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与自己谈话的时候方诚已高看一线,洞察唐峰色厉内荏的背后正寻思退出。
要退出只有两条路,一是正府接手,一是正府牵线搭桥让私企接手。两条路都有求于正府,也都与价格有关。
方诚说“叫陈则喜来找我”,不但要煞掉陈则喜的威风,更与压价有关!
很显然以百铁财政的实力托不起会展中心项目,唯一办法就是私企接手。在百铁——甚至整个黄树私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国企打压得窒息,没能涌现出沿海发达省份那样堪与央企抗衡的巨无霸集团。
陈则喜放眼黄树找不着下家,只能拉下脸去央求方诚了。
此时方诚能给陈则喜好脸色吗?狠狠压价就是教训唐峰的武器!
姚胜平脑子里盘算着,老部下们七嘴八舌说:
“唐峰实在不能往会展中心砸钱了!”
“董事长的想法是从现在起所有对外投资项目只能往回收钱,不能继续投入。”
“方市长在沿海省份认识的大老板多,请他多多帮忙。”
“会展中心还是很有商业前景的项目,继续做下去肯定赚钱。”
姚胜平缓缓道:“各位,站在唐峰集团角度我非常理解大家焦急和迫切的心情,也希望为老东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但是,我是正府副市长而非前唐峰董事长,我必须站在公正立场,从市政发展制高点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今天各位以老朋友身份和我闲聊,属于非正式谈话,可以说胜平啊帮我在方市长面前说说话……可我在方市长面前能随便说话吗?那是市长和副市长研究工作啊各位!我只能转达唐峰关于处置会展中心的设想,方市长答不答应,怎样考虑下一步运作都是未知数……恐怕,要等则喜董事长回来后亲自跟方市长商谈。”
说到这个,高管们唉声叹气摇头不已。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谈及会展中心,陈则喜就以自己在省.委党校不便回百铁为由,说穿还是抹不开面子。
然而方诚是吃定了他,要他既丢里子又丢面子,非得上门打招呼不可。
史学家出于为尊者讳的心理,总喜欢掩盖正治家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在方诚的问题一直强调败在其手下的都由衷地叹服,为他伟大而正直的光辉所折服。其实从朱正阳、徐璃、严华杰等人的回忆录里曲曲折折表明并不是这样。
把对方打倒在地还不罢休,非得再踩上两脚,逼对方说“我服了我服了”,这是方诚在三滩镇时就养成的……可以说是官场战略,也可以说是坏习惯。
耿石涛被气出心脏病;之后从黄海到江业、顺坝、红河……一路上他的对手们不仅仅是“倒下”,简直非死即伤!
鄞峡房价大战,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苗彰荣、成槿芳先后上门求饶,方诚都巍然不动铁石心肠地砸下最后一榔头,砸得苗彰荣暴吐老血,砸得成槿芳、本土派之流差点倾家荡产。
某种程度讲,方诚与鲁迅一样极度反感所谓费厄泼赖精神,而要“痛打落水狗”,最好把敌人从精神到肉体都打趴下!
这样做的好处是打得对手痛彻入骨,对方诚产生极大的畏惧心理,不敢再跟他为敌;坏处是从内心深处恨他一辈子,并在暗处散布种种谣言。
不过到方诚的级别和修为,谣言算得了什么?关于他的女人们,那些不算谣言的“谣言”都没憾动他半分。
唐峰这帮人灰溜溜回去一直等到晚上——省.委党校学习期间严禁开机,等到陈则喜回宿舍开机并准备写回报材料,绘声绘色如实转达姚胜平的意思,陈则喜实在无语,恶声恶气道:
“知道了!”
放下手机,陈则喜看着只写了几个字的信纸发愁。
第三稿了。
前两稿提交上去不到半天就被驳回,理由只有冷冰冰、深不可测的四个字:避重就轻。
很值得玩味的四个字,也是纪委系统常用的套路。只告诉你达不到要求,却不告诉你要求是什么。
实际上对方心里也没有具体要求。写材料与审材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博弈,一方要挖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一方想最大限度保护自己顺便保护别人。
不过很明显被查的一方总是弱势,因为不清楚抗拒的后果是什么,正如此时的陈则喜。
留言墙
尚昭、李桃被拿下带来的风暴越刮越大。
钟纪委派出三十多人的——已经不能叫小组简直是大组了,进驻龙泽,三天两头传唤领导干部们谈话,闹得人心惶惶。
陶之亮等班子成员从京都安然而归,心情却非常沉重的样子。特别陶之亮一反常态地没有频频亮相彰显存在感,由始至终只出席了全省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从头到尾沉着脸坐那儿连总结发言都没有。
会不会下一步就轮到陶之亮?一个省两位主政大吏同时被拿是极其罕见的,除非相当特殊的情况。眼看明年初大会前要小幅调整了,就算有问题也要拖一拖让陶之亮体面下台吧?
何况陶之亮与尚昭并非一路人,两人虽都是矿务系统出身但升迁轨迹不同。陶之亮先在矿区然后转入县委步步提拔到省.委书计;尚昭在国企工作时间比较长,与矿务系统联系更紧密,故而深黯很多操作手法,这也成为他坠入深渊的根源——别人做了或许没事,你做了尤如恶鬼缠身怎么也甩不掉。
钟纪委工作组谈话范围日益扩大,已经从省高层、省直机关、国企高管延伸到市一级。
一个周四的下午,方诚正率领正府班子视察建设中的两座大桥,工作组突然抵达百铁并通知姚胜平接受谈话!
结结巴巴向方诚请假,姚胜平快没力气说话了,方诚安慰性地拍拍他的手臂,说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谈话就是谈话,别有太重负担。
上车时姚胜平脸色惨白,周围所有目光都包含着依依惜别的意思——均想作为唐峰前任董事长,与尚昭、李桃交集颇多,也经手了3号矿井矿难事故处理,再怎么狡辩都摆脱不掉责任吧?
来到市纪委专用谈话室,一谈就是六个小时!
方诚带着一帮人看完两座桥再看高速公路修葺,然后拐到环山工业链建设工地,还顺路看了下已被封堵起来的3号矿井,回到市府大院时姚胜平还没出来。
“看样子凶多吉少啊。”进了办公室何超轻声道。
方诚正准备进内屋,听了何超的话停住,笑道:“你没这方面经历不太明白,其实时间越长越证明胜平没多大问题。”
何超惊讶道:“这是啥道理?”
“如果通过谈话觉得胜平有大问题,那么无须深谈回去办理双规手续就行了,等他进去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问;如果胜平牵涉不深,以工作组的节奏不会再谈第二次,必须抓住这次机会详细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