京为标志的。
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
阿济格忽然笑了,说道:“博洛啊,你觉得而今的局面,汉城能守多长时间?”
博洛说道:“一两年还是可以的。”
现实如此,夏军来势汹汹,特别是火器上的优势特别明显,清州一战,就挫动清军的锐气,让不知道多少朝鲜人有了新的选择,清军的统治有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不过,不管怎么说,清军在汉城还有数万主力,这数万人可以是不将朝鲜八旗计算在内。再加上各类大炮,再加上夏军需要整顿一二,想来维持一年左右还是可以的。
阿济格问道:“那一年之后怎么办?”
博洛说道:“摄政王不会不管我们的。”
阿济格说道:“四川吴三桂吃了败仗,南朝几乎要威胁成都了,长江之上,南朝船队调动频繁,洪承畴连连叫苦,一个劲的要增兵。朝廷虽然有数十万大军,但是却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这里了。”
博洛听了心中,咯噔一声,暗道:“我怎么不知道?”
随即立即明白,是阿济格封锁了消息。
为得就是不想让下面的人,人心惶惶。
“可是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吗?”博洛咬牙切齿的说道。
“自然不是。”阿济格眼睛之中精光一闪,说道:“我定然要给郑家小儿一个好看,只是勿击堂堂正正之阵。想要大败郑家小儿,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
博洛也是聪明人。否则即便是宗室出身,也不会让阿济格如此看重 ,几乎是耳提面授了。他被阿济格一提点,再想阿济格撤出汉城的种种作为,眼睛一亮,心中已经有些想法了。他思忖一下,说道:“王爷是想诱他来追?”
阿济格说道:“不错,我正是拖刀计。”
博洛顿时将很多事情想通了。
阿济格从来不是善财难舍的人,如果他想放弃汉城,即便将汉城百姓杀尽,将粮草辎重一口气烧掉,才不会将这些人拖拖拉拉的带着。这根本不像是行军,却好像是搬家。
虽然阿济格摆在台面之上,是有很多理由的。
比如而朝廷用度紧张,比如而今朝鲜八旗有数万人马,如果不顾及他们的家眷,恐怕会让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
但是在博洛眼中,这些理由都不足以说服他。
唯有拖刀计,才让博洛眼前一亮。
大军如果慌慌张张的带着这么多百姓,就这里离开
了汉城,连守一守都不做,夏军能忍得住不追一追吗?
如果算起来,郑成功上岸以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一路顺风。打到这里。依然谨慎的近乎怯弱,让阿济格无可奈何?没有机会,也只有创造机会了。
不过,博洛心中依然有一些担心,他说道:“王爷,这郑家小儿如果不来怎么办?”
“不会的。”阿济格说道:“纵观郑成功用兵,他并不是那一种不敢冒险的人。”
不过,这一句话,并不足以说服阿济格自己,他微微一顿,说道:“如果郑成功真得不追,就将十几万朝鲜百姓带回辽东,这一次入朝鲜,也不是无功而返。”
阿济格很清楚,他决定放弃朝鲜之后,今后的战线就要摆在辽东了。
说起来,辽东虽然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是整体来说,却是空虚多了。因为大部分满人都已经迁到北京了,奉命留守的人并不是太多的。如辽东重新变成战场的话,恐怕还要从关内派兵支援才行。
而这数万朝鲜八旗与家眷,虽然战力不行,但是已经绑在清廷的战车之上。
如果夏军没有作为的话,阿济格就一路上将朝鲜百姓带到辽东,填充辽东各地。作为将来与夏军在辽东持久交战的根本。
这仅仅是退而求其次。
如果可以,阿济格还是希望能回马一枪,大败郑成功,挽回朝鲜战局。
只是行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所有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只能看看郑成功怎么办了。
而此刻郑成功并不知道阿济格是怎么想的,不过即便如此,他心中也被眼前的情况所动摇了。
郑成功中军的大帐之前,各级将领左右排开,一边以刘国轩为首,是水军将领,也是郑成功的嫡系。另一边以梁化凤与马三宝为首,都是张轩嫡系人马,也是陆军主力。
而陈永华站在郑成功身后。
此刻面对如此局面,刘国轩等人没有说话,他们之所以没有说话,不是没有话要说,而是他们要看郑成功的意见。而马三宝却越众而出,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他是张轩爱将,当过张轩亲卫统领,军中上下都高看他一眼,即便是梁化凤也不愿意得罪他。自然没有人敢抢他威风。
马三宝说道:“越王,末将前番已经到了汉城城下看过了,清军压制数十万百姓北行,兵力分得极散,根本是首尾不能相应,只要我朝大军奔袭数十里,就可以一击而溃。此战一定,朝鲜辽东,翻掌可得。”
“末将愿意为大军先锋。”
第一百七十七章拖刀计二
郑成功看着身边的将领。发现其他将领眼睛之中,也有着渴望,他们之所以不说话,不过是畏惧郑成功的权威,不敢当出头之鸟而已。
郑成功对阿济格的心思,如果一点猜测都没有。
那就不是郑成功了。
对于很多将领来说,战场之上就几个套路,也没有什么新花样。打到最后,还是彼此实力的较量。
而且阿济格对郑成功的估计也不算错。郑成功本就不是那中谨小慎微一步也不错的将领。
有人出身贫寒,每一步都自己打拼出来的,这样的人知道他失败的后果,所以他不敢失败,这种观念从小都在心头铭刻。即便是将来功成名就之后,也不可能改变的。
但是郑成功却不一样,一般如郑成功这样的人,更敢做敢为,因为他承受起失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