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李思城认得,这叫“连环三踢”,第一腿踢得低,名“寸腿”,脚呈铲形,专踢敌人胫骨,只要给踢上,小腿顿时丧失战斗力,等于只剩了一只腿;第二腿名“撩阴腿”,脚尖勾起,专踢敌人裆部,如被踢中,轻者蹲在地上乱滚,重者残废;第三腿踢得高,名“穿喉腿”,脚尖绷直,直踢敌人咽喉。这三腿变化繁杂,讲起来慢,但那老兵踢起来却快如疾风,观战者张大了嘴,忘了叫好。李思城迅速一闪身,眼睛始终盯着那老兵的眼睛。眼看老兵快得手的三腿落空,大家都以为老兵会尽快收腿,却不料那老兵高腿未收,脚尖变勾,向下猛劈,他居然能在单脚支撑了连环三腿的情况下把“点腿”变为“劈腿”!人群中有行家大声惊呼,因为这下李思城无论怎么躲都无法全身而退。大家还没瞧得清楚,李思城的身体已向后反弓,疾伸双手抓住了老兵的脚,使劲往上抬!眼看李思城反败为胜,要把老兵抛出去,没想到老兵突然随着李思城的举力腾身跃起,左腿狠命向李思城踹过去!李思城不得不松开双手急忙闪身,那老兵身子就势摔在地上。但老兵双手拍地,居然将劣势转化为一个漂亮的后倒,一后滚翻站了起来。一直虎着脸的将军此时咧嘴一笑,大声对惊呆了的官兵们叫了一声“好!”

第一个回合让双方都开始重视对方,隔了两三步远的距离对视着。李思城以前认为部队的拳法生搬硬套,不够灵活,现在他发现老兵的应变能力迅猛果断,不由心下佩服;而老兵,再也不去瞧李思城肩膀上的列兵军衔。

副参谋长孟中魂擦了擦头上沁出来的汗水。刚才那几下,差点让他的心都蹦出来。他认得那名老兵。去年他到“特侦连”去参观军犬,就见过这个老兵。这个老兵能在山上撵军犬,而且把军犬撵得“呦呦”直叫。后来据兄弟部队的副参谋长介绍,这是一个第六年的老兵,因为训练时打兵被告发,没有提成干,但由他训练出来的兵年年比赛得第一。本来他想在开战前提醒李思城,但孟中魂害怕近在眼前的将军。将军的眼睛里容不下一粒砂子。

李思城此时在找对方的空档,找不着。对方的身体此时已绷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对方现在都不轻易出腿了。而李思城也知道,即使自己出腿,其高度也决不能超过对方的腰部,否则对方一举手就破坏了自己的根。

双方僵持了足有两三分钟。老兵终于等得不耐烦,猫腰向前探了探,见李思城没有反应,顿时疾冲一拳,捣向李思城的下额。李思城以进为退,反身弓腰欺到对方怀里,并一把把对方扛起往地上猛掼!老兵的战友们根本没料想到练惯擒敌的老兵居然会着了此道儿。李思城掼倒老兵后正要实施“锁喉”,老兵忽地双腿弹起,直蹬李思城咽喉。李思城急忙向后就势一倒,但老兵已顺势卷腿滚将过来,准备压住李思城。李思城弓起双膝形成一个支架,伸手抓住了老兵的脚,一用力,老兵滚落在身旁。

二人迅速立起,再寻战机,但都开始喘气。

将军带头鼓掌。顿时掌声如雷。二人都狠下心:一定要搞倒对方。

经过两次交手,李思城恢复了在少林时那种野气。他正想用什么有效方法把对方搞倒,突然,对方已飞身跃起,一个迅猛无比的腾空侧踹真踢过来。官兵们看到的是李思城被活生生地踢出去了,一个滚翻才坐起来;而老兵只是一个漂亮的侧扑扑于地上。

掌声轰然。赖参谋脸都青了。裁判员当然是判定老兵赢了。

忽听将军对裁判员喝道:“且慢!”径直走向还保持原状卧于地上的老兵,像抱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老兵抱了起来,对军医招招手,喊道:“快过来!”又对裁判员说:“是他输了!”

官兵都瞪大眼睛。

将军的目光又射向人群,忽然大声问:“谁看清楚了?”

半天,无人回答。

将军有些愠怒地再问:“谁看清楚了?”

