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郢客讪讪道:“你别这样。我刚才所说,都是一时的气话。我哥没有这样和我说。”
陆贾依旧低着头,摇摇晃晃朝前走着。刘郢客于心不忍,道:“好了,好了。你且留在监狱,我这就帮你通报,让你当面见到我哥就是了。”
陆贾回头道:“那他会亲自来监狱来探望我的吧?我这个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爱讲究个面子。而且,他若能亲自来见我,长安城内那些沸沸扬扬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刘郢客原本听了很生气,但陆贾最后一句话,却打动了他。他奔波许久,不就是为了消除这次长安城中的流言吗。当下答应了陆贾,道:“大将军会亲自来见你,将你风风光光的迎出监狱。”
刘郢客又再次回到大将军府。
刘辟非已经要入睡了,听到仆人汇报,刘郢客来,刘辟非有些恼怒,他这个弟弟一定又是受到了别人的蛊惑,陈平这些人知道他们对付不了自己,便利用自己的弟弟作为突破口,刘辟非朝仆人大喊:“告诉我,天晚了,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刘辟非因为太过生气,忘记了身旁的韩灵,韩灵揉了揉眼睛,询问道:“发生什么了?”
刘辟非道:“刘郢客来,他肯定是受到陈平他们的蛊惑了,看来是我给了他们太多的自由,才让他们肆无忌惮,我明日便让人去拘捕陈平,让他滚回户牖乡!”
韩灵知道刘辟非还在气头上,柔声安慰道:“郢客是你的弟弟,你又何苦给他脸色?况且,公公婆婆这几日便要来了,你到时又如何向他们解释?辟非,还是见一见吧,他毕竟是你的弟弟,你总不能扔下他不管。”
刘辟非一通怒火发作完了,渐渐也恢复了理智,苦笑道:“你说的不错,我最近实在太容易动怒了。”
韩灵摸了摸刘辟非的脸庞,她知道,刘辟非是一个爱动的人,让他磨着性子,陪着自己留在长安,他浑身上下便十分的不舒服。但眼下急需要修养的帝国又限制了他发挥自己的才情,此时的刘辟非,犹如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所以刘辟非才会有些暴躁。
也许等将孩子生下来,她可以放刘辟非离开一段时间。但在孩子降生前,她却希望孩子的父亲能够留在身边,让她能够多一些安全感。
刘辟非披上了衣裳,来到了堂内,见了刘郢客。刘郢客见刘辟非面沉如水,当下小心翼翼道:“哥哥何不亲自前往卫尉寺监狱,见一见陆贾?”
“我见他做什么?”
“陆贾十分期盼能够与哥哥见上一面,这次放出狂言,也是想要引得哥哥注目,不成想用错了方法。陆贾还说,他一张嘴,便可万人敌。哥哥派遣秦仲将军去南越,一味讲究武功,却忘记了曾经依仗的纵横之术。”
其实这些话,陆贾都不曾与与刘郢客说,但刘郢客为了骗说刘辟非去见陆贾,一路之上,自是绞尽脑汁,所言竟是与陆贾本意无差。
刘辟非听了刘郢客所言,却是眼前一亮。的确,他这些日子,为了等待子嗣降生,许多事情都是能搁置便搁置了。若是在派遣秦仲武备的同时,派遣一说客前往番禺,即便不能说服赵佗,至少也可打探清楚南越的虚实。
想到陆贾儒生的身份,自是充当使者的合适人选。难道陆贾果真是毛遂自荐?是自己多心了不成?
在国家利益面前,刘辟非也不得不暂且搁置个人的成见,开口道:“我们一起去一下卫尉寺监狱。”
刘郢客听了,开心极了,他是第一次说服成功刘辟非接受自己的想法,之前不知道被训斥了多少回。刘郢客却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因为他跟随浮丘伯学习诗经时,体会到了人间烟火,洞情了世事,所以能够采取合适的劝说手法。
兄弟二人来到卫尉寺监狱,陆贾见到刘辟非来,当下端正了一下自己的帽子,在牢房中向刘辟非拱了拱手,拜见道:“大将军。”
刘辟非道:“郢客说你一定要见到我才肯出狱,这是为什么呢?”
陆贾道:“因为有一些事情必须亲自与大将军说。只有如大将军这般目光高远之人,才能看清楚陆贾的一番谋国良言。”
刘郢客不由得想翻个白眼,这陆贾,倒也会拍马屁。
刘辟非听了,却是微微一笑道:“你且说说看自己有什么谋国良言吧。”
陆贾直截了当地道:“南越不能打。昔日,秦始皇南伐百越,北讨匈奴,最后被迫留守五十万军在南越境内留守,镇抚当地。国家付出,短期内却一无所得。”
“难道就留着南越,让其滋扰我南境吗?”
陆贾道:“事分轻重缓急。向征讨南越,是国家富裕之后,才能做的事情。而眼下,臣闻匈奴已经入侵渔阳、上谷,匈奴才是大将军应该迫切关注的大事。”
第504章你来不来?(一)
刘辟非听陆贾要自己将目光关注在匈奴身上,心中苦笑,可能在陆贾心中,自己依旧对于追求武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吧。
刘辟非道:“匈奴也好,南越也好,我其实都不想动刀兵。我已经准备派遣使者,前往匈奴,准备与匈奴商议和亲之事。”
陆贾听了一怔,随即大喜道:“大将军若如此做,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刘辟非道:“我亦想要往南越派遣使者,若能能够罢免两国刀兵,而又不伤体面,那是极好的。唯一担心者,南越国有人野心勃勃,若不彰显武力,恐怕南越小国,以为我怕了他们。”
陆贾当即请命道:“臣愿代大将军前往南越,劝说南越国藩属汉朝。”
刘辟非当即拜陆贾为太中大夫,与明日接受正式册封后,率领使节团出使南越,当晚,刘辟非亲自送陆贾到驿馆安歇,便自回大将军府,留刘郢客在驿馆陪伴。
第二天清晨,韩灵醒来,得知刘辟非准备拜陆贾为太中大夫出使南越。韩灵建议道:“你可以把册封典礼办得隆重一点,如此不但可以杜绝城中的流言,也能让百姓明白你的心意。”
毕竟,在更多人眼中,他们的大将军是那么的喜欢打仗。
当日午时,刘辟非与皇帝、太后亲自来安门,帝拜陆贾为太中大夫,赐符节,印信,命其出使南越。
陆贾拜别皇帝,率领使团浩浩荡荡往南而去。
长安百姓又听闻,陆贾之所以入狱,不过是因为胸中有治国良策,却不得门路,因此不得已采取的下计。
大将军闻而哀之,亲赴监狱探望,闻其言,壮其志,亲自上表皇帝,拜其为太中大夫。
一月后,大将军亲自督工建造的聚贤馆落成了。所有人,不计出身,凡由治国良策可投往聚贤馆,由聚贤馆考校其才能,量才使用。
这可能是陆贾被关狱中之后的最后风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