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劫合什道:“张教主前辈高人,威加四海,贫尼得睹风范,福缘不浅。”她嘴上客气,脸上却淡漠得无丝毫表情,心中亦不禁栗栗生危。
段子羽躬道:“大姐姐,好久不见,如何到这儿来了?”
那女子正是小昭,波斯总教教主,小昭一见他,笑道:“小弟弟,你入了峨嵋派了?”张无忌愕然,见二人姐弟相称,熟络无加,直感匪夷所思。
智慧宝树王道:“张教主,你师弟怎么也在这里?”
除五散人和唐洋外,余人无不诧异,不解段子羽何以又成了张无忌的师弟。
张无忌苦笑道:“你误会了,这是华山派掌门段子羽段少侠,张某可没福气作他师兄。”
小昭皱眉道:“你杀人这么凶,姐姐可不欢喜,范右使和吴旗使都是好人,你干什么这么对他们?”
段子羽啼笑皆非,心道你们是一路人,他们自然好了,但见她真如大姐姐疼爱小弟弟般,似乎小弟弟做错了事,便为之心忧,又不忍深责,心下感动不已,笑道:“大姐姐不喜欢,我以后少杀人就是。”
小昭雯颜道:“这才是好弟弟,听话些,姐姐疼你。”
韦一笑和殷野王气得头顶冒烟,暗道:“这小姑娘做了总教教主,还这么不懂事,让这小魔王少杀人岂是你一句话的事?”这二人均败在段子羽手下,不觉尴尬,转过脸去,大生闷气。
张无忌待他二人叙完姐弟情谊,虽仍不明细故,仍拱手一礼道:“段掌门在此更好,我本来遣人去华山请驾,不想在此巧会,倒是意外之幸了。”
段子羽躬身一拜道:“那日少林寺中承蒙张教主指点迷津,晚生方报得家仇国耻,大恩不敢言谢,日后当有还报。”
此事江湖上沸沸扬扬,传播殆遍,张无忌自然得知详情。汝阳王世子王保保乃他妻兄,虽属对头,但听到他的死讯,亦不禁怅悯久之,淡淡道:“一言之微,何足挂齿,段少侠言重了。”
敌友不明,百劫师太只在万安寺的庭院中招待这些客人,设座奉茶,却也不失礼数,峨嵋派人兀自不解段子羽和小昭是什么关系,司徒明月却大是吃醋,不知他俩姐弟关系深到什么程度,心中也感匪夷所思。
大家坐地,韦一笑冷笑道:“司徒姑娘,现今有了靠山,连故人也不认了?”
司徒明月登时面红过耳,她不虞明教中人奄至,待得朝了相,若是故意回避,未免太着形迹,硬着头皮坐在那。
听韦一笑讽刺,一时为之语塞。
段子羽森然道:“韦法王,你若要逞威风,尽可冲着段某来,划出道来,陪你玩几手。”作势欲起。
小昭莫名其妙道:“说得好好的,怎么又要打架?”张无忌将杨遭欲立司徒明月为圣教主,却被段子羽娶了去,略略说了一遍。,小昭听完,恨恨道:“杨左使忒煞多事,这东西害人最甚,怎么好的不学,偏学这害人的东西。”她毕生以不能与张无忌长相爱守为大憾,实觉做这劳什子圣教主远不如给张无忌做丫环快活,言下忿忿。又道:“公子,这规矩废掉也罢,司徒姑娘和小弟弟郎才女貌,神仙美眷似的。韦法王,你莫欺负司徒姑娘。”
韦一笑虽有张无忌在旁,心下着实忌惮段子羽的六脉神剑,顺势道:“遵教主法旨。”心头恨怒井迸,却也徒呼负负。
百劫笑道:“张教主并这许多高人光降敝派,不知有何赐教?”
张无忌道:“不敢当,张某约了少林、武当、崆峒、丐帮各路英雄,特入蜀借贵地商议一件大事,未得奏请,擅自作主,还望师太见谅。”
他话音刚落,武当四侠已联袂而至,接着少林圆觉、空智携同三十六名罗汉堂弟子,丐帮史红石与几位长老、崆峒虚舟与宗维侠、唐文亮、常敬之络绎前至,不过前脚后脚而已,当真是约齐了来的。
百劫既感愕然,复又心中笃定,有这许多门派中人到此,峨嵋便无孤立之虞,只是不解这些人何以肯赴张无忌之约,心下却又深忧。
张无忌与武当四侠相见,自都惊喜逾恒,杨不悔携爱子殷融阳也随同前来,张无忌跪拜道:“六婶安好。”杨不悔多年来心中不知想过多少次“无忌哥哥”,乍然相逢,珠泪籁籁而落,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荏苒数年,殷融阳已卓尔成人,身材修长,狼腰虎背,面容酷肖杨不悔,俊秀温文,张无忌慨然道:“不想小师弟也已这般大了,武当后继有人,差堪告慰。”
武当四侠也无不这样想,当年准拟将掌门之位传与宋远桥之子宁青书,不想宋青书为色所迷,弑杀武当第七侠莫声谷,而被俞连舟和张三丰清理门户而毙。张无忌乃明教教主,除他之外,七侠之后惟有殷融阳,武当掌门一职自非他莫属。是以武当四侠倾力栽培,并不让他在江湖走动,以免惹出是非,此次张无忌飞柬邀各派至峨嵋议事,便带殷融阳到会,见见各派首脑,以为其接掌大位张本。
睽违多年,张无忌与武当诸人自是有说不完的话,说到张三丰遁迹云海,都不禁怅然良久;史红石和丐帮长老与段子羽相见,也都欢喜,详问他毙杀王保保等人经过,直听得矫舌不下。
丐帮执法长老道,“那八臂神剑方东白原为敝帮长老,当时有天下第一剑之美称,不想他晚来投靠鞑子,为虎作怅,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自食恶果。”唏嘘不止。
众人叙谈良久,张无忌轻轻击了几掌,庭院登时肃静下来,山风情劲,吹得众人衣袂飘飘。
张无忌开口道:“张某此番惊动诸位侠驾,乃是欲与各门派英雄杯酒言欢,尽捐前嫌,不知各位英雄意下如何?”
