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领导钓鱼时,吴双全都在旁边陪同,还经常仰在躺椅里睡觉。他睡觉时还有个毛病就是打鼾,忽高忽地的有时像拉风箱,有时赛吹哨集合。这个特点给领导们的印象极深:一个成天躺着睡觉的人,把津河第一大厂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只能说明一点——善于用人。
吴双全一帆风顺的秘诀还有两点:一是顺应潮流,二是制造动静。一路下来,百试不爽。潮流指的是大的时代背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通货膨胀、物资奇缺,吴双全的策略是不要质量要数量、不要利润要产值。愣是把一个年产千吨的小厂,搞到了年产十几五万吨的省级先进企业。
而作为领导,时不时的制造动静则是必须的。不怕被人骂,就怕没人理。
其实手底下想出人头地的人乌泱泱的一大帮,你越是放手他越是撒欢了干,人跟人的智商差不了多少,当头的做到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剩下的由底下面放手发挥就是了。吴双全做一把手时,用在厂里的精力连百分之十都不到,以当初老干部们的观察:这小伙子“鼓捣”化肥厂,前边夹着一泡尿,后边夹着一个屁,闭着眼打着呼噜,脚踢手扒了就办了!完全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吴双全很快升就到了经委主任了,主管全市工业口。他上任后第一个带头打破大锅饭,强制推行计件工资制,紧接着又引进马胜利的“企业承包制”、张兴让的“满负荷工作法”使津河工业界闹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代政治明星,吴双全渴望一个更大的、全新的舞台。恰好有提拔他做副市长的小道消息出来,这也是众望所归,毫不意外。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组织部找他约谈时,他却主动提出到津河最穷最偏僻的山区县上川做书记。
平级调动而且条件又那么艰苦,多少给人有点儿大脑进水的感觉。谁都知道上川的班子亟待调整却没人爱去,更确切地说是没人敢去。
这一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使他暗自得意。
成功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大都是逆向的。逆向思维说白了就是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人家向东你向西,别人宰狗你杀鸡。
市委老书记姚占远似乎心有不忍,特意在上任前约吴双全谈话。老头向吴双全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一是有什么要求你随便提,我一概答应。二是说我知道你的实力,暗示上川的工作一出成绩,立即掉他回来升职。
一般上级的暗示比明示更重要,吴双全要的就是这句话。按理说他的资历做个副市长蛮富裕,但他志不在此。工业口的历练相对单纯,而地方工作则复杂得多,这是他仕途上的一个短板。他一向不喜欢翘着脚干事,起点越低越容易成功。楼要盖得高,基础就要挖的深。凭他在上层的人脉,杀个回马枪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但这只是其一。
其实吴双全决心去上川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他在省委工作的同学告诉他,上川水库的项目就要批复了。资金是中央出一点、省里出一点、地方自筹一点。工程总投资不下三个亿。这是迄今为止津河市遇到的最大一个项目,既是省重点工程,又是全市最大项目,万人瞩目。这个项目一旦到了穷得叮当响的小小上川,那就是惊天动地的头等大事,竭全县之力,穷全城之功,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有这样一个大舞台,想不出成绩都难。
吴双全对老书记毕恭毕敬地说:“上川是您给我提供的舞台,我这边锣鼓家什敲得不响赢不来观众那是我的失职,但我手里还是要有好演员才行。”
老书记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里,爽快地说:“没问题,县长的人选由你提。”
吴双全呡了一口茶,用舌尖顶出嘴里的茶叶,弹在烟灰缸里,偷眼瞥见老书记还在盯着他看,就慢慢地说:“最好是现任的化肥厂厂长……”
“周文昌?”姚占远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先代理县长,走完程序后就正式任命!”
这次谈话之后,姚书记对吴双全的印象极深:一,临阵不乱,神闲气定,有大将风范。二,遇官不抢,耐得住寂寞,有大家气度。三,思维缜密,见识独到,执政风格明显,将来必成大器。
(4)
吴双全和武装是同一天到的上川。不同的是一个垂头丧气;一个欢天喜地。一个是孤伶伶一个人挤公共汽车;一个是车水马龙、前呼后拥,接送的车队加在一起,不下十几辆。
阴错阳差地辗转中很多人的命运会在某一个点上交集,然后散开。当年那个因自卑没有参加阚德山送别晚宴的农村学生徐建,这时候也大学毕业了,正和吴双全坐在一辆车里享受着百官拥戴,与武装的狼狈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
徐建读得是新闻系,大学时在各类书刊杂志发表作品无数,有“神笔徐建”之称,在当今文艺界和媒体间已小有名气,没毕业就被省委宣传部内定了。据说其女朋友陶岚家庭挺有背景,但却哭着喊着非要下基层,被分到了省报住津河记者站了。徐建是跟着来津河送人的。
除了周文昌之外,徐建是第二个走进他视线的目标。能干是基础,会干是关键,好酒也怕巷子深!他需要一个不但妙笔生花,而且熟悉媒体并且直通省府的人。
“原先一点都不可能,现在有三成了……”周文昌汇报说:“……这小子是个情种!我已经说服陶岚临时借调到上川县委宣传部工作,专门负责水库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完事还回报社上班!津河毕竟是徐建老家,他肯定会亲自送陶岚到上川去。”
吴双全寿眉一挑,两眼炯炯有神:“太好了!趁着徐建还在,你马上以上川县长的身份请他俩吃饭,要丰盛一点。明天赴任就叫陶岚一起随同采访,你必须力邀徐建同行,务必务必!”
宽敞的伏尔加车里,周文昌坐在前头,吴双全坐在后座靠门的位子,右手攥着徐建的左手侃侃而谈。徐建坐在中间,旁边是女朋友陶岚。
“小徐呀,上川水库是省里的重点工程,你在上边,可得关照着点!不然,我们小陶可绕不了你哦。”周文昌回头插了一句。
徐建有点受宠若惊,老实说做小汽车和跟领导这么近距离接触,那还是大闺女坐轿头一回。
“不!小徐,你要有个精神准备……”吴双全说:“……我打算拽着姚书记去省委宣传部要人!”
“要……要人?谁呀?”
“你!”吴双全肯定地说。
徐建脸都吓白了,瞠目结舌:“吴书记,这不妥吧……”
“哈哈,放心……我知道,你是咱津河走出来的孩子,靠个人奋斗留在省里不容易,我怎么能坏你的前程?”吴双全哈哈大笑,拍着他的手说:“我是想借调你一年,挂职来上川任宣传部副部长,等水库修好了,你可就是带着级别回去了,岂不一举两得?哈哈……”
“这主意高哇!”周文昌眉飞色舞:“这样你俩个不就可以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了吗!老吴,你这可是成人之美呀!你瞧瞧,咱们小陶都脸红了,哈哈……”
徐建心里一动,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吴书记号称“吴快刀”,是津河有名的干将,跟着他必能建功立业。自己人下来关系还留在上头,进可攻退可守,在上川苦干一年就是镀金,等有了级别,自然而然就进了三梯队了,可以少奋斗五到八年……
“谢谢吴书记了!”徐建兴奋地脸都红了。
周文昌暗想这老吴真是个鬼才,这孩子萝卜不大但长到辈(背)儿上了!一旦和徐建绑在一起,就等于有了通往省委宣传部的梯子,手眼通天。只要干出成绩,想压都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