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可望大败的消息传来了,驻守昆明的艾能奇就立即召集昆明守军,东进曲靖。
曲靖距离昆明,已经很近了。
曲靖一失陷,昆明就危险了,由不得他不紧张。
不过,艾能奇离开之时,却忘记了昆明城之中暗潮,在失去来了艾能奇的压力之后。立即开始搞事了。
永历在昆明就是一个牌位。
但是明朝旧臣,并非没有一点权力都没有的,至少文官体系之中,有很多前明文官。毕竟孙可望在军队之中,或许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但是在文官方面,却没有那么多了。
曹营刚刚入江南的时候,就面对一个局面,与孙可望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孙可望整理云南内政,增强国力。都需要文官支持,即便知道他们有一些别的心思,也必须用。
不过孙可望有信心压制他们。
他们也有几分畏惧孙可望。而此刻孙
可望兵败被擒,他们的心思自然活泛起来。
昆明文官之中,权力最大的就是杨畏知。
杨畏知并非不知兵的人,在沙定洲之乱之中,也打过一些仗。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
很被孙可望信重。
而此刻杨畏知就在沐王府之中。
在孙可望入滇之后,沐王府的权力就被压制了,但是沐天波本人权力可以被压制,但是云南沐家在云南两百多年的威望,却不能压制的。
杨畏知语气之中带着一股坚定之意,说道:“黔国公,当断不乱,反受其乱。现在乃是天赐良机。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沐天波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眼珠不住的转动。他的心中思绪翻滚。
明朝的局势很不好,在孙可望与夏军翻脸之前,永历的存在是一个谁都知道的秘密。
即便谁都知道,但是永历还不能公开露面。
在孙可望翻脸之后,永历虽然正式露面了,但是什么权力都没有,就是一个牌位。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孙可望比曹操都不如,曹操对汉室还有一分忠心在。但是孙可望对永历可是一点忠心也没有,留着永历,不过是有用而已。
等永历没有用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他们也都知道。
作为大明的忠臣,他们一直担忧这一点。
孙可望兵败受擒。对他们来说,是危机也是际遇。
说是危机,是因为没有了孙可望的庇护,永历政权也岌岌可危。而说是际遇,孙可望虽然被擒,但是明军的实力,并不必夏军的实力差。
故而杨畏知就让永历重新掌权,联合明军各部,在杨畏知看来,这是拨乱反正。
如果永历能掌控云南一省,或许不能争锋中原,但是在中原未定的时候,偏安一处,却是可以的。
“杨大人,此事先禀报陛下吧?”沐天波说道。
杨畏知说道:“且不说,庞天寿已经投靠西贼,我们能不能见到陛下还不知道,只是陛下的性子,你我不知道吗?”
“此事你我决断即可。”
杨畏知话语之中斩钉截铁,也带着对永历的失望。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了解,杨畏知也知道,永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望他当机立断。简直是不可能的。
杨畏知估计,他即便是禀报了永历,永历很大几率是犹豫不决。而时机是很宝贵的。
一旦错过了,就不再回来了。
杨畏知宁可他们推着永历决断。
沐天波犹豫了好一阵子,说道:“杨大人,你觉得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第四十七章 永历秉政
五华山皇宫之中。
王夫之见到了永历。
永历早就被软禁了,而王夫之是少数能够见到永历的人,王夫之当初给孙可望献计,保全了永历的性命。也被孙可望看中,孙可望想让王夫之为他效命。
王夫之却不肯了,一心为永历效力,成为永历身边的翰林学士。
不过,永历什么权力都没有,一个翰林学士,也不过是一个虚职而已。
此刻王夫之面带喜色,行大礼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永历说道。
经历过这么多磨难,永历成熟了不少,也清瘦了不少,说道:“朕现在这个局面,也只有爱卿才能来见朕了。”
王夫之说道:“陛下大喜。”
“朕都这个样子了,何喜之有。”永历已经不保任何希望了。
王夫之说道:“陛下可知,孙可望兵败普安州,为李定国所擒。”
“啊----”永历脸色一变,说道:“那岂不是危险了?”
王夫之说道:“危机时刻,正需要陛下来稳定大局。”
永历脸色一变,立即说道:“如此诸位将军,会同意吗?”
对于权力,永历不能说一点的憧憬都没有,但是比起权力,永历更想要保住的是自己的性命。
所以,凡是他先想到的就是风险所在,而不是利益所在。
他所说的诸位将军,就是指大西军等将军。
王夫之说道:“请陛下放心,杨大人已经有了完全的安排。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请陛下出面了,杨大人派臣来请陛下,还请陛下上殿召见群臣。”
就这样永历似乎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就被一群人簇拥的出现在正殿之上。
一路上也见到了庞天寿,之前因为抱上孙可望大腿,变得嚣张跋扈了,此刻已经又变得服服帖帖的,就好像是一条老狗一样。
永历来到大殿之上,立即听到有太监大声说道:“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文武分列,文官以杨知畏为主,武将以沐天波为首。
杨知畏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了。
也不知道准备了多长时间了,反正是他一发动,整个昆明城之中各处都有他的人手。
再加上沐家在昆明地面数百年的威望。几乎没有怎么流血,整个昆明就安安稳稳的落在杨知畏手上。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杨知畏从小读
圣贤书出身,都很注重名正言顺,故而立即请永历上朝听政。
无须永历做些什么,只有永历这一块招牌在。就足够了。
行礼过后,杨知畏立即说道:“秦王殿下,于普安州兵败,而今贼军占据曲靖,刘将军,冯将军,艾将军都在曲靖城下。”
“臣以为群龙不可无首,当命一人统领前线大军。”
永历说道:“以爱卿的意思是?”
杨知畏说道:“刘文秀将军文武双全,能征善战,可令其统领前线大军。”
“可。”永历也有自知之明了。故而杨知畏所言,就一个字,立即照准。
“陛下,还有一事。”杨知畏说道:“陛下亲政,当拉拢人心为上,请对各将军各晋爵位。”
“可。”永历说道。
杨知畏接着将下面一个一个政令报上来,刚刚开始的时候,永历还揣摩一下,这件事情的含义,但是后来干脆不多想了。
就一个字:“可。”或者“准。“
整体上来说,杨知畏将昆明为中心,孙可望建立起的基业统统揽在手中。
另一方面对前线将领加官进爵,努力想维持住他们对昆明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