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城准备去挣钱。或许,这个假期里还有可能挣上一笔。如果这笔钱与学校必须交的费用悬殊太大,他决定不上学了。不能再让家里出钱了。我已经16岁了。16岁已经算是个大人了。爸爸当年已经参军了。不能把学校收费这个消息告诉爸妈和姐姐。他们知道后一定会垮掉的。姐姐已经准备把猎圈里惟一可以卖钱的那头仅150斤重的猪计划在学费里头了,姐姐说开学时这猪肯定会超过200斤。如果那样,弟弟的学费够了。姐姐每天都盯着这头猪。姐姐恨不得趴在猪腿上把猪像吹气球一样吹大。姐姐每次喂猪时都盯着食槽里,盼望那猪能狼吞虎咽地把猪食吃完。可是那猪食里没有粮食。姐姐总是在倒完猪食后才均匀的洒上一层玉米粉。那猪好奸,侧着嘴把玉米粉舔食后用它长长的嘴筒子来回在食糟里操,发现没有粮食后干脆把姐姐从深山里冒着热汗背回来的猪草掀到圈下的茅坑里。姐姐气得用舀猪食的木瓢狠狠地打猪的背,不争气的猪痛得满圈乱跑;那头耕牛曾经被母亲提出来过,说卖掉后可以把账还上一半。爸爸不同意。爸爸说没有耕牛庄稼没法搞了。那么多的山地那么多的梯田,用啥来耕?都在农忙的时候谁家的牛会让你耕?况且,爸爸连支书也不是了,妈妈连老师也不是了。村里人看着这家人还大老远地打招呼,还叫沈老师,还叫李支书,已经不错了。
想来想来去,李思城满脑子全是钱。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
谁会把钱借给一个没有希望偿还的家庭呢?村里的人都不富裕,没有几个有钱的。能把卖鸡蛋卖玉米卖猪崽卖劳力那一分一分攒起来的血汗钱借给你,已经是不错了;能宁可天天铁青着脸来催账也不把猪圈里那头猪抬走不把牛栏里那头牛牵走已经是不错了。所以,李思城也渐渐接受了那一张张铁青的脸。不接受又能咋样?有钱还人家,人家的脸也会像太阳那样灿烂也会像月亮那样柔和。还不是欠了人家的钱,而且是早已该还了的钱!
钱!钱!!狗日的钱!!!
李思城睁着眼睛看见清晨的曙光开始逐渐吞噬黑暗。李思城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把木桶扁担压在肩上。塑料管已经没有用了。山上已经没有了水。清泉村闻名翠竹县的清泉断流了。水缸里的水全是从河边的一个石缝里流出来的。天还没大亮,几乎全村的人都排在那里了。去得晚了就没有水。不要说喂猪喂牛的水,连烧茶做饭用的水都够呛。河里的水已经快要干断了,剩下的那些像蚯蚓一样蠕动的水也是没有用的,腥臭;每天都有一丝不挂的小孩子提着篮子在河滩上捡鱼。那鱼就活活被水抛弃在滩上,半天工夫就成了拧都拧不弯的干鱼;那个石缝旁边几乎天天都有打架流血的事件。朴实的山里人没有了水,就无法沉得住气。文明的语言解决不了,只好用武力。谁的力气大谁就能多担两担水。石缝旁边每天流的血比石缝里每天流的水少不了多少。派出所来人了,没有用。要是全都抓起来,双河镇看守所得再建几个;亲兄弟都为争水而头破血流,就别说沾点亲带点故的了。一般关系的,甭提了,门都没有。
所以,体力不怎么样的人最好不要睡觉,或是让脊梁骨刚刚硌在草席上就得起来,早早地接了水早早地摸黑担走,免得遇到五大三粗的壮汉让你的血白白地流。
李思城深一脚浅一脚赶到那烧满纸钱的石头缝前,已经有十几个人排好队了。
李思城担着一担水回到家里时,太阳已经两丈多高。他的肩被硌得想散架,钻心地疼。他知道自己不在的时候,是姐姐去担水。姐姐的肩头怎么样呢?李思城很想看看。但掩盖着姐姐肩头的衣服被连续补了两次,两块巴掌大的颜色不同的碎花布趴在姐姐的肩上,挡住了姐姐的肩。
姐姐……李思城鼻子发酸。他的眼泪就要冲出眼眶。但他把它强压回去,让它流到心里去。
是该挣点钱了。李思城扒了两口饭,脑子里很乱。饭是干硬的玉米饭,黄如泥土,只要用力一吹,饭粒就会像灰尘一样飞走;菜碗只有两个,一碗是南瓜,因为天旱,这半大的南瓜因无水分再也无法生长,蔫了,只能摘回来煮。另一碗是南瓜叶,当然是比较嫩的,但放进嘴里还是有点割舌头。这菜不好吃,可并不多。李思城一样尝了一点,像下乡干部在农家吃饭一样点到为止。他几口把干硬得鲠喉的黄玉米饭扒进喉咙,然后拿起一把砍刀,默默地去牛房里把黄牛牵出来,向山的深处走去。
“早点回来吃饭。”妈妈追出来说。“别把手划破了,看你把书读得呆了,不吭不哈的。”
“嗯。”
“费家湾的草不错,就是远了点。”姐姐追出来说,“早点回来吃饭,要不要带点水?”
