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朝廷之中的官职现在差不多都满了。虽然是急就章搭起一个架子而已,但也不能朝令夕改啊,刚刚让人上任,现在有更好的人选了,就将人扔到一边,这太不厚道了,也有损朝廷权威。
体制越发健全,就越发不能越格提拔了。
如果在曹营时期,这些人任何一个人加入,都能成为文官之首,但是而今只能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加入,先以翰林院的闲职,将来再慢慢安排不迟。
张轩说道:“好吧,就令文安之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其他诸位先生都列入翰林院。”
“遵旨。”张质说道。
他回去之后,让人起草诏书,明日一早,送到张轩这个用印,就是大夏朝廷的正式诏令了。
张质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大战在即,陛下再称监国,已经有些不合时宜,臣以为陛下应人心,振士气,当正皇帝位。”
张轩对皇帝并没有太大感觉。只要大权在手,皇帝,监国,等等,本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而今郑氏大败,之前的约定已经不破而破。而且他不在意这一点,下面的人未必不在意。
为皇帝陛下而战,与为监国而战,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下面士卒未必知道监国是什么,但一定知道皇帝是什么?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正如张质所言,正名分,的确可以起道激励士气的作用。
事到如今,张轩也没有什么好矫情的,他说道:“这件事情先预备着吧,就交给翰林院预备。我还想再等等,等等郑成功的消息。”
郑成功是张轩一直看重的将领,如果能将郑成功收拢过来,对局势有很大的改善。
虽然张轩知道,称帝这一件事情,已经是众多因素推着,已经是不可拒绝了。毕竟天授不予,反受其咎。如果失众人之望,反而有不好的结果,就好像女孩子被男孩子追一样,觉得合适,稍稍矜持一下,就答应吧。如果一直拒绝,说不得男孩子找别人了。
但是即便这个时候,张轩依然希望能得到郑成功的臣服。
不过,正如之前所言,关乎大事。很多时候是瞒不过人的,制定年号,并为罗玉龙制定庙号谥号的任务一到这临时的翰林院之中,消息就不翼而飞了。但是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上书劝进。
一是武昌城之中,就变得热闹起来。不论文武内外大员,都一封接着一封上书劝进。张轩让张质专门传令,不许因此耽搁正式工作,而张轩自己却选择了留中不发。
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明确的态度了。
而这个时候,郭之奇已经水陆并用,甚至冒险出没战区,来到了广信府。准备取道浙江入海,去福建泉州见郑成功。来到广信府之后,才发现广信府大战在即。
第一百一十章再战金华
金华城下战事断断续续的,但并没有终止的意思。
当时郑成功挟江海而来,气势汹汹,大有虎吞两江之意。李成栋也不得不暂时放缓金华城围城之态。留杜文和于金华城下驻守,不言围城。却有两个任务,其一是牵制金华城中士卒,不能让他响应郑成功北上之态。其二就是封锁衢州一路,监视江西夏军,不要让江西夏军加入浙江乱局之中。
如此一来,金华城下的战事,陷入了平静期。双方彼此相望,除却斥候截杀之外,几乎不交一兵。
清军攻势疲软的时候,金华城内部,又闹出事情来了。盖因金华城中物资都是取自处州,温州,台州,而这些府县,而今为郑氏所管辖,处于陈鼎治下,故而在这个时候,陈鼎提出大军出金华,响应郑成功大军。
张先壁与许嘉应一万个不同意。
首先,金华城与金华百姓,乃至各军都疲惫不堪。围城数月以来,储备将尽,城墙残破,士卒疲敝,军械损害,等等问题,已经不堪再战了。
陈鼎未必想要金华城中士卒出战,但是想要挟他们转投郑氏的想法,却很明显了。
许嘉应是决计不会同意的,东阳许家的主心骨是许都,而不是许嘉应。许嘉应虽然守城坚决,可以称之为意志坚定,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这种都是一根筋。
这些关系到许家切身利益的时候,许嘉应第一个想到的是许都。如果金华城投郑氏,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许都了。
故而他坚决不肯,誓死不从。
许家,乃至金华城之中太多的家庭与金华军士卒,都是关系相当亲近。故而许都也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心思。
而张先壁却比较圆滑了。
与许嘉应不同,张先壁是接受过现实毒打的人。先跟着傅宗龙,又跟随宋一鹤,又跟随隆武,再投张轩。跳槽跳得多,对再跳一次槽也就不当回事了。
不过,正因为跳槽跳多了,也跳出经验了。
那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管你许诺多好,没有见真东西,统统不作数。
张先壁成为许嘉应与陈鼎之间的润滑剂。
只是郑成功南京之败传来,张先壁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庆幸没有在形式不明的情况之下,跳上郑家的沉船。
局势一变,陈鼎与许嘉应之间的关系,也倒转过来了。
之前陈鼎一直用种种物资作为胁迫的工具,限制各路物资
运送到金华城之中。但是这消息一传来,陈鼎立即亲自带队将各路物资运输给金华城之中,又劳军,有犒赏百姓。
总之一下子从黑脸变城红脸了。
似乎之前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姓陈的做的。
只是他的反应有一点太迟了。
李成栋似乎也总结了之前,攻金华不下原因,就是因为金华城有处州的后援。故而这一次李成栋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杭州入绍兴,派遣偏师进攻温州,台州,处州各府县。
偏师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郑氏在这几个府县的兵力更弱。
郑氏几乎所有陆地上的战兵,全部都失陷在南京城下了。而这三州的士卒百姓,都忙于转运,转运物资入金华,几乎都是空城,即便是偏师,所过之处,也是无人能当。
而李成栋从东而来,截断金华城之中,各路援兵。一时间将金华城围的死死的。
在东阳江两侧,设江北,江南两座大营。并以铁索拦江,数十门红夷大炮架在两岸,但凡有船,皆以大炮轰之。
李成栋恨极了金华城上下,故而似乎连为三缺一之法,也不用了。想要四面猛攻,一举拿下金华城。然后堵死衢州府,封锁江西夏军东出之路。
而陈鼎这时候,也带着几千转运物资的士卒,被困在金华城之中,不过间隔了一个月上下,金华围城之战的第二阶段,再次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