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水是个文僧,专修经文而来,早晚殿做功课,心无旁骛,渐入佳境。不过,因为半路出家,自然在同门中受点排斥,诸多杂事便让他去干。永水既已诚心向佛,小节不拘,严格把经文内容落实到日常事务中。少林寺文武两僧其实并驾齐驱,然而毕竟是武林圣地,坐而论道已经是古时佳话,今日寺僧仍然以武为高,且红尘中人对武僧也有偏敬,纵使文僧道行高妙,也不过一幅臭皮囊而已,不会得到尊重;况且,像永水此等半路出家之人,想从弯腰踢腿练起,已成困难,能安心修行,静诵藏经阁千万本经书,已是平生大快。所以,永水修行几年,已然悟出人间诸多事物,虽然曾为俗人,而今已然有些仙气,便不理会后辈武僧们的不敬,自顾自早晚上殿诵经,在缕缕青烟和明灭香火中参悟禅机,自得其乐。
第四十二章结识永水和尚
当然,寺中的杂事仍然由永水去干。他每次到李思城所在的小饭馆里来,看着这个满头大汗的孩子,都要默默地观察一番,好像李思城与他的经文内容有什么联系一样。李思城从老板娘那里得知了永水的故事,倒也非常敬佩此人。不管自怎样,永水毕竟是少林寺正式僧人。如果少林寺是一座皇宫,那么永水至少也算得上是皇宫里的人,至少也会上非皇宫内人刮目相看。况且,永水的的僧袍上绝无半点油污,甚至没有半点灰尘,简直和电影上的和尚一般无二;光凭他彬彬有礼的样儿,李思城甚至怀疑他已经快求得正果了。每一次,李思城总是小心地洗了手,用干净的纸把饼包好,像呈公文一样把头一低,双手往上斜托着递过去。永水和尚非常感动。大概,这是他在这个地方惟一受到的尊重了。他每次离去时总是身不由已地转过身来用充满智慧的眼神看看李思城,使李思城既感动又惶然。
老板娘说,不要把这些和尚当回事。他们表面文文静静的,其实私下里什么坏事都干!俺村里闺女们的肚子谁搞大的?少林寺这屁大个地方,这些大男人们谁个不吃腥?李思城心里难过,好像有人举报他老爸出去嫖娼一样。看他不服气的样儿,老板娘又说,你才来几天?俺村里就逮着好几回。半夜里,掀开被窝就发现了光头和尚,这两年乱了。你才来几天,俺在这村里住了几十年了,啥没见过?这些和尚!
李思城赶忙去干别的活儿。他不想听老板娘唠嗑这些。这简直是对少林寺的一个诬蔑嘛!即使像老板娘说的那样,那女方也有责任嘛!这种事情又不是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况且,有没有这样的事,难说得很。像永水那样的和尚,怎么可能呢?反正李思城开始讨厌老板娘了。他想,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嘴碎的妇人的。她有努力榨取自己劳力的同时不断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忠实的听众,讲一些只有妇女们在一起才感兴趣的话题强迫李思城听。李思城在日记里就写过“老板娘强奸了我的耳朵……”
这一日,李思城洗完碗,又去少林寺门前看武僧们练功。忽见永水坐在石墩上微笑着看着他。他很友好地走上前去同永水打招呼。永水示意他坐下,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小兄弟,你是来学武术的吧?”