这时,孟中魂出列,答道:“报告,我看清楚了。”

将军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

孟中魂指了一下老兵,说:“在他踢出腾空侧踹击中对方左腰的同时,对方出右腿在他的右大腿根部踢了一脚,现已重伤。”

将军高兴地点了一下头,说:“下去吧。有你这样的人训兵,我放心!”

“是!”孟中魂感到自己的眼眶有些潮湿。

将军又过去把李思城拉起来,轻声问:“没事吧?”

“没事,首长!”李思城站起。

将军凝视他良久,才缓缓地说:“当兵,就要当好兵,当合格兵!”

将军铁一样的语言撞击着李思城的心。

将军转身走了。

秋风吹来。有沙子吹进李思城的眼里。

将军的身影模糊而高大。

第一百二十八章林如凤的暇思

时光已进入1990年。

北京的春天来得很晚。下过两场雪,光秃秃的枝头才冒出蠢蠢欲出的芽苞。

如果走上街头,如潮的人流中,你根本感觉不出季节的存在;但在宁静的校园内,春天的脚步格外响亮。

林如凤站在宿舍楼的窗前,看窗外明澈如水的晴空。这是小雨初歇后的第一个晴天,缕缕清风从窗外轻轻地吹进凌乱的房间,吹进林如凤凌乱的心里,把她的烦闷吹走了。天气有时会和人的心情一样,如果是一个晴天,你会尽量去想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事。虽然,这种事实在太少。

林如凤决定去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里有图书馆,但林如凤更愿意挤公共汽车到城里的图书馆去小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各自翻着自己心爱的书,直到管理员站起身来告诉书迷们时间已到,然后踩着昏黄的路灯懒散地回到宿舍,这种生活适合一名力求上进的大学生,林如凤喜欢这种生活。她不愿意像孙虹那样,一天换一个男朋友,然后回到宿舍饶有兴致地评说男人的虚荣和可怜。

李思城的信就夹在笔记本里。李思城的信和他本人一样生硬而且正气凛然。林如凤读完后,感觉里就如同读着报刊上公诸于世的文章。但一封封信叠加起来,都在讲述一件事,那就是李思城把在部队的感受向林如凤描绘。

李思城实际上充当了一个投诉者的角色。

林如凤一开始还耐着性子读,后来,林如凤不满意了。部队的故事与她本来就毫无干系,李思城也根本没考虑收信人对他的故事感不感兴趣。这就好像一个尚武者老是给一个讨厌暴力的人讲述自己如何将一个壮汉在三秒钟内解决掉一样。不过,林如凤经过反思后,认定自己也存在问题:本来自己和李思城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交叉一样,怎么能说这两条线孰轻孰重?李思城没在大学里上学,哪里又知道一名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生活的?林如凤对李思城的连天叫苦由淡然进而产生了同情,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况且,李思城对部队的抱怨,从另一个角度也表明他热爱部队。虽然,李思城在文字中经常为部队枯燥平淡的生活表露出一种莫名的烦躁。

林如凤知道李思城是把自己当作知已的。这一点,无论心情多坏,她都没有质疑过。毕竟,他们一块儿长大,曾经拥有过共同的生活。他们曾经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后来李思城从另一条道跑走了,而自己坚持下来了,上了全国最著名的清华大学。她刚入清华的那一天,简直如入迷宫。这个校园大得让她分不清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马路和层层叠叠的高楼,还有温文尔雅的教授身上散发出那种诱人的知识魅力,让她恍若梦中。现在她对这一切都熟悉了,甚至,当她的教授们为了一套房子背地里骂骂咧咧的时候,她存留于心间的敬仰之塔开始有些晃动。后来她明白了,清华大学虽远在城郊,但仍在尘世之内,免不了人间烟火的侵袭。而作为一名学生,除了学得知识,还应该学会与人相处。而这个相处,远远不是在舞会或演讲台上激动一番就可以收到实效的。有时,他甚至羡慕起李思城来。李思城毕竟身体力行地与世界的某些事物联系起来,品味了世间百味,也难怪他能够经受住种种考验。

林如凤现在已是大三的学生。明年,她就要毕业并走向社会。她已经向父亲讲过,准备考研。但父亲的意见却是让她在社会上锻炼锻炼。“社会是最好的课堂。你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实践才能出真知。所学的知识不去接受检验,又有什么用呢?”林玖铭来信说。“另外,你得帮帮思城。你们离得近,要常常去看他,鼓励他,帮他找一些复习资料。”林如凤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她当然知道父亲的用意。李思城一直是父亲关心的对象,甚至,林如凤感觉出父亲关心他的程度决不会亚于自己。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怀旧船长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