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那么前半段话什么意思?纵使方诚以前学经济,但对于太过专业的银行业务还是一知半解。卢克松也是现学现卖,一问就倒,弄了半天才搞清楚原委:

首先说润泽银行的前世今生。

润泽银行并非指润泽工行、润泽农行、润泽中行……,而是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名字就叫润泽银行。

它的前身是润泽城市信用社,对应普遍存在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产生有点特殊,是人民银行一手策划、批准成立的,在银行监管职能还没划分出来时,城市信用社直属人民银行管理,被称为它的亲儿子。

亲儿子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充当人民银行小金库,进出一些不便从国有银行渠道发生的资金,发放内部福利等等,还有个重要作用是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就业问题。

形成的有趣的现象是:地方人民银行行长的老婆当城市信用社主任,科长的老婆当副主任、主办会计、信贷员,办事员的老婆当柜员,诸如此类。

人民银行的行长、科长是风水轮流转的,前任行长退休或调离,新任行长也要解决自家老婆的工作问题,怎么办?

很简单,再开一家城市信用社呗,反正审批权就在自己手里。

就这样二三十年里一般地级市都起码十家八家城市信用社,多的达到二十多家——领导变动频繁,没办法啦。

后来企事业单位脱钩,城市信用社从人民银行剥离,缺了亲妈无偿输血日子愈发困窘起来,短短几年内很多城市信用社业绩大幅下滑,很快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

幸好领导的智慧总是无穷的,干脆把所有城市信用社合并起来各方注资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其中效益比较好的则先行一步,通过增资扩股进行股份制改革,华丽蜕变为代表城市名片的地方性银行,有的甚至还包装上市,如碧海银行、朝明银行。

临海本来也计划这么做,即把各市区城市商业银行联合起来申请更名,为下一步上市做好准备。然而合并阶段临海人心不齐的老毛病又发作,实力最雄厚的轩城商业银行突然更名为轩城银行,然后申请上市;其它几家本来态度都勉强,这一来顺水推舟四散开来,至今还是四分五裂的局面。

毕竟商业氛围浓郁、重商主义盛行,润泽银行存贷款规模超过千亿,效益也相当抢眼,综合排名仅次于轩城银行。

其次是呆账准备金。

这里的“呆”不是呆子的呆,而是读“挨”,呆账就是指铁定收不回来的贷款。在银行内部有个通用标准,即逾期三年未还且借款人、担保人事实上已经破产、被撤消、解散,不具备还款能力,就划归为呆账贷款。

呆账贷款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影响资金周转,因此银行每年会根据贷款总额提取一笔钱专门用于核销呆账贷款,叫做呆账准备金。

最后就是方诚关心的问题,呆账准备金核销呆账应该天经地义,为何说润泽银行涉嫌违规?

这就是专业犯罪调查取证困难的原因,连经济系毕业的方诚、多年来主抓经济,都搞不清里面的名堂,谈何主动防范和甄别?

原来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无论按照《巴塞尔协议》,还是国内监管标准,都只有提取下限。从化解经营风险的监管理念考虑,银行如果有足够实力当然提取得越多越好,把家底子夯实了随时可以核销呆账贷款,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方诚在大学是学经济的,自然了解其中的玄机,准确地说这是制度上的灰色地带,或者说设计者故意留下的自由空间!

呆账准备金成为两个方面的工具:

一是调节利润。银行要减少报表利润,少交所得税,就多提取呆账准备金;要增加利润把报表做得好看点,明明能多提呆账准备金却只按最低标准,把它当作利润的蓄水池。

二是利益输送,也就是卢克松要重点回报的问题。

银行核销呆账贷款有很严格的规定:必须采取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的程序仍无法收回的贷款,经过层层审查审批后报经国税部门同意方可核销。

从理论上讲,只要认真执行制度应该没问题吧?然而就在大家都觉得没问题的地方,被个别“聪明人”硬是腾挪出运作的空间。

根据纪委调查,润泽金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就是娄成坤,注册资金亦是从平翰集团基本账户转过去的,目的为了享受当时高科电子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后来金燕电子通过特殊渠道从润泽银行拿到一笔总额九千万的科技扶持贷款,贷款期为两年,只要按基准利率给一半利息,另一半由财政补贴。

然而不知出了什么事端,这笔贷款到期后居然没归还,之后金燕宣告经营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直接破产!润泽银行傻了眼,赶紧采取催收、诉讼等方式进行资产保全。

贷款担保方是平翰集团,按说金燕还不了钱,应该由平翰集团买单。然而平翰集团也有话说,拿出一份诉状坦承在此之前就与金燕发生1.2亿资金纠纷,平翰集团不可能做冤大头。

润泽银行说1.2亿是你们之间的资金纠纷,跟我没关系,借款合同担保栏清清楚楚盖着平翰集团的公章,就应该承担担保义务。

平翰集团说金燕先还1.2亿,我肯定代偿九千万贷款。

双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

按担保法,润泽银行主张是对的,平翰集团明显强词夺理,但润泽谁不知道娄成坤的来头,法院压着迟迟不敢判。

这时潘副市长出来了。

他把润泽银行董事长、行长叫到办公室,直言不讳说地方银行要振兴地方经济,为本土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而不是关键时刻拖后腿,给我们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添堵!不就是九千万吗,润泽银行账面五十多个亿呆账准备金留着玩的?该处理的要处理!

潘副市长没明说平翰集团,可润泽银行两位领导心里有数,回去拿出金燕的借款合同和档案反复研究,还是觉得不妥当,准备采取拖字诀拖一段时间。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核销呆账的事一点动静都没有。潘副市长大怒,立即通知财政局、国资委做了一件事……

润泽银行改制翻牌的时候,为了改善资产质量,充实资本金,当然也有防止被轩城银行吞并的意思,润泽市正府决定由财政入股百分之三十,一举成为润泽银行第二大股东。

潘副市长打算做的是,在不久即将召开的润泽银行董事会上对高管层提出罢免提案!

这招敲山震虎玩得很绝,因为改制后润泽银行人事权、管理权实质上已收归地方正府,隶属于市国资委,地方正府对润泽银行领导班子有任免权——当然正常情况下不会干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官场深层次的秘密》小说在线阅读_第14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山寨散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官场深层次的秘密第14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