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御书房内说了阵闲话,一众老臣便告退离去。
储君之事定下,他们的心情也是大好。
他们这辈子,最希望的就是看到大宋能够万事永昌。
只谁也没想到的是,他们才刚刚回去不长时间,就有噩耗传到宫中。
老监察令张世杰回到府中,饮酒两杯,回到卧室休息,无疾而终。
享年,七十六岁。
是在户部现任正四品郎中的张世杰的小儿子张顾里哭哭啼啼进御书房报的丧。
张庭恩正是他的儿子,不过已经比他这个做老子的要有出息。
张顾里没有大才,但胜在办事稳当仔细。进取不足,沉稳有余。
张世杰是张家的顶梁柱,他这突然逝去,张顾里一时之间显然难以接受。
赵洞庭能体会到他的心情。
在得知此事以后,便当即启程向着张府赶去。
若非是这些年心性锻炼得实在坚韧,他也差点忍不住落泪。
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竟然说去一个,就去一个了。
是这么的猝不及防。
到张府,张府里面已是哭声四起。
有下人忙着挂白帆。
还有不少人比赵洞庭来得更早,都是张世杰朝中同僚,多是老臣。
刚刚在御书房见面的陆秀夫等人也都过来了,有人眼眶泛红,有人老泪纵横。
出于礼法,赵洞庭没去看张世杰的遗容。
只在张府正堂坐下,对张顾里说:“老监察令这一辈子都在为大宋操劳,他的身后事务必要处理妥当。朕这辈子,若是没有他辅佐,很难打造出如今的大宋。至今,老监察令带着朕流离奔波的那段岁月仍然历历在目。朕会在皇陵旁侧替老监察令留个墓穴,待朕百年,让老监察令继续陪朕看着这大宋的千秋万代。”
“臣,叩谢圣上!”
张顾里泣不成声,跪到地上。
陆秀夫等人更是忍不住抹泪。
赵洞庭又说:“你兄长可是已经让人去通知了?让他回来治丧吧!”
张世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顾望,现仍然在广南东路任监察使。
“谢圣上。”
张顾里又说。
赵洞庭站起身,轻轻叹息了声,“那朕,就先回宫里去了。”
他来也匆匆,却也匆匆。
张世杰突然去世,他却也不能在这呆太长的时间。亲自赶来,已经是格外圣恩。
他还得回御书房去,总得给张世杰个谥号。
张世杰这辈子,真是没过多少天舒坦日子的。
赵洞庭没有穿越过来之前,他勉励支撑着小朝廷,奔波流离,殚精竭虑。
赵洞庭穿越过来之后,也是用心辅佐,终日为大宋之兴盛而操劳。
他们这些老臣,当真是将这辈子都贡献给了大宋。
数功绩,连赵洞庭都数不清张世杰有多少功绩。
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政务,张世杰都堪称是他的左膀右臂。真论起来,整个大宋能够和他比功绩的,只有寥寥数人。
赵洞庭回到宫里不久,就有旨意下达到张府。
追封张世杰为越国公、太师,谥号文正。赐陵东山。
东山,却是在中都。
赵洞庭早有意迁都中都,皇陵,也是备在中都。
当这封旨意到张府,张府上下哭声更浓。
文正。
这是文官之中最高级别的谥号。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可以说是许多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
死能谥文正。
张世杰,成为赵洞庭执掌大宋后,第一个谥号文正的人。
而圣旨里,比文正两字更惊人的,不过于“国士无双”那四个字。
第2682章2358.储君落定
何谓国士无双?
为国为民,功绩无双。
纵然受到赵洞庭这样评价的是张世杰,也仍然是让无数人感到惊讶。当然,艳羡的更多。
能得此评价,便是昔死也足矣。
张世杰的葬礼不算很是浓重,等到他的大儿子张顾望匆匆从广南东路赶回来没两日,便就出殡。
当日,赵洞庭亲自为张世杰送行。
衣冠冢,先葬于长沙岳麓。
他的骨灰却是先留在家中,日后迁都,再葬往东山。
朝中许多老臣、干吏随行送行,民间百姓更是无数。哭声震震。
又过两日,赵洞庭举行大朝会。
长沙城内三品以上大员,包括已经卸任的历任官员,天色刚亮时便从皇宫侧门鱼贯而入。
继而由掌着灯的太监引领到皇宫大殿。
入内时,赵洞庭已经端坐在皇位上,赵安穿着亲王服饰站在他的旁侧。
众臣看到这幕,心中更是有数。
看来皇上举行这场大朝会,真是为确定二皇子储君之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山呼行礼。
“众爱卿免礼。”
赵洞庭挥挥手,待众臣分品阶、资历站定,直入正题,“今日朕宣诸位爱卿前来,只有一事要向诸位爱卿宣布。”
“朕初登帝位时,尚才九岁,江山飘摇,人生凋敝,侥幸得天垂怜,有诸爱卿相助,力挽社稷于狂澜,于硇洲始,耗二十一年驱元灭理,治兵、治政、济民,才让大宋重复繁荣。这世间,最无情的便是时光,转眼间,朕已在帝位上呆了二十三年有余了。”
“朕的皇子们也已渐渐长大成人,朕知道,你们心里都在期待,期待着朕宣布储君人选。”
“储君者,首在心正,以国为先,以民为重。其次是性,需虚怀若谷,大肚能容。”
“朕的几个皇子中,二皇子赵安从小生性洒脱,但颇有王者之风。朕,有意立他为储,诸爱卿可有异议?”
他并没有说太多,因为说得太多,反而显得赵安不够格似的。
而实际上,赵安着实是赵洞庭现在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性格虽然跳脱些,但年纪再大些,受些磨砺,自然会沉稳起来。
至于能力,这小子虽然在武道上面的天赋远远不如赵如,但生来聪慧,学什么东西都快。
只要把他压在御书房里,赵洞庭有把握在五年之内就将他培养成合格的君主。
众臣心里早已经都有准备,这时候,自是没人再发表异议。
他们这段时间早都私底下议论过这事了。
赵洞庭宣陆秀夫、王文富等人进御书房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陆秀夫等人的态度,现在大殿内站的这些人都是心知肚明。
而他们,可以算是这些朝官们的老师了。这么些年下来,陆秀夫等人说是桃李遍天下毫不为过。
虽然没有拉山头,但这些官员们自然还是会参考他们的意见。
数秒过去,陆秀夫带头躬身施礼,“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
包括中键在内的一众大员尽皆躬身。
这事,算是这么定下了。
赵洞庭点点头,接着道:“好,那便即日起,安儿为我大宋储君,东宫太子。赐太子朝服,另赐太子仪仗。”
紧接着又说:“另外,着太子以监国身份如中枢内阁,与中枢内阁诸位爱卿共议政事。学习为主,不得擅断。”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