“嗯,不要。”
李思城牵着牛向山的深处走。
他学会了编竹筐。所以,他在放牛的时候也没的闲着,砍山间的竹子编成一个一个精美的竹筐。他一天能织两个。两个竹筐能卖一块四毛钱。一块四毛钱能对付一个月的油盐酱醋了。
每晚,清泉村的人都可以听到锁命岭陈家老宅下面有竹箫悠悠忽忽地传来。这个夏天的夜晚没有风。而这悠悠忽忽的箫声简直就像那凉爽的风啊。这风把山里闷热凝固的空气流动起来,把躺在母亲怀里的孩子们的眼睛吹困了,吹合上了。
第二十六章烈日 暴雨 惊雷
毒日头。
明晃晃的天空除了那颗滚烫得就要爆炸的太阳,什么也没有。
锁命崖的树木被炙烤得焦臭。只要划根火柴,就能把整个山烧红。
李思城去了两趟县城,找到老校长,说自己的村子里有很多木材。学校要盖教学楼,需要很多木材。老校长很喜欢李思城。这个孩子诚实,人品好。虽然已有很多人前来洽谈过,但老校长与承建新楼的包工头关系不错,便答应找包工头谈谈。
瘦得像马猴的包工头在李思城的劝说下三顾清泉村。木材不错,尤以楠木为多。李思城又与包工头去了现在的村支书以前的刘会计刘二娃家。几经撮合,终于拍了板。清泉村将选出20名劳力砍木头,负责把木头放在双河边的公路上,然后由包工头派车拉到县城去。
每人每天三块钱的工钱。就这工钱,也清泉村出卖劳动力历史以来早高的。
活是李思城找的。村里的20名劳力虽然经过激烈的竞争甚至大打出手,但谁也没有资格与瘦小的李思城争。他们感谢李思城为他们找了一份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活。
因此,每天早晨李思城去担水时,他们都客气地让他。让他李思城不好意思。
山里人有时鲁莽,但也朴实。
李思城的工作是调度,也就是协调大家砍伐。
包工头请李思城在双河镇最好的饭馆吃了一顿饭,花了十五块钱,点了八个菜。李思城等包工头喝醉了酒红着眼离去时,便把早已预备好的塑料袋把盘子里剩下的菜三下五除二全部倒了进去,带回了家里。
包工头答应给李思城每天五块钱的工资。五块钱,能买一件上档次的衬衣!五块钱,能给妈妈抓两付药!
包工头说:“李老弟,你是学校的尖子生,老校长没少夸你。清泉村的事你熟,我就把这摊子事交给你了。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帮我照应好。”
李思城当然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但他同时也不愿意自己每天甩着手拿那五块钱。
太阳很毒。李思城也像村里的大哥们一样脱光了衣服,只用一条破毛巾搭在肩上。他的皮肤很白,身材高挑而瘦,让村里的大哥们笑他是娘们儿的身材。可是一个星期过去,李思城的皮肤变得黑黑的,随手一拍就能掉下松脱的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