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田中必须为自己打拼,他打算租一间门面房,自己开一家药铺,刘师长对田中开药铺之事表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他指挥士兵把师部官邸门前两间闲置的房子腾出来,那两间房子正好沿街,可是田中有点不愿意在那里开张,他婉言谢绝,说那里离师部太近,老百姓一看见当兵的就害怕。刘师长说你在这里开药铺还可以为军人服务,我每月按照营级军官的标准给你发响,给老百姓看病的收入全部归你,这样你的收入就多许多。田中知道,那是刘师长为了方便监控他,他思忖再三,为了避免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最后决定就在师部官邸门前的两间房子开药铺。
药铺开张那天,县城里所有的头面人物都前来祝贺,从关中拉粮食的军车替田中从长安进药,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加之田中原来在凤栖看病就很有人气,药铺的生意迅速走红。
年贵明跟李妍的关系迅速升温,两人原来都在私塾念书,相互间都有好感,已经都到了那种谈婚论嫁的年龄,关系发展迅速实属自然。
可是李明秋却对年贵明越来越不放心,小伙子刚愎自用,行为做事锋芒毕露,战乱的年代这种人最容易伤害自己,八路军派这样的年轻人来凤栖卧底,实乃一大失策。
渡边先生不辞而别,年贵明暴跳如雷,渡边先生凤栖行医几年,可以说对凤栖已经非常熟悉,来凤栖以前领导曾经写信一封,要渡边先生到凤栖后跟年贵明取得联系,并且接受年贵明领导。渡边来凤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田中参加反战统一联盟,可是两个日本人话不投机,竟然打了起来,渡边先生为了避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选择了不辞而别,一个人返回延安。年贵明当然不知道渡边究竟是回了延安还是去了别的什么地方,几天来一直惴惴不安,一会儿大骂渡边不讲信用,一会儿又忧心忡忡,担心上级领导批评他失责。
由于国共实现了合作,抗战开始的最初阶段凤栖守军对八路军的戒备不怎么严格,凤栖城里经常能见到八路军的办事员来往穿梭,相互间称对方为友军,所以年贵明在凤栖城里的身份基本上公开,大家都知道这个年轻的军人是叫驴子的儿子,叫驴子的儿子参加了八路军,至于年贵明来凤栖的目的,当地驻军也不怎么在意,普通老百姓更不会过问,但是李明秋却不一样,如果不出意外,年贵明以后就是李明秋的女婿,李明秋不可能不替自己的女儿担心,看到年贵明毛糙的样子,李明秋只能耐心开导,他劝说贵明冷静下来,无论干啥事光有热情不行,还必须有谋略,既然渡边不辞而别,肯定有他的苦衷,凤栖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肯定什么人物都有,要善于跟各种人物打交道,才能使得自己如鱼得水。
年贵明耐心地听着,不住地点头,一句话也不插嘴,心想暂且不能得罪这个未来的岳丈,还要表现得谦恭一点,才能赢得岳丈的信任。但是心里却不完全赞同岳父的理论,岳父一辈子把自己混成了油条,自己必须棱角分明,不可能跟什么人物都同流合污。
临近年关,凤栖城内各种年货摆上街头,年贵明用钥匙开了父亲在世时开的酒馆,一股臭气扑面而来,看那蛛丝儿结满雕梁,几只老鼠在积满灰尘的桌子上跳上跳下,追逐着打仗,心绪悲痛而忧伤。原来爹娘被大火烧死以后,姐姐年翠英跟弟弟过于悲伤,他们没有心情收拾这幢老屋,甚至连锅里的肉汤都没有倒掉,便一把锁锁了酒馆的门,回到郭宇村居住,现今几个月已经过去,所有的食物都已经发霉,幸亏是在冬天,假如在夏季,可能满屋子已经生蛆。
李明秋帮助贵明找了几个人,帮忙把酒馆重新收拾粉刷了一遍,请来老岳父十二能帮助贵明题写匾额,十二能说叫驴子酒馆在凤栖久负盛名,南来北往的客人几乎无人不知,俗到极致必大雅,匾额上就题写“叫驴子酒馆”五个大字。
可是年贵明总觉得那几个字含有贬义,认为那是对家父的亵渎,十二能说:我爷爷叫个“常有理”,我叫做“十二能”,我怎么就感觉不来人们是在诬蔑我们?时间一长反而觉得很有趣。咱们农村给娃起名字猪呀狗呀地乱叫,叫猪叫狗的孩子当真就成了猪狗?我看“叫驴子”就蛮好,子承父业,你的酒馆一开业保证走红。可是年贵明却坚持己见,他认为全国人民都在抗日,酒馆的名称应当叫做“抗日酒馆”,十二能不再说啥,提笔写了“抗日酒馆”四个大字。
酒馆一切都准备就绪以后,正好临近春节,年贵明突然接到上级指令,要他火速赶回延安另有安排。正处在热恋之中的年贵明当然舍不得丢下李妍,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面,年贵明做通了李妍的工作,准备带上李妍一同北上延安,人对人的爱恋有时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偏执,在李妍的眼里,年贵明的一点一滴都堪称完美,那个小伙子身上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引力,一举手一投足都令人眩晕,李妍罩在年贵明的光环里,像一只飞向太阳的大鸟,被爱燃烧着,感觉中她一刻也离不开路贵明,不用说上延安,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当然,要想比翼双飞也并不容易,首先必须做通父母双亲的工作,李明秋思忖再三,女儿已经遭受了一次打击,他不想再让女儿受到任何一点伤害,感觉到女儿上延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况且李明秋一直跟红军就有交往,。可是满香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女儿远走高飞,满香的大兄弟屈志琪听说已经当了**的团长,二兄弟屈志安在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当文秘,大儿子李怀信在南京参议院干事,满香知道延安是共产党的天下,女儿到了延安就等于参加了共产党,满香也是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知道国民党跟共产党势不两立,一个家庭出了两个党派,究竟是福是祸很难说清,晚上睡到炕上满香开导自己的丈夫,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女儿的婚姻和前途问题上要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