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城当然也不能光练自己的功。学生们休息的时候,他便随同师娘一起到山上去种地,去村头的水井里拉水,去磨坊里去磨面粉。师娘年迈,而学生们的生活全靠她操劳。那小鸾不太过问婆家的事,他在娘家的时间比在婆家的多。因为陈思吾老是训斥已经三十挂零的儿子。在小鸾看来,这是极不应该的。所以,每次父子大战刚刚拉开序幕,她便卷生活用品回到邻村的娘家。于是,李思城那年迈的师娘只有闷声不响地劳作着。这下添了个勤快的帮手,她乐得经常合不拢嘴。
第七十八章师父的教诲
不几日,李思城已对陈家有了一个大概了解。这陈思吾原是号称“中原大侠”的释德根大师的亲传弟子,十来岁就已入少林,深得少林武术真传。后来,他曾得释德根大师的同门师兄弟——少林寺方丈释德禅大师的指点。德禅方丈乃武学奇才,更是医道高手,且书画颇佳,是少林寺中的得道高僧,名播天下。陈思吾不但在武学上受到方丈的指点,尤其在医学和书法上,深得方丈教益。所以,陈思吾被同道中人称为“三绝先生”,即指他在武术、医术、书法上有独到的造诣。陈思吾在少林的辈份较高,乃是“德”字辈的下一辈,为“行”字辈,比赫杰的“永”字辈高一辈,是少林寺第32代弟子。李思城突然感到好笑。现在,自己也同赫杰辈份一般了。
一个晚上,陈思吾领着李思城到堂屋后的达摩祖师像前磕了头,再磕拜了师父。
屋子里静静的,李思城看着师父慈祥的面孔,内心里一阵温暖。李思城历尽艰辛,终遇名师,心下很是感动,便将自己的一切和盘托出。提到赫杰时,陈思吾哈哈大笑,说:“思城,那赫杰我是知道的。当年,他就在少林寺闹过不少笑话。此人做事,向来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理客观事物。当初,他曾托人想入我门下,学我的‘心意把’,我就没有答应。当年老方丈就对我提起过此人,说他只有蛮力,凭着身强力壮,年轻时候固然能逞一时之勇,但年纪大了,就不行了。赫杰算起来是我师侄,练的是外家功法,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退功。并不是我保留,不传‘心意把’与他,实因他理论修为太浅,文化功底太浅,无法领悟上乘武学。武术其实与其他的学问一样,到了一定的高度,差别就出来了,并不是老师就能教会你的。再高明的老师,也只能教你方法,而不能把自身体悟的东西教给你。所以,人不是被教会的,这个‘教’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引导’才对。高明的老师是寻求一种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才,发掘自身的潜能,这才是道法。练武,不是光吃苦就能练成的,还得要有悟性。有的人天生就是一个知识型学者的料子,你非叫他去练功,等于是隐蔽了他的才能,这是违背自然的道理的。赫杰固然能够吃苦,加上有一定的悟性,能把腿功练好。但他的内功上不去,与佛门上乘的心法无法融合,因此,他可以在擂台上逞一时之勇,但他成不了武术大家。所谓的‘家’,就是已经在此领域内奠定了自己的根基,且悟出一般人视为畏途的深奥理论,有独到之处,才能算是‘家’。虽然我这些年苦心求索,沉缅于医武与书法之间,也自认为有一些心得,但与真正的‘家’还差得太远。一个像德禅方丈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是有天赋的。相传,老方丈在八岁时,已被视为神童。一次,当时的住持去化缘,见一玩童站在一根绳上反踢毽子300下,便认定此孩童乃武学奇才,上门游说,望此童能皈依佛门。其时德禅家景殷实,其父死活不让儿子出家当和尚。但住持苦口婆心,反复以佛学加以劝说,终于把德禅领进少林,成就是一代武学大师。武术练到一定境界,就不必与人动手了。德禅方丈一生,不知与多少武林高手接触过。但到后来,来自世界的武学高手一到少林,便与老方丈坐而论道,结果被老方丈高深的佛学所折服,拜谢而去。任何知识,只要到了一定的高度,都是相通的。佛教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自有它的道理。至于练功,只有初学者才整日伸拳踢腿,而到了一定境界,睡着、坐着也能练功。你年纪尚轻,便敢走出家门,孤身闯荡,也超过了一般同龄人的思想。但是,你也要考虑清楚,自己一生追求的是什么。人一旦失去了目标,便会迷失自我,干什么事都是不愉快的。其实千百年来,芸芸众生都生活在苦海里。所谓‘苦海’,就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目标,终身忙忙碌碌,但到头来也不知自己干了些什么。人生最常见的烦恼,就是人性中的自私,在乎这样那样的东西是‘你的’或者‘我的’。而实际上,世界的一切物体都是世界的。人,再有作为再有影响的人,也不过在某个时期发挥了作用而已,就如一个车轮子般转动的同时也承载了重量。而一个世纪对于宇宙,是相当短暂的。我们看到的星光,实际上是苦干年前就已发出;我们所练的武术,实际上是无法与古人相比的。古人固然不懂得当今的飞机枪炮,但古人与自然抗衡的能力,是今人比不上的。因此,孔子那个时代的智慧和思想,到现在仍然指导着我们。所以,人要清楚自己只是这个空间里一粒尘埃而已。佛学倡导大家行善,努力做对人类有益的事,就是要让大家共同奋斗,共同奉献。佛家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自己不存在’,而是不要太自私,要为大众谋求利益。历史上所有被敬重的人,都是敢于牺牲自我的人,‘无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太看重自己’,但必须‘心里有苍生大众’。所以,一个能称之为‘家’的人,他不是自私的。如果一个科学家只图自己能挣钱,思想里渗入了功利,他就静不下心来从事他的专业,也不会有大成功。你年纪尚轻,正是可塑性强的年龄。这就像一棵小树,一旦在这个时候歪曲,就不会成长为高大的乔木。所以,必须以浩然正气面对个人得失。你能到我这里来,是我们今生有缘。所以,你应当祛除一切烦恼,潜心练功。不但要使身体强壮,而且也要把内心的虚弱练得坚强。你讲的那些肉体之苦,在人的一生中,只能算是小小的苦难,将来肯定还会有大风大浪。如果不把内外功夫练好,又怎能干大事业?”
第七十九章似有所悟
陈思吾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李思城心念闪动。他怯怯地问:“师父,您精通医术,自然知道我是不是练武功的料子。思城斗胆问一句,我要是苦心修炼,是否能练成比较高级的功夫?”
陈思吾沉吟了一下,便摸了摸李思城的骨骼。许久,陈思吾才说:“师父的判断,也只能做个参考,你岂不要伤心。从你的骨骼来看,你不能算是练武的奇才,属于比较协调的那一种。如果苦练几年,当个好的武术教练没有问题,但要成为‘家’,就很难说了。”
李思城大感失望。他知道师父年事已高,凭他的修为,是不会乱说的。他的心中的火焰顿时黯淡下去。自己从小就渴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一位武林高手,挥手之间即把强敌战败,料不得今日被师父一番话弄得心绪繁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