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对当过几年社畜的张轩来说,加班超过十二点,太正常了。

而且,对而今的局势来说,拼命的工作,对张轩来说也是排解压力的一种办法。

战事胜负,在大战之前,谁也不知道。

张轩所能做的,也就是将他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不管对胜负有没有影响。然后尽人事,而听天命,即便让他早早休息,张轩也未必能睡得着。

他想了想,对郑廉说道:“看张相睡下没有,如果没有睡下,让他过来一趟。”

“是。”郑廉躬身说道。

张轩从一帮的书册之上,抽出一分卷宗,打开一看,却是广东籍将领名录。随着张轩部下爆炸性的扩军,这已经成为张轩的日常生活之一了。

将所有营级一上将领的档案,履历,战绩,一一给背下来。

因为随着张轩部下急速扩张,张轩也有一种虚浮的感觉,他是通过不超过十几名大将统领这百万大军,但是人心易变,即便是对自己的部下,张轩并非没有疑心的。

夜深人静之时,张轩也细细分析,他这种疑心来自于什么地方。就是无法掌控。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再怎么厉害的,也无法对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了解的清清楚楚的。事实证明,虽然说,古人云,以一人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但是事实证明,以天下奉一人容易,以一人治天下难,难到几乎不可能。

因为无法了解,存在信息迷雾,很多事情只能自由心证。一旦自由心证,怀疑就疯狂生长。

而且统领天下,虽然看上去至高无上,但是张轩心中的压力也非常大。

皇帝,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的职位。在这种肆无忌惮的权力,会无限放大自己内心中阴暗之面。而张轩并非没有疑心,没有怀疑,他所做的就是拼命的勤政,努力的将大夏所有的信息都容纳在心中。

对一切都了如指掌。

就如同现在一般,他只要对每一个营官的秉性,性格,能力,籍贯,人际关系都了如指掌。想办法拉拢他们为自己所用,大部分将领即便有所异动,他们下面就会反对。

当然了其中各种分寸计较,却也要好好思索。就好像是弈棋一样,不过是以一人之力,对弈天下豪杰。

第一百零九章 翰林院

张轩正在默念,几个粤籍将领的名字。王兴,陈奇策,萧国龙,如是等等。这些大多是降兵降将,能被张轩记住名字的,最少是一营之长。这些人张轩都准备拨给张家玉。

所以要一一了解一下,这些人现在驻扎在什么地方,归属何人统领。如果现在调动的话,能不能赶到广东出海,如果不能就要想要不要放弃,或者是调拨本人过去。

“陛下,张大人来了。”张轩正思索着。

张轩猛地抬起头来,将书册插入一个书签合起来,说道:“快请。”

“臣拜见陛下。”张质进来之后,行礼如仪。

张轩笑道:“大兄,你我兄弟何须如此?”

谎言说的多,似乎都变成真的了。

一时间张质有一些恍惚,恍惚自己真有一族叔,移居郑州,后遭离散,留下一子,就是张轩。但是他清晰的知道,这不是真的。这件事情,或许成为临颍张氏最重要的秘密。知道不过他们三兄弟而已,不,两兄弟,老三已经扬州殉国了。

但是他自己必须知道,真的与假的,毕竟不一样,他总就不敢真的以兄长自居,更不要说而今张轩的地位已经大大不同了。

张质对自己的地位拎得非常清楚。

“陛下,礼不可废。”张质说道:“却不知道陛下召臣来,有什么事情?”

张轩请张质坐下之后,说道:“郭之奇出使福建,李云龙前往北方,张家玉准备出兵,除却张家玉,朕已经敲定闽浙总督之外,其他两人都没有一个合适的官职,所以找大兄来商议。”

张质想了想说道:“李云龙可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郭之奇可以挂御史衔。”

张轩点点头,说道:“不错,就这样安置吧。不过,今日召见的诸位先生,也要好好安置一番。”

兵部职方司在兵部之中,可以说是责任非常大的机构,掌管舆图,军制,征讨,等等,责任相当大。张质让李云龙挂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就是兵部职方司掌舆图。

这里的掌管舆图,不能简简单单的理解是,负责地图存放,而是负责军事地图的绘制,并行军路线的规划,等等,这本就是军事情报机关要做的事情。李云龙所做的事情,与这个官职正好合适。

职方司正职乃是郎中,李云龙常年在外,自然不能负责本部门的事务,就挂副职。也就是员外郎。

其实而今的兵部职

权被枢密院所夺,几乎是一个空架子了。张轩对此也不是太在意的。他想给李云龙一个官职,本意是而今大夏并不是草台班子,总不能让人顶着他张轩的幕僚做事。

凡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言顺了,总要给人一点信心吗?

他已经让李云龙直接与郑廉对接,将来规划官职的时候,估计要划到枢密院之中。现在称呼什么,本就不重要。

至于郭之奇挂一个御史衔。也是如此。

明代中枢官员出外巡查,一般都挂一个御史,不管是巡抚,还是督师,都有御史挂衔。虽然福建犹如敌国,但是毕竟而今挂着大夏的旗帜,郑成功头上的依旧是大夏闽王。

不能以出使他国的待遇,而挂一个御史的官衔,也算可进可退。

张质说道:“陛下不来找臣,明日臣也要上奏,请设翰林院。以诸位先生为翰林院士。”

张轩说道:“翰林院?”

说实话,张轩对翰林院并没有什么好感。

大明的制度之中,翰林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翰林学士号称储相。甚至进士科名在前,才能加入翰林院,而只有翰林学士才能入内阁。

这实在是一考定终身。

只要在科举的时候,你差人几个名次,很可能这一辈子,前面几个人能在内阁秉政,成为朝廷最顶尖的人物,而你只能在地方上打转,最多能升到巡抚,三边总督这样的方面大员。

当然了,潜规则,仅仅是潜规则。

也就说,如果有能力的话,这些限制还可以打破的,但被称作潜规则,也就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打破的。

可以说,只有内阁的阁臣,大多是一甲二甲出身,三甲几乎不可能。

而大明正是这些学习好,考试强的人手中落到这等地步。张轩对这种用人机制,十万个不认可。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仅仅是明朝体制,落到他手中,又不是不能改的。归根结底,翰林院乃是一个幕僚机关,秘书机关。张轩的确觉得,自己身边差人才,这翰林院的设置到也合适。

只是张轩细细推敲之下,未免有另外一个意思。

千里白骨》小说在线阅读_第13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生明记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里白骨第13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