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又无冤又无仇,只是理念不同,走的不近而已,再怎么说也是同学啊,所以就准备逗逗他。
哈哈哈哈,三哥,恁这去了深圳一年多,好像幽默了很多哎!
是吗?你也不错奥,还在龙华吗?我现在搬到龙华去住了,有空一起吃顿饭,常走动走动。
呵呵呵,三哥,不好意思,我...我不在深圳了!
什么?回去了?
嗯......
原来这小子年前就辞职回彭城了,怪不得没有回电话呢,肯定是像我之前到了惠东,传呼机信号不灵敏了,没有收到呼叫信息呗,算了,本来我也就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我和他关系也就是一般化,自然也不需要为此有什么心结了。
听他说回老家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伙肯定走后门去彭城铁路系统上班了,之前说过,他们家几代人都是干这个的,之前他不去上班,却跑来深圳我就有些不解啊。现在看来,估计是他家里人年前给他顺利的把工作搞定了,那他自然就回去了啊,这也是我的梦想啊,可是这个梦想应该是不可能了。现在看来,我的判断是对的,他可能只是好奇改革开放的前言,想来个到此一游吧,我早就说过这家伙是不会在深圳,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讨生活的,人家家里还是有权势,有实力的。
想到这里,我先是恭喜了他,恭喜他回到了家乡人民温暖的怀抱,没有想到,这小子竟然说,哎,三哥,一言难尽啊,其实在深圳多舒服啊,我是真的不想回来,可是没有办法啊,父母之命,总不能违拗吧?
靠,真特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在这里炫起了优越感啊?还不想回去?还没有办法?真他娘的够假屌丝的,知道你们家有本事,懒得理你,我接着打趣他道,你是不是去火车站售票窗口上班了啊,那我以后回彭城再要买什么火车票的话,可就有着落了,找你没有问题吧?
呵呵呵,三哥,绝对没有问题,以后只要买票尽管找我,只要是从彭城过的车,什么时候我都能拿到,无论是大年初一,还是腊月三十,我包了。我堂哥在车站派出所,堂姐就是负责票务的,小意思了。不过.......
靠,还没有找你买票呢,就不过了?
嘿嘿,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不在铁路系统上班。
这倒让我很惊讶,原来,这小子还满心高气傲的,不想再重复父辈的生活,不然的话,去年一毕业他就能顺利的进了铁路系统了。而他父母就他一个孩子,独生子,当然要遂了孩子的心愿了,花了大力气走了关系,最后在彭城博礼贸易公司给他找了一份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工资800元。
这是一家国营贸易公司,隶属于彭城市外经委,是彭城第二大国际贸易公司,仅次于彭城国贸公司,每年能做几百万美金的出口生意呢,不过主要是一些工程车辆配件,因为这是彭城地区的强项啊。
从五六十年代起,彭城地区就是江苏,乃至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区,尤其是重工业较多,各种工程车辆闻名全国,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
听说在九十年代之前,矿山路那里工厂云集。矿山路,顾名思义就是一条与矿山、与企业密切相连的路,它东起市西区上岗的老工程机械厂,向西直通卧牛山煤矿,全长不到三公里,路两边连接的工厂有:工程机械厂、矿务局一机厂、灯泡厂、农机厂、电机厂、铸造厂、拖修厂,非金属技校也是建材厂的前身。在路北边一字排开,像一串糖葫芦。
在路南啊,工厂更多,有军工企业4813工厂、帘子布厂、轻工机械厂,东首与工程厂相隔还有机床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矿山路在彭城的工业布局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位置,形成了彭城产业工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布局。很快,又修了一条在当时也算像样的公路,矿山路就更加气派了,人气,人流,人脉都渐渐的成规模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条矿山路承载着彭城企业多少载的荣辱与兴衰,几十年来,它为彭城,为江苏,乃至全国都在默默奉献,为国家拼搏过,为民族辉煌过。
灯泡厂的永久牌灯泡曾是彭城人的最爱,电视机厂的熊猫牌电视也一度成为抢手货,4813工厂的月仙牌电风扇至今还有不少家庭在用着,徐工集团如今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五十强里排名第三,真让矿山路、让彭城人扬眉吐气。
如今的矿山路,早已不见了上班时川流不息的人流,闻不到了机器浸润的油香,消失了压路机的轰鸣声。从东到西只有一至两家企业在作历史的短暂留守,连最早入驻矿山路的两个龙头企业,都已完成了时代的退却。
但这块浸透着产业工人血汗的矿山路,正在注入新的血液,带给人们的注定是希望和福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花园楼房,一个个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活小区,成为了矿山路的新主人,矿山路绝对是旧貌换新颜。
可是实话实话,如果不是当初政策朝苏南地区倾斜,以彭城的工业基础,是很容易发展起来的,可是没有办法啊,作为昔日的大城市,城建面积比很多省会都要大上很多,强上很多的彭城在改革开放之后,就迅速的没落了,直到2010年之后才再度发力,赶了上来。
转回话题,这丁世申进了博礼,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他在深圳待了半年,那边外资公司到处都是,他肯定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啊!这从发达地区回来的丁世申绝对是个人才啊,不用说了,无论是眼界还是能力都不可小觑啊,所以公司经理在他入职的第一天就找他谈话了,详细的打听了一下广东这边外贸的发展状况,可是这小子懂个p啊,他连脚都没有迈进去过这一行,充其量也就是在学校的时候学过一点理论知识而已。
不过他脑子转的很快,之前大狗不是来过深圳,我们仨一起喝过酒嘛,他把我之前对他说的那些话又重新加工了一下,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道听途说,吹了个天花乱坠,经理也没有在广东待过啊,况且这其中有真有假,半真半假,有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比对,甄别,反正最后也就暂时把他给糊弄过去了。
第一关算是过了,可是这接下来的工作到底要怎么上手啊?丁世申一时麻了爪,他还真的无从下手啊,因为经理说的很清楚,大家各凭本事,自己找客户,自己找工厂,公司要的是业绩,其他的需要什么帮助的,再去找他。
呵呵呵,丁世申没有办法,本以为还有人带带他呢,谁知道,公司直接就把他当做雄鹰给放飞了,你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了,公司里肯定还认为他是个深圳归来的高端人才呢,不让他带别人就好了,哪里还会一点一滴的教他啊。
无奈,他只能靠自己了,可是要怎么开展工作,他真的不知道,绝对不是谦虚,可是事已至此,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于是,他也只能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东摸摸,西看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他花了半个月时间,总算是搞明白了公司的一点情况:
坐在他后面的是一个小胖子,比他大两岁,92级彭城大学涉外英语专业的,人家工作三年了,听说他一开始毕业,也是说啥啥不懂,可是人家去了几届广交会,虽然效果不明显,慢慢的也搂了一些漏网之鱼,还有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再渐渐的花点精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啊,看看人家,现在就做的很不错啊,每年都能接上十几万美金的订单。当然了,这点成绩在深圳根本不算什么,可是在彭城,在他们公司,这已经算是相当可以的了。你看看他那小样,每天悠哉乐哉的,吹着口哨来上班,摇头晃脑,好不快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