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大山也在马上抱拳致意:本人算不得什么好汉,好汉不会将大好河山让给倭寇占领,本人只是一介草民,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谢你家大哥美意,张大山向来不结识什么帮派,只想做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夫。
楞木抱拳道:好汉你误会了楞木的意思。内蒙来的林掌柜也在山寨,还有你舍命相救的十几条赶脚的汉子,他们全在山寨聚集,想一睹好汉们的风采。我想好汉总不能拂了他们的美意。
张东梅骑在马背上插话:那三狼也在你们山寨?
楞木答道:当然也在。看样子姑娘舍命相救,全是为了三狼。
张东梅一点也不回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三狼对我们全家有恩,我们舍命相救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大狼搭话:那山寨离郭宇村不远,顺道去一下也无不可。
那张大山本不想跟这些帮派有什么交往,但是一听说三狼也在山寨,也就动了想去看一看的心愿。虽然双方没有明说,但是看起来张东梅对三狼有意,那天搭救三狼张大山本不想带东梅一起去,但是那东梅非去不可,原来三人在家里商量好了方案,先去跟郭麻子谈判,谈判不成再兵戎相见,想不到那东梅性急,一见郭麻子来不急说一句话就开始动武,幸亏那张大山应变及时,才使三狼他们成功搭救。
于是,楞木在前边带路,大狼殿后,土匪有土匪们的规矩,楞木对着山林学了一声鸟叫,对面山上立刻传来了鸟的回应,鸟的叫声越传越远,山寨里边立马知晓,楞木要接的客人已经快到了,于是几乎全山寨的人集合在山门前,欢迎东北来的好汉。
一行五人来到山门前,楞木向前把张大山他们向大家引见,看起来那金宝川是一个腼腆之人,一路上默默无言,可此时他却倍感警惕,因为他发现了石头缝隙里的枪眼。金宝川一步抢向前,把姐夫张大山挡在身后,大家正在诧异,东梅已经掏出手枪对准杨九娃的胸膛。楞木大叫一声,你们这是干什么?!金宝川用手一指,众人回头一看,看到了地堡里伸出来的枪眼。大家方知,这几个人不可小觑,身手不一般。
楞木命令把地堡里的机枪撤下,张东梅也把手枪收回。其实这是一场误会,地堡里的机枪常年四季对准山下,是为了防备有人偷袭,一般不会有人发现,并不是针对张大山他们,可是那金宝川脑袋上长着三只眼,硬是看见了那个枪眼。
虽然经过了见面时的那一场虚惊,但是大家还是很快释怀,令大狼感到惊奇的是,他竟然在人群里发现了谢掌柜。大狼有点疑惑,闹不清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当然,大狼感到最兴奋的是,他果真看见了他的两个弟弟,那些赶脚的脚夫们劫后余生,把张大山他们三人团团围住,说不尽的感激话,表不完的感激情。林掌柜扳开众人,对张大山说:好汉,我这里几十匹马,几十驮山货全部送与你,感谢你救了这十几条生灵。
张大山正色道:林掌柜,你小瞧了我张大山的为人。
林掌柜摇头摆手:不是那么回事,人要知恩图报,假如这十几条人命毁于一旦,我林某怎么给他们的亲属交待??将会一辈子悔恨不迭。所以我报答你顺理成章,假如你不肯接受,将置于我林某不仁不义之地。
张大山说:假如我接受了你的馈赠,我张大山将成为利欲熏心的小人。
正争执不下楞木过来拍拍两人的肩膀,开玩笑道:有啥嘴皮子官司以后再说,现在开席。
酒席宴上的铺排自不待言,一大群男子汉杯来盏往,划拳猜令,一直闹腾到深夜,山寨里燃起了团团篝火,黑越越的群山在暗夜里静默,谁也没有想到,此刻,在林间的一大块空地上,两个年轻人靠在一起,紧紧地相拥。古往今来,男女之间的情与爱演绎成多少脍炙人口的传说,相恋中的情人是一个巨大的磁场,相互间都把对方牢牢地吸引,千年一回的等待,今夜终于修成了正果,闹不清是谁先主动,身上的衣服一件件滑落,草坪上两具焦渴的躯体蛇样纠缠在一起,索取和给予同时发生,感觉中身下的大山在不停地抖动,像蚕吃桑叶,蜂蝶落在花蕊上微微颤悠,像泉水叮咚,难以言传的惬意尽在其中。张东梅的牙齿深深地嵌进三狼的肩胛,三狼感觉到了爱的黏稠,三狼两只胳膊把东梅箍紧,莽撞着进入那杂草丛生的沟壑,张东梅有一种凤凰磐涅般的阵痛……远处的篝火在渐渐熄灭,闪烁着点点火星。有人在暗夜里呼唤着他们,两人匆匆穿好衣服,迎着火光走去。
憨女把捡来的男孩紧紧地搂在怀中,感觉中自己的儿子回来了,一串泪珠挂上脸颊。
何仙姑醒来,听到院子里有婴孩的哭声,这种情况不足为怪,以前经常发生,不断有附近的农民把初生的婴孩抱来扔到仙姑庵,一些无儿无女的人家就把那丢弃的婴孩抱走,也有的婴孩无人认领,几天后就冻饿而死,被野狗或者野狼叼走。开始时何仙姑还时常把那些丢弃的婴孩抱回庵内,用开水泡馍喂养,结果那些弃婴越丢越多,有时一天就能捡到几个,何仙姑终于意识到她一个人无能为力,下决心不再管那些弃婴。这样看起来有些残忍,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不去捡那些弃婴,丢到仙姑庵周围的弃婴相对而言就比较少点,你越捡那些农民就丢得越多,因为他们知道丢弃的孩子有人管。
何仙姑手持烟锅子倒背着手走出仙姑庵,看那憨女围着柏树一边转圈一边咿咿呀呀地哄那怀里抱着的孩子,她警惕地四周看看,看见树影里有一双惊恐的眼睛在偷窥,何仙姑知道那是附近的农民,说不定就是这个弃婴的爹爹,那农民看见何仙姑出来撒腿就跑,愈加证实了何仙姑的猜测。何仙姑要憨女把那孩子丢在树林里,并且直言这里的弃婴太多,咱们没有那个能力去发善心。可那憨女解开大襟袄把孩子紧紧包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丢弃。何仙姑把憨女哄进仙姑庵,感觉中那憨女抱养一个孩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她叮咛憨女重新钻进地道,就在那孔崖窑里静心休养,无事再不要出来,因为那憨女的长相实在让人害怕,何仙姑担心周围的农民受到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