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辅臣战在船头,任江风吹过披风。他目光炯炯的看着对面吴三桂的水师。
吴三桂是辽人,他麾下大部分人都是辽人,对于水师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也没有足够的人才,都是从四川本地征召。一时间只能将渔民船员征召进军队。
这些船队在面对周辅臣的时候,根本脆弱的不堪一击。
周辅臣对于眼前一战,根本不用指挥。下面的人都做好了。周辅臣水师经过了从在淮河建制,到而今,已经数年时间了。这
数年之间,本来是很业余的水师,已经成长成一支非常专业的水师了。
即便放眼整个天下,也就是郑氏被他们忌惮了,吴三桂这些临时征召的水师,根本是轻而易举的。
周辅臣部下,行事如行云流水一般,将吴三桂所部的船只就被一一击破了。
并非吴三桂麾下不努力,而是他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局面。
双方交战不过一两个时辰,就胜分明,长江之上,一面澄清,周辅臣停靠在朝天街码头。
贺虎头立即迎过来,说道:“周大哥你来了,我就放心了。”
贺虎头在张轩身边的时候,对张轩身边的人,都是称呼为兄长。
周辅臣说道:“虎头,我来晚了。”他有一点点感叹,说道:“而今哪里都要用水师,我手中这一点船队,根本不够用了。”
周辅臣所在的长江水师,虽然大夏朝廷应对郑氏水师所建立起来的,但是当时应对局面不如而今这么复杂。而今长江水师,要应对三个局面,安庆方面,重庆方面,还有襄阳方面。
甚至如果清军西进的话,说不定,鄱阳湖方面也需要水师。
周辅臣这些船只自然不够分了。
贺虎头说道:“长江水师自然要靠周大哥了,不知道后面援军有多少?”
周辅臣听了之后,脸色微微一变,说道:“没有援军。我这一次来只是为你清理从重庆以西到成都的水道。我也不会留在这里的,我也会撤的。”
贺虎头脸色一变,说道:“怎么会这样?”
周辅臣微微一叹,说道:“没有办法,江南一带才是重点所在。”
这是张轩权衡利弊所下的决断,对重庆一带只是维持而已。张轩不能往重庆方面投入资源。
毕竟夏军与清军之间实力对比在,夏弱清强的局面在在,张轩必须将夏军分在各处的兵力,近乎极限压榨一般的收刮过来。重庆方面虽然重要,但是张轩思量好久,终于决定让贺虎头继续坚持。
贺虎头脸上欢喜的神色维持在脸上,一时间都僵了。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什么?”吴三桂大声说道:“重庆的援军来了。水师大败?”
“王爷,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咱们的水师都是临时拼凑在一起的,根本见不了大阵仗啊。”
吴三桂脸色青红不定,对于这种局面,他也是有所预料的。只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一时间他衡量一个问题,要不要撤军。
他主动出兵重庆,是应济尔哈朗之命,出兵牵制夏军兵力,分散夏军的注意力。但是而今他兵临重庆了,济尔哈朗就已经撤到洛阳,吴三桂本来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
进攻吧,准备并不充分。
毕竟吴三桂出兵是在济尔哈朗严令之下,故而这一战出兵的时候很仓促,本来吴三桂在上一次撤离重庆之后,想要好好的整顿兵马,最少等上一段时间,再次进攻重庆的。
他本来的目标是川南地区。
毕竟云南被李定国攻克,永历逃亡,不知所踪,与川南明军失去了联系。
很多川南军阀都有自行找出路的想法。
所以面对吴三桂的拉拢,有不少都动心了。
不过,有动心的自然有没有动心的。很多时候,有恩威并施才能有好的结果。吴三桂本意是乘热打铁,出兵南下,将这些人一一收复,却不想济尔哈朗催的急,吴三桂而今虽然有一点点半独立的苗头,但是毕竟还是大清的方面重臣。
要服从大清整体战略的。
只能放弃南下,而转向东进了。
而放弃吧,吴三桂有一点不甘心。
虽然出兵的时候准备不足,但是这一路攻过来,吴三桂可是面对不少问题,都被一一克服了,别的不说,重庆之外好几道险关,想要顺利攻克,都要往里面填人命。
吴三桂很明白,今日这么顺利的攻到这里,简直是不可复制的。
也就说,今日撤军,说容易,很容易。但是来日再想进攻重庆,兵临城墙,就不容易了。就要面临一场场苦战了。
就在吴三桂犹豫再三的时候,一斥候风尘仆仆的闯进来,跪在吴三桂的身前,说道:“王爷,云南传来消息,李定国在昆明整兵聚将,准备粮草,而今动向不明。”
吴三桂听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随即又好像放了气的气球一般,又坐了回去,语气淡淡的说道:“撤兵吧。”
吴三桂有脚趾头想,就知道在李定国这个位置身上,动向不明,动向有什么不明的,除却北上四川,还有什么方向,让李定国聚将?
而且川南那些地头蛇,未必是真心臣服吴三桂,李定国一出兵,恐怕是遍地皆反的局面。吴三桂只需一想,就坐不住了。
毕竟李定国而今已经不是泛泛之辈,当初大破孙可望一战,可谓一战成名,成为夏军之中不可或缺的大将,是大夏西南一柱,即便吴三桂也不敢掉以轻心。
第九十六章川中战事再起三
吴三桂这么干脆利落的撤军,说是实话,贺虎头与周辅臣都没有想到。
而今重庆城内,只有两万多守军,即便是水师支援到了,重新打通了后方的交通线,也不可能让水师上岸的。
也就是说,吴三桂虽然失了一手,但是强弱之比,并没有改变,只是相对来说,变得均衡起来了。
不过,吴三桂撤兵也好。贺虎头连忙跟着在吴三桂撤退之后,收复失地。主要是几个关卡。
真正忙碌起来的是胡澹。
而大战之后,重庆兵力入不敷出。财政上也很困难。
但是张轩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向重庆投入资源,银子可以补贴一点,但并不会太多了,因为张轩以数省之地,供应数十万大军,又屡经大战,已经很艰难了。
如果不是广州开海,还有广州铁器大规模生产,给张轩带来大量的财源。还有张轩统治广东,湖南两省的时候,一直注意回复生产,这两年这些地方的元气回复了不少,才算能支撑起这局面。
即便如此,张轩也不得不加税了。
明因三饷而亡,张轩再明白不过了。只是局面如此,明知道再加税,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但张轩也不得不喝下去了。
这样张轩期望与清军一场大战决定胜负的原因。
因为维持现在局面的成本正在急速增高,但双方的准备到他们不可能再准备下去的时候,就是交战之日。
只是这一日,在什么时候,双方都有预料,但还没有确定。
吴三桂从重庆撤兵,也就意味着川南战事的开启。
李定国在征得刘文秀与艾能奇的同意之后,以兵贵神速为由,抽调十万人马,号称大军三十万,出滇入贵,由贵州攻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