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西北,西平市。

傍晚,夕阳西下,年逾不惑的许晖静静的站在解放路的某个小巷口,双目盯着巷道深处,偶尔精芒闪烁,仿佛前面一排排的居民楼有着无穷的魔力,让他伫立良久。

斜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伸的斜长,直到最后一抹金色消失在天际,许晖才喃喃自语道:“太阳下山喽,文化大院真的没了,特么的连个渣都不剩。”

许晖放弃了到巷道深处看看的想法,转身离开。他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回西平了,是十年,还是十二年?但他却清晰的记得举家搬迁到文化大院的时间,那应该是1987年的初夏。

许晖和他的兄弟们就相识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傻逼,走道不看路?!”一辆风行者摩托车呼啸而来,骤然停在许晖面前,刺耳的刹车声令他腾然一惊,而对方的怒骂,他却恍若未觉。

“说你呢,二笔!”车上的骑手尤未解恨,索性摘下头盔欲跳下车来。

“干嘛呀?人家又没说啥,你少惹事儿好不好?”车后座的女子死死拽住了骑手。

许晖淡淡望着面前性格火爆的年轻人,高鼻梁,深眼眶,五官称得上高颜值,但眉宇间有着难以掩饰的煞气。面相上有点像赵歌,只是一脑袋黄毛未免大煞风景,有辱自家兄弟了。

骑手假意挣扎几下后戴上头盔,重新发动车子,然后伸手一指许晖,“麻痹的,想死死远点。”摩托车在一声咆哮中扬长而去。

玛的,让老子死远点?许晖哑然失笑,小年轻的举止颇似谢海青,性如烈火,天不拍,地不怕,一撩拨就暴跳如雷。呵呵,可惜此人骨子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胆小的一如当年的自己。

骂我是傻逼?已经有多少年没人敢在老子面前这样放肆了,他摇摇头,大步向前。

回到宾馆,已经华灯初上,许晖调整了出行计划,选择泡杯咖啡,然后静静的坐在房间里。

手中几张泛黄的老照片要比外面满眼的高楼大厦强太多,或许此番故地重游只是个冲动,寻找那段时光的回忆,不如将往事永远定格在相框的方寸之间。

这几张照片,许晖一直不曾丢弃,无论辗转何处,它们始终都是行囊中重要的一部分。

眼前是一张黑白照,也是兄弟们相聚最齐的一张照片,外景是西平市西郊公园的人工湖边,六名少年合影,许晖站在右边倒数第二个,白白胖胖的与现在的他判若两人。

中间个子最高、皮肤黝黑的少年,外号黑牛,龇着大牙贱笑,一副欠扁的模样,其大名韩魁,人如其名,不但块儿头大,而且很唬。

韩魁的左边是一名同样体格健壮的少年,叫谢海青,灿烂的微笑中,隐隐有两个酒窝,阳光的一塌糊涂;再左边是其兄谢海林,年龄上仅仅相差一岁,却要老成许多。

铁蛋,大号顾铁宏,站在韩魁右侧,小眼睛、大圆脸的造型,想要一本正经都不容易;相片最右边的是一名面容清秀、身材矮小的少年,名叫达俊,他双目乌黑发亮,是照片中最精神的一位,也是日后最有出息的一位,可惜中途夭折。

照片上少了三个人,赵歌、良子和薛永军。

这仨货当时为什么没来一起拍照?赵歌情有可原,但良子和老幺干嘛去了?许晖的记忆有些模糊,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手边这几张照片,居然没有一张能把所有兄弟聚拢在同一相框中。

那段相识,似冰雪融水,清澈见底,又似熔岩之火,荡气澎湃。

许晖叹息一声,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当年的文化大院已经彻底的消失在记忆的长河中,连个浪花也没有溅起,但在许晖的心目中,那段往事却沉重如山,不回来一趟,怎么都难以绕过那道坎。

但眼下,恐怕失望会更大,此次回来不知道还能寻得哪位兄弟?

薛永军和良子应该还在西平,谢家兄弟移民去了澳洲,六年前还通过一次电话,此后再也没有联系过。而铁蛋,听说去了蒙古,但一直没有准确的消息。

可惜赵歌,这么多年了,还在服刑。

而达俊,照片中那个懵懵懂懂的清瘦少年,已经永远离开了大伙。

坐在宾馆里的躺椅上,许晖忽然哈哈大笑。

找到会怎样?没找到又能如何?不如天各一方,相忘江湖。

文化大院,名字听起来风雅,但给许晖的第一印象很糟糕,满眼是低矮的平房和小院,还有无处不在的土黄色围墙,这便构成了大院里乱糟糟的建筑布局,很难与文艺和风雅搭边。

刚从外地转学过来的许晖,对这种粗矿、杂乱的大院很不适应,他满脑子还是南方小镇那种烟雨蒙蒙之下,曲折幽深的小巷,白墙灰瓦的楼阁院落,那种略略潮湿,充满了清香的空气,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西平的空气太干燥,需要不断喝水,还是觉得嗓子里在冒烟,而且风大,初夏的午后,居然也能偶感丝丝寒意。

但许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让人充满活力。

大院很大,而且住户很多,无所不在的围墙,让许晖很怀疑自己初来乍到会迷路。他不明白这里的大院,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用围墙把自己圈起来,完全没有南方那种沿巷独门独户的自由与恬静。

其实大院这个名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只是个泛称,不具有后来的特指性,比如像现在的某某机关大院,某某军区大院等。

当时的大院其实就是指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单位职工家属院。

说它普通,因为在那个年代,全国许多城市都有这样大大小小的家属院。那时候没有商品房,各个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和家属的住房问题,都盖集体宿舍,单位的绝大多数职工和家属都住在这个集体宿舍里。

为了统一管理,很多集体宿舍都用围墙圈起来,在墙顶上用水泥糊上玻璃碴子,再在主要通道的入口处搞一个大铁门,这就算是一个家属院。

文化大院也是如此,稍有不同的是,大院里集中了四家单位,包括话剧团、秦腔剧团、和平剧场和市文联,都隶属市文化局,大家是一个系统,所以被称之为文化大院。

由于历史原因,为了理清产权关系,在统一的院墙内,每个单位又在自己的地盘上砌了一道小围墙,以彰显独立,所以许晖看到的满眼围墙,便是这么个情况。

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极为复杂,刚搬来的许晖自然是难以了解。他的新家位于大院中部靠西侧的公共水房旁,是一座由三间砖瓦平房、外带两间毛毡坯子围成的长条状的小院儿。

搬家用的是许父从单位借来的摩托三轮,在1987年,机动车很少,特别是社会车辆,更谈不上专业的搬家公司,所以这个条件也算不错了。

来帮忙的,有单位里的同事,也有大院里的新邻居。那年头,搬家是件大事儿,就图个喜庆热闹,甭管相识不相识都的来搭把手,南腔北调的口音,均称许父为老许。

如此一来,许晖反而成了没事儿干的,最多帮着收拾一下小物件,更多的时间是站在自家院门口,好奇的打量新家周围的环境,非常不理解大院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

曾经的大院-缅怀那些岁月》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曾经的大院-缅怀那些岁月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491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