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质心中一动,暗道:“袁时中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态度已经软化了。”他立即说道:“当然不是。我有一个解决办法,袁将军要不要听听?”
袁时中说道:“张将军请讲。”
张质说道:“将军终身大事,不可拖延,在下知道有一女,贤良淑德,是将军良配,却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
袁时中皱眉眉头,暗道:“你莫不是让我娶李自成身边一婢女吗?”
张质说道:“此女乃风筠先生之后。”
张轩皱起眉头,他一时间没有想起来这个风筠先生是谁?
“杨公虽因辽事而死,但毕竟是士大夫之家,也不辱没袁将军?”张质说道。
袁时中这才回想起来,带着几分激动说道:“可是杨京甫先生之后?”
张质说道:“正是。”
袁时中带着几分坐立不安,说道:“袁某一介贼寇,居然能娶杨公之后,又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过闯王那边该怎么交代?”袁时中说道。
张质说道:“闯王只是说,就将义女下嫁给将军您,至于是那个义女,好像没有说吧。”
这种事情岂能说不清楚,但是现在张质硬要说不清楚,那就不清楚便是了。想来闯王对这一件事情,也会默认。
袁时中心中大喜,但是还有一些犹豫,他的犹豫很简单,现在说什么都行,但是到了闯营之中,怎么能让闯王遵守承诺啊?这位闯王可不是一好相与的人啊。
张质看出袁时中心思,说道:“我家大帅唯有一子,骁勇善战,我家大帅的意思,请袁将军与其结为兄弟。如此一来将军与我家大帅叔侄相称,一旦有事,我曹营必然保你。”
袁时中先是一恼怒,他哪里不明白,他与罗玉龙结为兄弟,岂不是面对罗汝才就要以父执之礼待之,一日之内,他似乎多出两个长辈,一个是岳父,一个叔父。
让袁时中很不舒服,他思来想后,迟迟不能决断。
张轩这个时候也从杨京甫是何须人也的思考之中,退出来了。
对一些人文掌故,张轩比起这个时代的人差上太多了,这个杨京甫到底是何人?索性不去多想,转移到现实之中,他说道:“刚刚所说的是曹营的意思,袁兄,愿不愿听一下我的意思?”
袁时中说道:“张兄弟的意思是什么?”
“有劳袁大哥不嫌弃,称我一句兄弟,我也给袁大哥说两句肺腑之言。”张轩似乎动了真感情,说道:“袁大哥在河南地面的声望,几近一呼而百应,不在闯营,曹营之下,但是为什么威名在闯曹之下,就是不能打仗。徒拥近十万之众,没有一战之力。”
袁时中脸色陡然变了。
他自己知道他自己的事情,说小袁营有十万之众,绝对是夸张,但是小袁营到底有多少人啊?抱歉袁时中自己都不大清楚。袁时中攻克那些没有正规把守的地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遇见正规的官军,马上就会一败凃地。
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胆。”王显祖大怒道:“小袁营,岂是你能胡说的吗?”
“显祖休要胡言。”袁时中心中也有几分恼怒,不过,他城府深没有与张轩翻脸的意思,说道:“张兄弟,继续说。”
张轩说道:“打仗,没有什么花俏,只要打得多了自然就会打了。想来袁大哥就是这样的。但是这样的消耗太大了,即便是小袁营,恐怕也吃不起几场败仗吧。”
“而闯营,曹营却是百战之余的精锐之士,而开封一战,又是决定中原归属的一战,袁兄参与进去,闯营我不敢保证,但是曹营练兵精妙之处,对袁兄毫无保留,让袁兄不再徒有数万之众,不敌官军千余精锐。当然了,能学到几分,就要看袁兄自己了。”
袁时中陡然大喜,说道:“此言当真。”
张轩说道:“当真。”
张轩所说的东西,袁时中其实都有感觉。
别的不说,袁时中通过与张轩一起攻陈州,横扫归德附近,在这些没有花哨的攻城战之中,袁时中就学习到不少东西。
很多东西,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没有人指点,内行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在外行人看爱就奥妙高深。袁时中很多时候,也是败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袁时中说道:“好,我信得过张兄弟。不过,对曹营却信不过,还请罗少将军过来,你,我,罗少将军,三人一起结拜。而后留罗少将军在我营中饮酒,我再去拜见闯王。”
第一百三十六章结义
张轩一听就明白,袁时中还要一个保险。
毕竟乱世之中,尔虞我诈的事情多了。之前说的好好的,说翻脸就翻脸的事情,袁时中也见过的,甚至自己也做过,不压一个人质,袁时中才不会踏入闯营一步。
张轩微微皱眉说道:“留罗少将军在小袁营之中饮酒,这一件事情,我答应下来,只是我就不用参与到结义之中了吧。”
“如何不用?”袁时中说道:“自从与张兄弟相识以来,我就知道张兄弟是人中龙凤,难不成,张兄弟看不起我袁某人吗?”
话说到这个地步,张轩说拒绝,都不大可能了。
张轩说道:“好,我答应下来了,既然如此,有一件东西先给袁兄。”
说完张轩从怀中掏出一卷书来,说道:“此书名为《玉带编》乃是我傅公所遗留,上面也有我的批注,我借给你三日,三日之后,还请归还。”张轩微微一顿,说道:“也算是我张轩,给兄长的礼物。”
袁时中双手接过来。翻开一看却,却见正文里面,有一行大字,乃是馆阁体,犹如墨印,而夹在大字之中,有一行小字批注,字迹很小,似乎不是用毛笔写出来的,笔画极细,极硬,有几分银勾铁划之感。
书中所讲,大抵是行军打仗,细而化之的东西,而批注之中,更是详细描述,如何列阵,结果如何,翻到最后,还有不少新纸。上面写着张轩从项城之战后,所遇见的每次战事,有些张轩参与进去了,比如说小商河之战,临颍城南之战。夜袭汪乔年一战。有些张轩没有参与进去,都从参与者嘴中得到的消息整合出来的。比如白沙河之战,比如二攻开封之役。上面还有地图,都是张轩手绘,有的详细,有的不详细。
可以说,这是就是张轩学习笔记。
张轩从来没有这么好学过了。
毕竟高考,考不上,不会让你死,但是现在之中,任何一次兵法考试,张轩如果通不过,就有可能身首异处。由不得张轩不努力,不专注。所以,笔记批注,都极其详细,不耐繁琐。没有古代兵书之中,那种玄之又玄的氛围,似乎将打仗当成一件手艺活。
这对袁时中来说,太有用了。
毕竟袁时中与张轩差不多,都是半路入门学当将军。
袁时中虽然没有细看,就已经觉得其中真知灼见,最重要的,没有玄之又玄的语言,按书上说法,直接可以操练。袁时中大喜,说道:“传令下
去,拔营北上。”
王显祖不明白袁时中为什么这么失态,不过,他也不敢反驳袁时中的话,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