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立即有两三个侍卫出将黄梧拉了下来,黄梧这个时候才算是大出一口气,说道:“多谢两位王爷,多谢两位王爷。”
其实黄梧并非没有想过,就此逃走。但是一来他每天退路了,他背叛郑氏,又与夏军为敌,天下之大,能跑到什么地方去,他又不是那种可以隐居淡薄的性子。
他思来想后,最后决定回来赌一把,也幸好多铎还是明事理的。虽然有一些皮肉受苦,但是这一条命算是保住了,甚至将来的前程也是可以保证的,毕竟清军之中没有水战将领。除了用他,还能用谁啊。
吃一些苦头,黄梧还不在乎。
将黄梧打发出去之后,多铎与阿济格就将话题转移到当今局势之上。
阿济格深深的吸了几口气,说道:“老十,你说说而今该怎么办?”
多铎缓缓的坐下,竖起大拇指,大拇指上的板子玉色极好,他缓缓的转动板子,说道:“还能怎么办。打。”
“水师一败,长江尽为贼有。夏贼截断长江,让我们南北不相连,时间一长,江南恐怕不保了,而今却是等不得了,张轩不是想战吗?就一次打个痛快,杀了张轩,天下应刃而解。”
“我就不信了,区区一赘婿。还能耐我何。”
阿济格大声说道:“好。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只有你一直沉得住起,那个袁时中,早就想找他麻烦了。”
多铎言语之中,中气十足。好像是手到擒来一般,但实际上,对这一战,心中却有一些犹疑。
说实话,在战略上的主动权。到底在谁手中,在小孤山一战之前,还真说不清楚,但是在小孤山之后,却是明了了。逼得多铎不得不先行下手,但是战术上的主动权从来是在多铎手中。
仗着骑兵的高速机动,清军从来有选择战场,选择时间的权力,这种权力,即便是到了而今,这种权力还一直掌握在清军手中。
所以张轩一直以来,不敢轻易与清军决战,就是因为这个。
因为怕扑空。
而多铎也是知道张轩的难缠,所以多铎才一直持重不战,多方试探,想要找一个一击必中机会,但是找来找去,却找不到错处。多铎甚至想筹划一场大迂回,避实就虚。
引得夏军仓促出动,然后杀一个回马枪,用骑兵将清军分割开来。一战将夏军主力覆灭掉。
只是这计划还在腹中,而今就要打消掉了。 这种仓促之战,即便打胜,恐怕伤亡也非小。
“不,而今不能想伤亡的事情。”多铎心中暗道:“这一战,关系极大,如果能胜,自然不用说了,如果不能胜,不仅仅江南不保。恐怕三四年之间,我朝也南下无力了。而今三五年之后,这局面很可能持续下去。奠定两国局势。”
“故而这一战,万万不能败,即便是打得尸山血海。打光了八旗壮丁,也断断不能退让一步。”
多铎手缓缓的握在一起,咯咯吧吧的做响。将板子顶了起来。
虽然仅仅是一个握手的动作,但是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多铎的决心已下。再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就会让张轩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八旗大军。
第一百四十一章大龙山之战
安庆城附近,湖多山少,大龙山已经是附近最高峰。
而此刻的大龙山山麓之上,鏖战能浓。清军这一战主将是务达海。作为满清的宗室将领,多次跟随多尔衮与多铎征战。从多铎攻腾思机,也立有大功。也是多铎的亲信。也算是多铎同辈堂兄弟。
此刻务达海就站在大龙山麓的山顶之上,大龙山是一座小山,虽然数座山峰,但是真正想要夺取的就是南边这一座。而今务达海站在山峰之上,极目远看就能看到了安庆城的轮廓。
这山峰并陡峭,在山顶之上,也有一块不太小的营地。故而清军在上驻扎了一支人马,并不多,大抵有数千人,也安置了不少火炮,故而居高临下炮声隆隆。
务达海所部并非全是八旗兵,而是满汉混合。八旗兵就是务达海本部人马。还有一些汉兵作为辅助人马。
此刻层层把守在山道之上,人虽然不多,但却不落下风。务达海见下面旗帜一重接着一重。最高大的是卫王旗帜。
此刻督战的就是袁时中。
袁时中也没有冲在最前面,而是提拔了几个旧部,以袁时敏为首诸将,各领数千人马,仰攻大龙山。而今的袁时中也今非昔比了,当初不会打仗的袁时中,数经磨砺之后,在用兵上也有几分得心应手之态。
虽然将战争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但是往下说,也可以说是一门手艺活,即便资质平庸之人,只要打仗多了,也会有几分心得体会。或许不可能到卫霍之境界。但也可以支撑场面,并没有什么疏漏了。
只是没有人能付出其中代价。只有在乱世之中,自然筛选出一批人马来。 其中付出的性命到底有多少,谁人又能知道啊?
袁时中将营地靠着大龙山西北方向安置,这里也是一片高坡。北边却也是数座山峰就是大龙山余脉。袁时中的营地北靠群山,南面居高临下,也是一个上好的营地。可以作为支撑。与安庆城遥遥相对,让清军不敢大举西进,而且这种地形,也让清军的骑兵没有用武之际。
此刻他本阵距离营地不过数里之地,防备清军的突然进攻。周围都放出了不知道多少探马,清军一出营,这边就会知道。就能撤到营地之中。
袁时中此刻举着千里镜看过去,却见青山隐隐之中,这样那样的旗帜,在山木之中,若隐若现的。
山上攻战,还是比不上平原,因为山势的原因,很多地方都不会派兵攻打的。虽然大龙山不是什么高山名险。但是一些陡峭的地方,也是不太适合攻城的,袁时中就选了大龙山西侧,数个坡度,作为进攻的通道。
这些平缓的山坡,作为道路是可以的,甚至也能开辟出梯田。但是想容纳大军作战,却是不能了。只能分散开来,分路进去,但是清军火炮猛烈,夏军一时间攻势缓慢。
金声桓见状,有些忍不住了,上前拜倒,说道:“王爷,请让我出阵。”
袁时中说道:“不急,不急。”
这数年以来,金声桓在袁时中手中,已经成为袁时中麾下第一大将了,最为袁时中器重,在北伐,河南,信阳诸战之中,皆是战功第一,身上还挂了一个伯爵的名头。
出征之时,还被张轩特别召见,安抚了好一阵子。
金声桓此刻正士气高昂,一心一意想在开国之时,搏一个世袭罔顾的功勋。几乎按捺不住了。
袁时中却稳重多了。
说时候,对袁时中来说,朝堂上的那一套,对他来说,比打仗好学多了。在罗汝才,罗玉龙父子两代人,特别是罗玉龙在位的时候,可是大力削藩,但是对罗玉龙却没有怎么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