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心中微微一叹,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很多大战略是完全做不到隐瞒的,张轩想在朝鲜下子,是在朝鲜嗅到了机会。而多尔衮提前反制,虽然是为了朝鲜的钱粮,但是未必不是看到了朝鲜可能酿成的隐患。
而南朝插入朝鲜。局势完全不同了。
“必须要快。”阿济格心中暗道。他目光一扫,说道:“不等大炮了,博洛。”
“末将在。”博洛出列道。
这一战,博洛是以阿济格副将的身份随军的。
“你带兵本部人马,出击江华岛,一定要拿下此地。并封锁沿岸,注意敌军从海上来。”阿济格说道。
博洛很明白,在江华岛上需要防备的不是朝鲜军,而是夏军。
博洛说道:“喳。”
“如果实在不能守住江华岛,江华岛上的朝鲜李氏宗亲,一个不留。”阿济格冷笑说道。
江华岛乃是朝鲜别宫所在,哪里有很多朝鲜宗室子弟。
阿济格很明白,清廷在朝鲜不得人心,既然朝鲜成为了两国交锋之所,那么就不能让南朝找到凝聚人心的工具。
虽然阿济格知道,李氏朝鲜数百年,真想将李家宗亲杀光,是不大可能的。
但是将近支宗室全部除掉,却也能给南朝制造一些麻烦。
如果别人在这个位置之上,或许有其他的选择,但是阿济格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杀。
安排了江华岛的事情,他目光扫过众将,厉声说道:“今日攻城,将所有朝鲜降军给我找来,分配刀剑,陷城之后,许他们屠城,如果不能陷
城,就让他们死在城下吧。”
“喳。”众将齐声说道。
阿济格一声令下,大批朝鲜俘虏被带到了冰天雪地之中,给以饮食,分以武器,等待一场惨烈的厮杀。
更可悲的是,在朝鲜大地之上。奋力厮杀的都是朝鲜人,但是主角却是外人。
作为一个小国卷进了大国纷争之中,这就是应该有的觉悟。
而这个时候,周昌正准备去见朝鲜王,忽然有一个小太监将一个纸团塞进了周昌的手中。
周昌在无人之处打开,仅仅是看了一遍,就将这纸团塞进了嘴里,几口吞了下去,只觉得嘴巴之中,有一种墨臭之味。
他无暇顾及。
他大脑在不住的转动,他首先想到是,这东西是谁给他的。
上面写着朝鲜大臣亲清一派的名字。
周昌仅仅扫了一圈,就已经知道是谁了,当然是朝廷王了。
如果不是朝鲜王,能在朝鲜王召见他的功夫,塞给他这么一张纸。那么说明这个朝鲜王连自己的宫廷都无法掌握了。
这样的国王,根本就是一个废物。
周昌心中顿时有了想法。
不一会儿,一个太监亦步亦趋的走了过来,来到周昌身边,说道:“大人,陛下召见。”
他一路走过来,发现朝鲜国的宫殿建筑,大有唐风。来到一座大殿之前。立即有人上前准备搜身。
周昌说道:“我乃大夏使者,岂能受辱?”
两个朝鲜士卒不敢瘦身,似乎有一个人过来轻声说了什么。他们悄然退了下去。
两面大门被左右拉开,周昌一进来,就有无数人的眼睛投在周昌身上。
周昌目光扫过所有人。
只见很多朝鲜大臣都跪坐在地面之上,而中间有一道丈余宽的通道。而这里的情况有唐汉之风,也就说所有人都脱了鞋子,穿着白色的袜子走在大点之上,周昌也入乡随俗,只是周昌一路从江华岛杀过了,脱了靴子之后,那味道吗?就不大好说了。只是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关注这一点小小的细节。
周昌脱了鞋子走在地板之上,上前躬身行礼说道:“外臣拜见朝鲜王,”随即站直了身子,淡然说道:“还请朝鲜王接旨。”
周昌此言一出,立即有人说道:“放肆,无礼。陛下,此人狂悖之极。还请陛下将此人逐出。”
周昌说道:“这位大人是?”
“在下金自点。”这个老臣说道。
周昌眼睛之瞳孔微微一缩,暗道:“果然是他。”
第一百零二章 孤城使臣三
周昌立即将此人与纸条上的名字对上号了,不过那纸条上的内容,也不能尽信,说道:“朝鲜乃我大夏臣属,朝鲜王在大夏不过一亲王而已,我乃陛下使者,朝鲜王接陛下旨意,本来大礼参拜,只是念朝鲜初归我国,故优容之。已经陛下隆恩浩荡了,难不成这位金大人觉得,朝鲜不是大夏属国?”
金自点一听,顿时大怒,说道:“尔等不过逆贼之后,何以称上国,而我朝鲜何时又称为尔国属国了?”
对大夏政权,朝鲜内部的感觉也是相当的复杂的。
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是真的好。大明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故而对将大明覆灭的大夏势力,有一部分人是相当敌视的。不过敌视与敌视不同,有些人的敌视,不过是念在大明对朝鲜的恩情而已,但是有些人的敌视,却是因为选择不同。
朝鲜乃是小国,小国很多时候只能跟着大国的步伐走。
而选择事大的时候,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清廷,他们就对夏朝竭力诋毁,而这金自点就是后者。
“咳咳。”赵翼说道:“朝鲜本就是中华一脉,而今夏代明而兴,乃是中华正统,臣属天朝有何不可?”
金自点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夏朝与我国,远隔重洋,而清廷就在城下,孰近孰远,再清楚不过了,而今清廷刀锋在颈,旦夕可下,陛下去希冀于万里之外,远水不可济近火,如此一来,臣担心太祖太宗之基业,将毁于今日。”
“大胆。”赵翼厉声说道:“金自点,你敢非议大王。”
金自点说道:“臣不敢,但是臣有肺腑之言,不得不说,上朝问罪于城下,就是因为上朝疑心本国,交通南朝。陛下,不如将南朝使臣送给上朝,然后以女子粮草还上朝退兵。”
“也可免朝廷累卵之祸。”
金自点此话一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朝鲜大臣都动心了。故而大殿之上传出来一阵轻动的声音,大殿之声他们不敢多做动作,但是这一个人的骚动,或许不明显,但是大部分人一起骚动,却让人听的明明白白的。
任何时候,沉默的都是大多数。
朝鲜朝廷之中,是可以用亲清派与反清派来划分的,但如果仅仅用这个来划分的话,就太狭隘了。
对大部分朝鲜大臣来说,只要能保全家业,亲清,反清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但是而今状况却有些不妙
,汉城之围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城墙之上,可以称得上岌岌可危。如果这个时候用办法化解危机。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至于死一个夏朝使者,会不会触怒夏朝,却不是他们所在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