他此次大集武林首脑于峨嵋,冀欲与各派当面议和,否则明教一入中原,先就与各派打个落花流水,逞言共谋大业,推翻朱元璋了。武当四侠与他情谊笃厚,又均望重武林,本来武当四侠登高一呼,天下英雄无不闻风听命,此议即成。不期华山出个段子羽,武功之高固不待言,人又孤傲不驯,与明教的梁子结得最深,单只华山一派固不足数,但昆仑唯华山马首是瞻,峨嵋百劫自段子羽一出道,便尽力回护,甚至不惜与少林结仇,两派同进同退,共荣共辱之势天下皆知,如此一来,议和能否成功倒关键在段子羽一人身上,武当四侠反无足轻重了。可谓十年风水倒流转,谁承望华山派能有左右武林命脉的实力。
张无忌知道如到华山议和,待得到了华山顶上,恐怕也剩不了几人,若在武当山主持此事,又恐这几派不给面子,拒不赴约,无奈便选定峨嵋山为集会地点,料得段子羽看在百劫师太面上,必到会无疑,一番若思踌躇,大费周章。张无忌议和之语一出,各派均默而不语,这十数年来,除武当外,各派无不与魔教打得七零八落,新仇旧恨,早已积聚成山,张无忌德望虽高,却也不能片言化解。
第二十二回举目天涯何惶惶
张无忌道:“当年本教与各派梁子结的何尝不深,但后来捐弃小嫌,共襄大举,卒将蒙右鞑子逐回漠北,不想近些年来旧怨重启,其间是非也非三言两语能完,今日索性揭过,一切皆从今日始,以前的是非恩怨且一笑置之。”
武当四侠击掌称道,不想多年不见,张无忌口才见长,识见亦卓。武当与明教本就相处安然,此次纯系为张无忌捧场,是以率先响应。
各派虽不热烈,却也暗下思忖,与明教对敌十数年,无不深知明教势大,先前不过因其内部不和,各自为政,尚且占不到便宜,现今张无忌重摄明教,明教立时如铁板一块,便是少林、丐帮也绝非其敌,张无忌仁侠君子,一言九鼎,倘能就此少一强敌,实属上上大吉,是以反应虽不如武当热烈,面上也均有赞同之色,只是积年仇怨涌至心头,一幕幕亲友师长伤折毙命的情景闪现脑海、心中百感交集,委实难决。
子羽笑道:“张教主端的好利口,一言而将天下是非掩尽,倒似我中原各派无事生非,不自量力,专与贵教过不去。而贵教胸襟博大,自不屑与我等小门小派计较,一并恕过,我中原各派倒要感激不尽了。”
殷野王听他语带讥讽,登时大怒,道:“本教与各派讲和,却不包括你在内,咱们的梁子有得算的。”
段子羽洋洋不睬道:“段某也无心与你们化解什么,有什么手段,使将出来便是。”韦一笑冷冷道:“殷老弟,人家早是天师教的乘龙快婿,又是朱元璋的红人,刻刻以灭我教为念,当然不会与我们谈什么和了。”他几句话便将段子羽与天师教捆在一处,天师教近几月来倾力扫荡江湖,各大门派无不栗栗自危,以天师教为心腹大敌,段子羽与天师教的关系举世皆知,除百劫、史红石外,无不对之横加猜疑,大具戒心。韦一笑此言正中肯繁,端的恶毒无比。
段子羽自知此事难以剖明,也不屑置辩,百劫笑道:“韦法王只说出一端,司徒姑娘乃贵教左使爱徒,贵教与华山岂非也是亲家?”
韦一笑登时为之语塞,张无忌本为息事宁人而来,接口道:“师太所言极是,本教与华山乃秦晋之好,些微过节自是不难消解。而今天师教崛起江湖,助朱元璋那贼子作恶,对武林各派蚕食鲸吞,大有统一武林之野心,武林各派岂可坐视,更应联手御敌,消大祸于初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