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连载很困难,尤其是论坛里,一篇小说几乎是每一个章节都能吸引眼球才好。我也不是甘于寂寞的写自己的故事的那种人,所以有的时候赞扬听多了也有点心思变动,比如在前面几章中可以加了不少笑话。但是我自己并不喜欢这些笑话,我感觉从令狐冲开始组织那个舞会到最新一章之前的那些章节我写得并不好,至少不符合我的计划。我不想把大学里的事件拿来串起一个没有导向的故事,也许现在我们确实觉得大学里的故事是根本没有什么主轴的。但是一个作者如果不会自己去从很多例子中总结,那么我很怀疑他只是个搜集的机器。直到现在,我感觉自己写的最好的一段是康敏和乔峰。如很多人想的那样,康敏本不该占有那么大的篇幅,在一个故事中忽然跳出长达万言的个人回忆是个很大的累赘。但是我一旦开始写了就根本停不住。因为康敏和乔峰的故事是有一个很确实的原形的,这种故事给我的感觉是离我自己也很接近。乔峰这个形象是否真实需要由大家去判断,不过他并是出于我的虚构,当然,也可能是我误读了乔峰的原形。
其次,最近这一章按照现在的回应看来大家感觉比较糟糕。但是确实是我想写的。可以说(21—23)加上(11—13)的故事其实构成的这个故事的主线。我明白尤其是(21—23)看起来并不愉快,甚至很窝火,但是让我在此冷笑一下问当年大学里面是不是也有很多垃圾一样的货色,和很多自私的人呢?
至于说到《围城》,这是我很崇拜的一本书。我直接说“崇拜”,是因为在文字和情绪的控制上作者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钱钟书先生大概是在四十岁上才写的那本书吧?那么他至少有十年的时间去回顾自己的往事,我没有,韩寒更没有。在此不评论韩寒,因为他的书我没有读过。也许过十年我再回头写大学生活会更成熟和老练,可是我很担心,我很担心在那个时间到来前我已经忘记了。我的记性本来就糟糕,我也没法想象我博士毕业后在一个大公司混迹的时候还会有心情写这个。
最后,前些时候那个阿里巴巴的评论大家不必太介意,我和他很熟悉,对他评论的目的和习惯也大概知道。但是并不意味他评论了我就会听,他说《红楼梦》是一本垃圾,我学校的办公室里随时都摆一本《红楼梦》。他说什么,我知道也就行了,总之他是好意。
最后,这个小说也许并不适合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吧,除了段誉的那一段。
多谢各位,非常感谢。
很对不起大家作者江南
主题很对不起大家
其实估计大家也能猜出来大概,《此间》我写到1/5已经有出版方来接洽了。
现在已经逼近出版日期了。每一个写东西的人即使不为利,大概也为名,写的东西付诸铅字证明作者得到承认。据此可以说我一样是个名利之徒。
但是停止连载并非希望大家急着看情节而掏一块银子给我买书,老实说清韵这几千读者就算一人买我一本书,对我也不是什么值得喜悦的横财。停止连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盗版。即使我可以不在乎利益,我也没有理由把利益拱手送到盗版商手里。
我一方面应该对大家负责,一方面也必须对出版商负责。他们投入了人力和先期的资金,我无论如何应该保证他们的回报。当然我也可以在他们建议出版的时候就拒绝,说:“我一定要连载完让论坛们的大家先看到,为此不考虑出版!”
总觉得我如果这么说就比郭靖还郭靖了……
我会尽力和出版方面联系,希望在出版后能够尽快在网上拿出电子版,让大家免费的看。大家买书我当然高兴,大家喜欢看免费版我也高兴。如果你觉得你喜欢到愿意去买一本收藏,我当然不会阻拦,不过我也不会流着哈喇子说兄弟你真是我的衣食父母。至于有兴趣续写的朋友,我说感谢。不是因为你帮我续写了,而是因为你喜欢这个小说的前半段。你不是帮我续写,各人写的是各人的故事。我写这个小说其实只为了写最后一个故事,可是临到决定出版版本的时候,我把唯一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那个故事删除了。因为觉得和整个故事的发展不融合,因为有了出版的计划,就要对花银子买书的读者负责,让他们觉得银子得到了回报。
人总是要对很多很多的事情负责,如果已经长大了。《此间》本身说到底就是个简简单单的长大的故事而已。
我嘴里真话确实不多,不过偶而也认真的说一下。一个买书的读者或者只是增加我账单上的零头,一个给我写评论的读者却为此花费了时间和心血。我当然明白我应该更感激哪些朋友,钱对我不是决定的因素,只是为了负责一次。
解释一下《此间的少年》这个小说吧
等等,最悲惨的是有人帮我转贴了一个回帖,有兄弟说:“改得不好,太离谱了。”简单的解释这所有的疑问,就是这个小说和金庸的武侠没什么关系,只是用了一套同人名。评书里的杨六郎和历史上的杨家老大“南斗六星”杨延昭其实就没多大关系,八王赵德芳和那个早已经翘了的太子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里的郭靖乔锋和金庸小说里的大侠也没有什么关系,我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构思的人物和金庸小说里的大侠性格上有点相似,还有就是为了好玩。本着历史看武侠已经没有必要了,本着武侠看和这个更不值得,我根本不在乎情节和金庸的武侠有多少相似性。有些人物,比如杨康,他的故事和《射雕英雄传》的杨康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就算他碰巧长得还不错,而且也叫这个名字好了。如果说我写得离谱是因为和金庸小说不同,那金庸首先应该检讨他自己的丘处机和历史上的“长春真人”区别太大,如果几部武侠小说我都不敢解构了重新编写个故事,那我的胆子也忒小了点。
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说这个小说和金庸的武侠区别太大,那么大家能坚持看完《大话西游》么?
最后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在这里用康敏而不用乔锋……我还是觉得阿朱没什么性格而妖女比较可爱,烟视媚行的来来去去多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