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虎头说道:“如果单单镇守重庆,两万兵额足够。但却要有一支得力的水师,单单是陆师恐怕受制于人。”
这样一算,恐怕有些不够。
“臣有一策。”李定国说道。
“滇王请讲。”张轩说道。
“臣请在云贵设总兵,总领屯田士卒。云贵本就是夷人多,汉人少。故而土司屡次作乱,前明多次平定,不能久镇,这就是根结所在。陛下裁撤士卒,与其让其回内地屯田,还不如让他们就地屯田,他日归为府县,也可久镇云贵。且云贵道路难行,从湖南运粮入云贵,耗损太多,于当地产一石粮食,就是节省两石粮食。”李定国说道。
张轩心中微微感动,他明白,这也是李定国表明心迹的举动之一。
张轩说道:“好,如此云贵总督府额兵十万,设贵州巡抚,云南巡抚,贵州总兵官,与云南总兵官,掌管征兵,屯田。至于屯田兵的额度,待各官到任之后,报于朕知。”
“谢陛下。”李定国说道。
打仗的时候,屯田兵也是兵。张轩只想一步步收回权利,不用想,张轩派过的的巡抚与总兵官定然是自己人,这些屯田兵收到枢密府。也算是插手云南的第一步。
不过,张轩心中还有很多话,要与李定国说。只是而今不是时候。
张轩说道:“朕给重庆镇额兵五万,再从长江水师分出一支船队驻守重庆。而襄阳镇额兵八万。”
一时间很多人都嗅到了一股味道,就是对四川动兵的味道。
没错,张轩是一个打算。且不说四川居上游之势,随时都能对武昌形成威胁,也不说四川一省进入版图,对夏朝财政上面带来的支持。单单说如果收复四川,就可以以汉中,陇西为边界,如此一来,就不用千里设防了,边军不但不用增加,还可以减少一些。
还有两个理由,让张轩不得不将四川当做主要目标。第一个是马。
夏军缺马,
已经成为普遍事实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夏军没有补充战马的地方。只有云南能采买些滇马。
但是滇马不能作为战马使用。而且战马也是有寿命,一匹战马最多能用十五年,十五年后,就进入暮年了。
也就说甚至不用打仗,单单是过上七八年,夏军仅存的成建制骑兵,都要面临着无马可骑的地步。
本钱夏军在骑兵上就稍欠清军,一但拖到那个时候,夏军纯步兵北伐,结果未必好到什么地方去。
故而马的问题,相当迫切。
而四川,却是一个少数处于南方,还能采买马匹省份,只要拿下四川,就有一个战马来源,这个战马来源,在清军高层之中,或许并不在意,但是在夏朝之中,却是举足轻重的。
第二个原因是盐。
两淮产盐,供应全国很多省份,虽然沿海各省或多或少都产盐。但是两淮的产量却是最高的。而今两淮盐断绝各地的盐价都升上来了。
张轩已经想办法提高各地各地的食盐产量,但这都是一个见效慢的办法。而四川的井盐也是大大有名的。如果能四川井盐的产量能为张轩所用,也可以省了张轩的好些工夫。
更不要说,北伐的话,千里平原,骑兵不足的情况之下,处处受制。而且一不好,就控制不住作战规模了。
而四川是一个封闭的战场,双方投入的兵力也能限制,不至于一败之下,收不住阵脚,重蹈罗玉龙的覆辙。
而且吴三桂在四川几乎是半独立的姿态了,距离北京实在太远了,一旦开战清军,即便是想增兵,从北京到四川也要走几个月才行,但是大夏的禁军,逆流而上,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进入四川。这种增兵速度也站优势。
各方面权衡之下,张轩觉得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就罢了,先与清军相安无事,但是一旦朝廷有一战之力,那么进攻四川,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大夏核心重臣,故而张轩也没有对他们保密的意思。几乎已经明示了。只是而今仅仅是准备而已,真正开打,却要看大夏的财政状况了。张轩而今仅仅是做一个铺垫而已。
张轩说道:“而枢密院事务繁杂,需一名重臣坐镇,却不知道那位将军,愿意回京掌管枢密院,助朕一臂之力?”
张轩一边说,一边看向曹宗瑜。其中的含义再明显不过了。
第十二章 人事调整
“陛下,臣愿意。”袁时中等着就是这个时候,立即说道。
张轩一时间也是一愣,在他心中担任枢密使,或者说掌管枢密院的人应该是曹宗瑜,该因曹宗瑜是最理解张轩的人,也是张轩最信任的人。
曹宗瑜本身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但是袁时中请缨,却让张轩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而且张轩如果不论张轩的私人感情的话,袁时中要比曹宗瑜更合适。
首先是资历问题。
张轩将枢密院使作为武将之首,或许将来还要挂上太尉之类的加衔,以示尊荣。从资历上,袁时中在李自成纵横中原的时候,就是一方领袖了,资历比张轩还深,而今曹营老将凋零之下,张轩甚至找不到几个能与袁时中比资历的人。
当然了,高一功与袁宗第的确比袁时中资历还深,但是两人毕竟是后来才投的。与袁时中不一样。
而张轩所封的王爵,因为郑成功推辞而少了一个,王龙又战死了。天下五王之中只剩下三王了,也就是卫王袁时中,滇王李定国,唐王曹宗瑜。
但是在天下人看来,这三个人却有不同。卫王袁时中以资历封,滇王李定国以功封,而唐王曹宗瑜以亲封。
在很多人眼中,曹宗瑜的封王有这很浓郁的幸进的感觉。
如今再让曹宗瑜成为枢密院使,作为天下武官之首。恐怕下面不服的人很多。
张轩信得过曹宗瑜,想来他有办法让下面的人听话。只是非要如此吗?
卫王袁时中也是可以的,而且比曹宗瑜更好,毕竟卫王袁时中在资历上,作为诸将之首,很多人都服气。
而且安庆之战,袁时中也不是没有功劳的。在鄂王王龙战死之后,他是唯一参加过这一场关键战事的人,他升一下,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张轩想了想,眼睛的余光看过其他人,心中叹息一声,暗道:“如此也好,曹宗瑜在外镇守,我也能放心。”
张轩说道:“卫王既然有此意,朕岂能不成全。卫王卸任安庆镇,入枢密院,为枢密使。”
“谢陛下。”袁时中说道。
张轩说道:“既然卫王为枢密使,却不知道你准备怎么安排?”
袁时中说道:“臣以为禁军三大营,陛下已经安置好, 臣就不置言了。陛下有意于四川,则镇守重庆与云贵的将领最好不要换,臣请两镇镇之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