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城回乡无疑给这些闲人带来了无限希望。沈华在李思城来了第一封信后就郑重地向村里的妇女们发布了儿子在少林寺习武的消息。那些喜欢谈论嫁闺女娶媳妇的女人们当然不感兴趣,不过却让这些后生小子们肃然起敬。最为佩服的刘小三甚至向支书老爹要路费去找李思城,被老爹两个嘴巴扇灭了希望之火。刘支书懂得怎样花钱才是正道。去年冬季,刘支书在镇上送了礼在县里请了客,硬是把儿子托付给了前来接兵的干部带走了。刘小三一时成了村人谈论的热门话题。村人对成才的观念有两种定势:一是能考上包分配的学校吃皇粮,二是想办法当兵吃皇粮。刘小三在当兵以前,本来在竹林村定了一门亲事,但刘支书害怕对方拖了儿子的后腿,干脆连送了两年的彩礼也不过问,就算吹了灯。刘小三戴着大红花走的那天,刘家的30挂鞭炮共计3000响,震得整个清泉村地皮都快要翻转过来。
李思城亡母之痛尚未减弱,又有何兴趣来和这些登门求教者鬼扯?他每日总是扛了锄头,像对这片土地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狠命地挖。前来拜访的青年们对他的拒绝非但没有感到懊恼,反而学得他深不可测。甚至在双河镇街头巷尾,这些闲散人员各自眉飞眼色地讲述自己亲眼看见李思城一抬手就劈断了五块红砖。不过很快就有人反驳,说是六块。
甚至还有人说某天夜里,李思城在练功时一脚就震裂了一块石板。反正大家对李思城的争论已经进入高丨潮丨,甚至大打出手。后来有人出了点子,说你们这样胡闹是没有结果的,干脆团一班人,请李思城出来当教师,每人掏100块钱。大家欣然接受,便做了请帖,请李思城到双河镇最有名的馆子“翠竹居”吃饭。
李思城被大伙儿弄得哭笑不得。他不止一次对来访者讲,自己真的不会什么武功。可是谁会相信呢?一天清晨,从镇上开来了一辆吉普车。这些有本事的哥们儿居然把派出所的公车都借出来了。大家首先把李青山推上车,但却没有人敢来拉李思城,害怕被李思城弄倒了。李思城无奈,便跟车而去。
正逢赶集。“翠竹居”自开业以来从未有那么多人。里里外外都有人伸长脖子看一看这个早已灌满他们耳朵的李思城。结果有些人失望地发现,李思城虽然也算粗壮,但离他们想像中的“大侠”相去甚远。不过既然来了,也要看个究竟才好。
酒菜已经摆好。大家把李青山让在上座。点烟,倒茶,斟酒,夹菜,比侍奉亲爹老娘还要周到。李青山含笑给儿子使眼色,意思是说大家既然这样对你,你就答应了吧。
李思城坐在父亲身旁,等大家都已落座,才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各位兄长小弟,李思城在此感谢你们的盛情。但我向大家声明:我并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会什么武功,只不过曾练过一些粗浅的动作。诸位要是真的想学,我李思城是愿意和大家一起锻炼的。练武很苦,而且,练武不是为了打人的。如果大家练了半天,就出去生事,那就不如不学,迟早也会进局子里的。”大家纷纷鼓掌。组织者中有一名叫黄冲的小青年站起来说:“这个道理我们当然明白。请李师傅放心,我们是要交学费的。你只管教就是了。”李思城说:“我这点把式,你们别笑话就行了,别谈啥子学费。要交学费,你们到别处交去,反正我不敢收。”小伙子们一听,愈加敬佩。当下这些青年频频过来敬酒。李思城来者不拒,竟不知喝了多少杯。
李青山担心儿子喝醉了会有人来“试探”他功夫的深浅,就一再提醒儿子。李思城想到这些年吃尽苦头,加上母亲病逝,悲从中来,不由得放开喉咙猛喝,大醉。
第九十三章李思城教打
李思城回乡的事惊动了双河派出所。派出所副所长余新民亲自来找他,言及当今社会治安不好,能不能由李思城牵头,组成一个“治安联防队”,协助派出所工作。李思城欣然同意。这样,他就可以带领大家练功,同时也为社会做点贡献。
