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富春江是钱塘江的支流,河面很宽阔,碧绿的水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去富阳的公路基本上和河流平行,只不过上下坡比较多。没想到那几个女生骑起车子来倒很疯狂,遇上上坡的时候,一路紧蹬,遇到下坡的时候,呼喊着飞驰而过,我在后面紧蹬慢蹬地跟着,稍不注意,就被他们拉在了后面。

虽然明天是清明,应是“欲断魂”的时节,但今天的天气却非常的好,艳阳高照。我们从八点多种出发,一直骑到中午,身上的夹克早就脱了下来,陈邦逸干脆就穿着件短袖T恤,一路“呜呜”地叫着,一路撒野般狂奔。到了一个路边小店前,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骑了一个上午,我的腿都酸了。在这儿吃了点面包,喝了点水,稍微休整了一下,下午接着往前走。

到达富阳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整整骑了一天的自行车,累得我腰酸腿疼的,屁股都觉得让车座子硌得生疼。打听了一下,风景区并不在这附近,还要再往前。大家都累得要命,中午就吃了点面包,肚子也饿了,就找了家包子铺,每人要了屉小笼包。这儿的小笼包是一绝,端上来一看,包子只有小饺子大小,通体晶莹剔透,皮薄得就像一层纸,都能看见里面的馅儿。小心翼翼地夹着包子的褶儿,慢慢晃动着将包子从笼屉里夹出来,这个过程一定要仔细,稍不留神就弄得皮破汤流。在包子上咬开一个小口,一股鲜香的肉汁就流进了嘴里。

每人一屉包子下肚,这才感觉舒服些了。大家都累了,就决定晚上住在富阳,明天再往前走。在江边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他们几个人看到这种江南风格的旅馆都感到有些惊奇,我和张彦青已经领教过了,这个旅馆跟乌镇的可有一比,不过隔墙不是木板的了,换成了砖墙,家具也显得要新一些。

晚上他们几个人都窝在旅馆里打扑克,我叫着张彦青出来逛逛。大路上都是些商店、饭馆,跟所有的小县城没有什么两样,车水马龙的,有许多卖小吃的就在车辆的尾气和腾起的尘土中摆摊叫卖。我们看见一条小巷里灯火辉煌,就牵着手走了进去。小巷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青石板的路面,让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圆润,两旁是店铺,出售着俗气的服装、竹制的用品、铁皮的烟筒、塑料的脸盆......小巷里行人并不是太多,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按着车铃慢慢驶过,也有挑着担子、蹬着三轮沿街叫卖的小贩,卖的是新鲜的蔬菜、冒着热气的豆腐、香甜的酒酿......石板路的两边也有不少卖小吃的,我们俩正觉得有点饿,下午的那一屉小笼包根本没有填饱肚子,就一路吃了过去,什么油炸臭豆腐、甜酒酿、馄饨、馅饼、炸鹌鹑......每样来一份,就吃的饱饱的。

我们俩举着各种小吃,边走边吃,张彦青拽着我的胳膊说:“这地方让我想起了乌镇的小巷,就是桥少了些。”我们拐了一个弯儿,就来到富春江边,江上客船、拖轮、泵船、乌篷船来来往往,船上的灯火映着黑漆漆的水面,在水面上投下一串黄色的倒影。我们干脆在江边坐下来,听着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岩石,看着江中的渔火,点上一根烟,细细品味着空气中荡漾着的江水的气味......

第二天是清明,但太阳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似乎并没有“雨纷纷”的迹象。我们骑着自行车走了不长的一段路,就到了一个船码头,一艘小船将我们连人带车都载到了江中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岛并不小,之所以叫它“小岛”,是因为当地人这么叫。岛的周长,骑自行车得大半个小时才能绕完一圈,不过南北长,东西短,中间还被一条小河截断,河上有两座不一样的桥,一座是木桥,一座是石桥。岛的四周是细细的砂石,缓缓的伸入江中,方瑾懊悔地说:“早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应该带游泳衣来。”我估计她也就这么一说,现在可不是游泳的季节,冷冷的江水冻不死你!反正我不在乎,因为我是个旱鸭子,连狗刨都不会。

岛上到处是高大的树木,林木间建起了些小木屋,用来出租,不过,现在并不是旅游旺季,除了我们几个人,岛上再没有什么游人,所以,木屋全都上了锁,也没人管理。老天爷似乎是为了应清明节的景,一会儿就小雨纷飞,下一阵又雨过天晴,转眼一片乌云当头,接着又是场小雨。我们就在小雨中骑着自行车逛了逛全岛,陈邦逸骑着车子冲进水里,直到江水淹没了半个车轮,刚要拐回来,一个浪头打在自行车上,把他连人带车都打翻在水中。大家嘻嘻哈哈地看着他挣扎着从水里爬起来,狼狈地推着车子走回来。

景致是没什么可游览的了,方瑾就组织大家一块儿做游戏。她不光在我面前像一个大姐,在其他人那儿也像是一位大姐,虽然她的年龄并不比我们大多少。大家把自行车支在一边,就在草地上玩起了老鹰抓小鸡。这时,有几个外地的游人也上了岛,看见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干脆也学着我们的样子玩起了游戏。

中午在小镇上吃了顿午饭,商量着下午的行程。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我和钱瑜琦是学生干部,但方瑾的作用似乎比我们俩还大,至少她提出的建议,我无法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所以她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的头儿。头儿说下午坐船回去,因为大家都累了,骑车回去不现实。所以,钱瑜琦就负责去买回杭州的船票。

下午连人带车都上了船,船舱里破破烂烂的,椅子还是多年以前的木头的长椅,让人的屁股磨得油亮。船上的乘客大多是乡下进城的民工以及带着土特产到杭州贩卖的小贩,尽管船舱里挂着“禁止吸烟”的牌子,但仍有不少人在喷云吐雾,我对面就坐着个老农,嘴里叼着根旱烟杆,挽着裤腿,脱下鞋来踩在长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弄得空气中都有股子劣质烟草的味道。张彦青皱着眉头对我说:“我都快恶心了,咱们出去走走吧。”

陪着她来到船头,顿觉空气清新,我们俩就倚在栏杆上,看周围的景色。记得有位古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散文,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古人将富春江写得犹如仙境,在我们看来,江水确实碧绿,也算洁净,但并没有看见底下的岩石;鱼或许是有的,我们也看见过一两条,不过已经肚皮朝天了;鸟儿也见过一些,不过是麻雀,所以就体会不到“嘤嘤成韵”的味道;蝉鸣自然是听不到的,因为季节不对;猿啼更不用说,现在的猴子都在动物园里抓耳挠腮;至于天上的鹰、地上的泉,早就不知所终了。不过,站在船头,看船首划开碧波,掀起层层浪花;周围的青山上生长着毛竹、林木,青翠欲滴,就连阴霾的天空,仿佛都罩上了一层绿意,古人说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倒真的说出了江上风情。

我们俩正看着风景,他们几个人也在船舱里呆不住了,给熏得跑了出来,看看景物,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就在船尾铺上报纸,坐在甲板上打起了扑克。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小说在线阅读_第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石韵zhouhuiying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第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