李思城心里一惊。心想这和尚眼力很不一般,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永水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少林武术,本是源远流长。佛祖当年主要是以修习佛法为主,练武强身为辅,强调‘无我,无为’,哪料想今日,倒转乾坤。学得三招两式,就要求比斗,把武术当成争名夺利的工具,且不悲哉!小兄弟,看你平日在餐馆奔忙,想必是无钱习武吧!这种例子太多。有的学生,不远千里来到少林,而因无钱终返故乡。去年,湖南一中学生前来寺中,结果连路费都没有。幸好碰到我们几个师兄弟,帮助凑了点盘缠才得以回乡。我观察了你很久,觉得你面善心慈,必是有用之人。方丈在与我等授课之时,强调佛门中人,必以善心面世,每日三省其身。小兄弟,你我有缘,方得结识,你尽管把想法说出来,我如能给予点滴帮助,自当尽力。”
李思城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差点流下泪来。来少林寺快两个月了,这是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的场景,为什么等得他的梦快要破碎的时候才出现?他诚恳地说:“大师,我来自四川,自小崇尚武术,来到少林寺,只是为了学得武术,不论吃多少苦我都愿意。”接着,他把自己的经历作了介绍。
第四十三章永水指点李思城
永水沉吟良久,说道:“你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年轻人,你得考虑好,进少林寺得出家的。我认为修行的方式很多,入空门仅为一种。你还年轻,大有前途。而我呢,的确因为不愿再于尘世逗留,半路才出家。出家又怎么样呢?寺中一些出家人不也经常犯错误?只要心中有佛,多做善事,就是佛门之幸!况且,出家是要在地方政府部门开证明,经少林寺考察后才可以加入的。少林寺有一个武僧团,平时练功护寺,如果搞交流活动,武僧们便去表演。说真的,我来少林寺已经快十年,寺中真正高手已经不多,大多都是看不惯现在这种开山办学的行径,独自归隐或云游去了。我的四位师叔,原称‘少林四绝’,现在不知归隐何处。我虽不懂武功,但却知道,少林寺那么多家武馆传授武术,已经不是纯粹的少林武术。你到全国别的武术馆,学的东西都差不多。真正的武术是秘传,公开了的武术只能是大众化的表演武术,实用价值不高。小兄弟,不如听我一言:穷为文富为武,看你能吃苦,不如回去好好上学,学好文化才是正道。你要没钱,我可以给你想想办法,凑个路费啥的。”
李思城的心里在剧烈地打鼓。这是一个在少林寺内生活了近十年的和尚的忠告,他找不出理由反驳。可是,他的心隐隐作痛。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不!不能!自己不远千里受尽折磨来到这里,却无功而返,这绝不能!他突然大声对永水说:“大师,我绝不回去!我已经决定了,学不到武术决不回去!求求大师,您一定要帮助我找一位师父,我一定会听他的话,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我都愿意!”
永水叹息了一声,垂首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半晌不语。良久,他似乎被李思城的决心所感动,站起来说:“我有一师弟,名永杰,十岁入少林寺,受过德禅方丈真传,号称‘少林七十二绝命腿’,得过郑州少林武术节散打冠军。他与我感情比较好,我可以引见引见。不过,这人脾气暴燥,耳朵被人打得不太好使,收不收你为徒很难说。但是,如果你要是能拜他为师你,是你的造化。他的少林寺中,年轻一辈几乎无人敢与他动手。这方圆几十里,谁不知道他?他现在还俗在偃师县龙口乡老家办了武校,据说发了。他已经很少到少林寺来。不过,每次来他总还是会来看我的。”永水的眼睛里有了光芒。
李思城激动起来。毕竟,这个消息太令他激动了。像永水这样的人,是决不会骗人的。况且,谁会骗他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外乡孩子?
永水沉思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你还是在饭馆里先干着,等我的消息。咱们以后算是朋友了,我今天就带你到我的禅房里去看看,你可以经常去找我。”
永水带着李思城径直走进山门。永水对守门的那个小和尚说:“这是我的亲戚,以后他要进来找我,就让他进来。”那小和尚把单手竖在胸前。
这是李思城真正进入寺中。进入大雄宝殿,李思城看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像,看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图,同时也看到了当年寺内武僧练功时在青石地板上留下的脚印。
永水住在大雄宝殿旁的一个陈旧的厢房里。走进去,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冲进鼻孔。屋内陈设简单,一桌一床一椅一木鱼一经书。经书乃线装,页面发黄,显然年头久远。永水从旁边一小屋取过苹果一个,递给李思城。
第四十四章传奇武林高手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