不几天,一支由30多名青年组成的“治安联防队”于镇政府成立。成立这天,突然从外镇来了一胖一瘦两条汉子。他们自称是武警部队退役回来的,要找李思城比试比试。李思城连忙谦让。那个胖的复员军人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少林武当,全他妈的扯**蛋!能把人打倒就是功夫!”黄冲乃是双河镇地痞中的一霸,因打架次数太频繁而被翠竹中学勒令退学的,平时揍人连招呼都不打。今天他十分生气这两个外乡人赶来捣乱,跳出来就一脚踢向那名偏瘦的退伍军人。他以为这家伙瘦就是好惹的,却不料这瘦子还是那胖子的班长。他的脚挨都没挨着人家,人家一伸手抓住他的腿就把他扔了出去。全场的人都傻了。派出所两个民警这时拈了电警棍出来。却不料那两人掏出证件,原来是邻镇落木镇派出所的丨警丨察。那瘦子说:“今天我们来,不是来捣乱的,只是想与传说中的这位李兄弟比划比划。不论是赢是输,都是朋友!”虽然是退伍军人,但打架说话干净利落。李思城心里也暗暗服气部队培养的人才。
看来躲是躲不了了。李思城望了望焦急的兄弟们,说:“两位大哥说怎么个比划法?”那胖子说:“随便。”李思城只好说:“那你来打我吧。”此言一出,全场皆惊。心想,一般打架都是先下手为强,李思城却甘愿被动。
那胖子也不客气,一猫腰,使出擒敌拳来拿李思城,一把就抓实了李思城的肩。李思城动也没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对方。胖子发力,却扳不动李思城,便疾伸左手来扣李思城手腕。李思城同样不动,那只手就好像铁棍一般。胖子一急,便伸腿来勾李思城。李思城一错步,反勾他的腿,胖子便“扑嗵”一声倒在地上。
胖子爬起来,不服。这下便来了真的,一个直拳迎面打来。李思城仍然看着他的眼睛,忽伸手抓住了对方的拳头,猫身一拉,那胖子跌于地上,半天才爬起来。
那瘦子没等李思城反应过来,一个飞腿踢来。黄冲惊叫一声,殊不料李思城并不招架,疾出一腿,正中瘦子踢出的那一腿的根部,那瘦子应声倒地。
这几下快如闪电,很多人还没有瞧得清楚,便跟着别人鼓起掌来。两个退伍老兵爬起来,很友好地走过来与李思城握手。那瘦子说:“李兄弟果然好身手。如果你能听大哥一劝,不如去参军,包管你能在部队上提干。听说今年是北京部队,比我们当年在内蒙古的条件不知好多少倍。我叫孙洪军,今天没有白来一趟,咱们交个朋友。有什么难处,随时打电话!”此人做事干净,写了一个地址往李思城手里一递,领着胖子转身走了。
李思城真正地扬名了。
他每星期日都准时到双河镇前面的河滩上教联防队队员们。这些队员以前多是无事闲人,天不怕地不怕。但现在,被李思城弄得服服贴贴。其实,双河镇那些偷鸡摸狗的事,除了这些人还有谁敢干呢?但李思城说了,只要发现谁敢乱来,他就拧断谁的腿。他们老实多了。同时,挂着“联防队员”的牌子,也不好意思做那些只有闲得无聊才想得出来的事。双河镇相对安定了。派出所专管治安的民警闲得天天和街坊打麻将。
不过,平时李思城是不愿意到镇上去的。他怕见到恩师林玖铭。
林玖铭曾两次去家里找他,他都躲了。
第九十四章清算前仇
翠竹县城。
李思城伫立在已经算得上全县城最漂亮的教学大楼前,看学生们说说笑笑进进出出。
同来的黄冲低着头。他知道李思城的事。这个不爱学习爱打架的小混混是今年上半年被这个学校赶出来的。如今,他在李思城的劝说并在自己父亲的“活动”下重新踏进了校门。他的父亲黄文申是双河发电厂厂长。
李思城看着黄冲一步三回头地走进这所陌生的学校,心里很麻乱。
李思城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八角亭。
八角亭经过修缮,那种苍凉的残缺早已找不到了。他痴痴地望着这已被重新刷上新漆添上新瓦的亭子,想着林如凤,想着那支断箫,想着那个名叫“巴豆”的男人和他的拳头,他的拳头渐渐地握紧了,骨节发出爆豆般的脆响。
“巴豆”的家并不好找,李思城打听了五六个人才知道他住在松籽街123号。
这是一个低矮的房间。门前的排水沟发出恶臭。看来,翠竹县最有名的打手住的房子却是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