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季子强心情挺好,看着柔和似絮,轻匀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在天空浮动,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还无。不像晚霞那么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么灿烂,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
季子强回到了自己那个空旷的新居,没有小雨,没有江可蕊,没有老爹和老妈在,这里就显得很冷清了,根本没有一点家的气息,季子强早早上了床,他知道,明天自己还有一场硬仗要打,自己能不能在北江市站住脚,快速的树立齐自己的威信,那就要看明天成厂长是不是会很好的配合自己了,不过季子强想,成厂长应该会配合自己的,因为当一个身在暗处的人准备给一个在明处的人下圈套的时候,谁又能防得住呢?
这样一想,季子强就在黑夜中露出了牙齿,嘿嘿的笑了。一大早,季子强就起来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也离市委不远的,他就到下面吃了碗馄饨,这才摇摇晃晃的到了市委,市委门口执勤的也早就认识他了,一个个都估摸着这个时间到门口晃悠着,争取让季子强看到他们,以示自己的存在。
季子强就笑着看上他们一眼,点点头,也表示了自己对他们的关注。
到办公室一看,秘书小刘已经把办公室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个小刘很是勤奋的,季子强每天起来的够早了,但每次小刘都能抢在他前面,季子强还没坐定,小刘已经把茶送了上来,季子强一看,不错,小刘经过这些天观察,已经找到了自己茶叶量了,放的刚好。
季子强美美的喝了几口,就问小刘:“小刘啊,今天是什么安排?”
小刘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说:“早上有一个工作会议,是副厅以上领导参加的,讨论北江市大桥的修建问题,另外邀请了几个相关局领导列席会议,下午没有具体的安排,晚上有一个应酬,是省文教厅检查结束后的一个送别宴会。”
季子强想了一下说:“晚上的宴会我不参加了,下,让他去。”
小刘刚忙拿出了笔记本记了下来,季子强想想又说:“下午我看看,上班之后可能要出去一下。”
“嗯,好的,要提前通知下面吗?”
“暂时不用,到跟前再说。”
“好的,”小刘说完,就赶忙出去安排了。
季子强又喝了几口茶,就翻出了修建大桥的计划,认真的看了起来。
在省城的南面是有一条河的,这个河要说水也很少,只有夏天,秋天水多一点,到冬季几乎都是干涸的,但河总是河,没有桥就过不去,原来的老桥现在已经有些拥堵了,这几年城市的扩展很快,过去桥那面的地方也逐渐的开始了发展。
829
去年北江市市政府考虑到城区的拓展需要,计划兴建一座大桥,市委也是同意了市政府的方案,申请立项报告也已呈报省政府、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了,估计最近就能批复下来。
杨市长也给季子强提过几次,杨市长的意思是希望能早日把这个项目的各项筹备工作定下来,等立项报告批复下来后就立马动工。
季子强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也就没有表态,他均以市委新班子刚成立为由建议这事过段时间再议。
按常理,上一届班子定下来的事情季子强没必要一拖再拖,以免落人口舌。可季子强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也看了不少关于大桥的资料,看来看去,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尤其是桥的设计他不怎么满意,感觉目前设计的大桥缺乏现代大桥应有的美观和气势。一旦建成,将和开发中的北江市格格不入。还有,资金问题也是季子强一直踌躇的原因之一。根据现在大桥的预算,建造大桥需要2000多万,而目前的资金缺口是600万。单就现在的规模就缺600万,如果想要把桥修得更美观更有气势些,那桥的造价可就要翻上好几番了,那样的话资金的缺口将会更大。
但修建的好一点,却能做到一劳永逸,不会因为几年后桥面太窄又来修建的问题,所以季子强一时拿不定主意。
季子强现在有仔细的看了几遍,就开始沉思起来,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秘书小刘就过来了,说:“季書記,其他的领导都到会议室了,你看是不是现在就过去。”
季子强习惯性的看了看时间,确实只差几分钟了,他就点头说:“把我水杯带上吧。”
说完拿着修建大桥的计划书就离开了办公室。
到了会议室一看,人还真不少,除了常委们,还有副市长几乎都在,几个相关局的局长也坐在后面,季子强微笑着扫视了一眼所有的人,就坐到了中间的位置,左右两面是杨市长和屈書記,刚坐下,屈書記就给季子强发了一支烟,帮季子强点上。
季子强客气了一句,看看杨市长说:“人都来齐了吧,那就开始。”
杨市长点头说:“都来了。”
接着杨喻义清了一下嗓子,说:“现在我们开始开会了,我先说说会议的议题。。。。。”
杨喻义先是把大桥申请立项报告省里已作批复的事说了,接着,把省里相关领导对建造大桥提的一些意见作的一些指示也讲了一遍,并强调省委、省政府及省交通厅的意思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完工。
省里的意思,杨喻义就是不说季子强也知道,早在他来北江市的第三天,苏省长就跟他说了这事,要他抓紧时间,快点把大桥建起来。苏省长不催,季子强也想这个工程尽快上马,这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他在北江市打下基础,扎稳脚跟的需要。
可是,他不愿意就这样匆匆上马,正因为这是他上任后的头一个工程,又是叶眉前任班子留下来的工程,所以,他不仅要把大桥建起来,还要把大桥建设好。
桥的选址季子强去看了一次,也很满意。
等杨喻义讲完了话,他看看季子强,希望季子强也说点什么,到现在为止,杨喻义摸不清这位新書記的底。
季子强却没有表态的意思,他不紧不慢的说:“杨市长,那么你们政府现在是个什么想法呢?”
杨喻义略一思索,说:“我征求了政府几位同志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是等批文下来后立即招标,越早动工越好,但季書記,您是怎么想的?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季子强若有所思的说:“缺口资金解决了吗?”
“还没有,还差六百多万吧,准备到省里再跑跑,把这个缺口给填了,就是省里不给,我们市里挤一挤,应该问题也不是太大的。”
季子强端起了茶杯,在手里暖了暖,说:“杨市长,你有没有想过把大桥建成北江市的标志性建筑?”
杨喻义怔了下,摇摇头,说:“有人提过,不过反对的同志很多,后来也就没人再提这事了。”
“那些领导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季子强慢条斯理的问。
“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河那面目前的人口和车辆不多,没必要建造这么好的桥,实用就行了,太好的桥显得有些不实用。二是北江市要考虑自己的财力问题,下一步可能用钱的地方很多,如果要把大桥建成标志性建筑的话,那桥的造价会是现在的两倍甚至三陪以上,而且很难争取到省里的支持,缺口资金会很大。”
杨喻义说的资金问题季子强这两天也考虑过,在他看来,这并不是最棘手的问题,最棘手的是如何说服那些认为浪费财力的市、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