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仗打得那个窝囊,特别是刚才被方晟当众羞辱,刘宾华等人恨不得调架直升飞机火速飞回京都,可是不行,鱼小婷半步不离地盯着呢,关于她的身手,调查组几个人不想领教第二次了。
强颜为欢应付了会儿,遂以撰稿时间紧张为由委婉逐客。
詹印理解他们的心情,但他率众前来真的想表达自己的歉意,一是情报失误,二是对手实在太强悍,弄得如今灰溜溜难堪境地,想回京都的自由都被限制了。
“方老弟啊,这几天是受了些委屈,不过气也不能发到宾华他们身上,人家也是奉命行事,怎么讲呢……相互理解吧,”离开山庄酒店前詹印故意拖到最后单独与方晟说,“等调查意见初稿出来没原则问题就签字放行吧,宾华他们也不容易。”
方晟笑笑,道“是啊,都不容易。”
典型官场敷衍语式,相当于网络聊天时的“呵呵”。
詹印也是无语,暗知经历此役两人基本撕破脸皮,方晟不会象过去那样起码保持表面的谦让,更不会有之前默契十足的配合,针锋相对的争斗即将公开化!
但话还得说,书计是有权给市长布置工作的!
“目前不少工地都处于停摆状态,二次失业的矿工们又开始聚集到市府大门前闹事,各部门工作非常被动,要尽快拿出措施扭转不利局面啊,”詹印道,“对了方老弟,明天——最迟后天恐怕咱俩得跑一趟振兴领导小组,南梵工业基地建设不能停啊,它是百铁重振工业大市、建立健全完整工业链的龙头项目,也是关系到百铁今后十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无论如何要恳请振兴领导小组领导高抬贵手恢复施工,环保问题可以边建设边整改嘛。”
没料到于道明居然以环保为由中断南梵基地建设,方晟内心笑翻倒地,暗想二叔也学会自己死缠烂打招数了,却一本正经道
“环保是当前重中之重的问题,作为地方必须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到首位,切实解决好内忧与隐患,那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说了一通等于没说。
“明早联系。”
詹印撂了四个字转身就走,不想跟方晟纠缠下去。
刘宾华等人一夜没睡,抢在天亮时赶出调查意见初稿——当然就其中部分措辞和结论也与京都方面通过电话,本着尽快善后、息事宁人原则几经斟酌才最终确定。
关于以私有财富逐步蚕食国有资产,继而达到控制百铁经济命脉的问题,经查证牡丹谷、温泉山庄两个旅游项目为百铁当地私企或投资人参股且百铁正府控股;铁隆山封山育林为公益项目目前处于严重亏损并持续投入;铁隆山环山工业链半数以上项目均与大肃联营,吉林投资公司不构成控股行为,鉴于以上事实调查组认为方晟同志在工业、旅游开发中不存在控制百铁经济命脉行为,百铁国有资产也未曾被蚕食。
关于方晟涉嫌勾结牧雨秋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操纵鄞峡房产市场并从中渔利的问题,方晟同志认为正府对于房产市场决策完全公开透明,不存在幕后操作操纵行为。调查组远程查阅常委会、市长办公会等相关记录,承认方晟同志有关房产市场决策公开透明。
——方晟对这个表述强烈不满,要求加上“承认方晟同志没有幕后操作操纵行为”的结论语。刘宾华辩解调查组是在调阅会议记录基础作出的判断,“幕后操作操纵行为”需要去现场投入更多调查才行,不可以轻率下结论。
方晟说那就去鄞峡调查好了,我乐意全程陪同!
此时调查组已丧失斗志,哪肯节外生枝跑什么鄞峡?一番唇枪舌剑之下刘宾华勉强同意加了一句“调查组认为会议记录层次分明表述清楚,房产开发商应无幕后操作操纵空间”。
关于芮芸以港商身份取得百铁高速公路控股权而后又转给修葺工程承包商周挺的问题,实质涉及到牧雨秋、芮芸、吉林、周挺等是方晟的“白手套”的严重指控,也是三大问题当中唯一让方晟头疼的软肋。
前两个问题方晟都能理直气壮地反驳,唯独这个问题含糊其辞,原因很简单,芮芸确实做得不够妥当,让对手顺藤摸瓜把一连串关系都浮出了水面。
刘宾华和薛立成原本就打算利用这条问题扳回一城,至少逼迫方晟部分——起码亲口承认“与商界人士交往过密”的错误。
然而很奇怪,昨夜汤瑞宽强调不准在报告、附件及所有辅助材料里提芮芸的名字,连同她执掌的香港海纳深水港商业集团也必须全部删掉!
这一来牧雨秋、周挺、吉林等人隐秘的联系都成为无根之萍,白白失掉对方晟施压的最佳武器。
听到刘宾华委婉的质疑,汤瑞宽显然心情恶劣到极点,不作任何解释就“啪”地将电话挂断了。
左脸被打了耳光,右脸还得主动凑上去让人打!
夜里刘宾华等人真是欲哭无泪,再三惦量后不得不采用方晟的官方说辞周挺与央企合资创建的铁周公司承揽百铁高速公路修葺工程在前,通过股权转让取得控股权在后,且目前高速公路仍处于亏损状态,可以判断铁周公司前后行为没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账务往来和凭证等原始会计档案看也与方晟没有直接联系。
——方晟对这个表述又有不同看法,说很正常的市场行为,为什么硬生生牵扯到“方晟同志”身上,无中生有说什么“没有直接联系”,照字面上理解就是有间接联系啰?再说了高速公路项目本来就是市集体决策,为什么不说“与詹印和方晟两位同志都没有直接联系”呢?
被他说得没办法,刘宾华只得改成从账务往来和凭证等原始会计档案看,未发现百铁存在人为干预股权转让等市场行为。
方晟与刘宾华率领的调查组总算一波三折履行完所有调查程序,上午九点多钟终于被允许返回京都。
调查组成员们还翱翔在万里高空时,一份疑似复印件的文本已见诸于网络,正是有刘宾华、方晟等人签字画押的调查意见初稿!
显然调查组又被方晟摆了一道——文本绝对是方晟指使手下传出去的,相当于以严谨、翔实、证据确凿的第三方立场为他经济工作做了次盘点和评价,某种程度也解答了外界的一些疑惑、质疑或指责,是方晟又一次化危机为胜机的经典之战。
这份未经京都领导和相关部门确认的调查意见初稿,反而成为方晟日后仕途升迁过程中的护身符,有了它,从此以后不再有人提起“白手套”、“”等话题,这大概是詹家和汤瑞宽做梦都没想到的。
当然,这场战役赢得很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险胜。没有傅老羚羊挂角般八字指点,没有燕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没有卫卿毅然拍板京都六大主流报刊同时出手,没有白樊两家公开站队,方晟不死得得蜕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