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辟非押送着俘虏来到了余杭县。将俘虏交给而余杭部人看管,余杭部人欢声雷动,热烈欢迎刘辟非。毕竟,他们是在俞格所率领的郎卫带领下,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经此一战,其他各部元气大伤。
燕军虽然善战,但毕竟人数稀少,这片区域的地区强权将属于他们余杭部。
酋长大厅内,俞格向刘辟非禀告了郎卫战损的情况,此一战,一百名郎卫中,一人背叛,一人被杀害,十三人战死。
刘辟非并没有多少感伤,不需要主力的帮助,俞格便能击溃乌伤军,损失是在所难免的。
直到俞格道:“秦水为属下挡了数箭,亦在战死的郎卫之中。”
刘辟非瞪着俞格:“孤不是让你保护好他吗?你让孤如何对秦山交代?”
扶风与扶春也都在酋长大厅中,扶春听刘辟非既然怪罪俞格,站起道:“燕王,战场无情,谁生谁死,岂是人力所能主宰。如果燕王真爱惜将士生命,何不让他们解甲归田?”
刘辟非转而瞪向扶春,扶风上前赔罪道:“小女言语无状,顶撞燕王,还请燕王原谅则个。”
刘辟非叹息道:“算了,孤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没有必要和一个女娃娃过意不去。”
扶春又不满了:“谁是女娃娃了,你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为何故作老态?”
刘辟非诧异地看向扶春,他养尊出威日久,已经很少有人敢言语冲撞他了,这个小妮子倒是有点意思。
在扶风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扶春却气定神闲。她当初骗俞格前来余杭,转眼之间,便可以将俞格等人尽数出卖,心机之深,变脸之快,天下少有。
刘辟非笑道:“扶春姑娘说的不错,孤竟然还是个年轻人啊。”
扶春见俞格像一个乖孩子一般站在刘辟非身边,他战场结束,胳膊上的箭伤还没有治疗呢。
扶春道:“燕王,我想向你求一个情。”
扶春道:“还是你的这位郎中令啊,他胳膊上还受着箭伤呢,如今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侍立在你身边,燕国培养一位大将不容易。”
刘辟非问俞格:“你受了箭伤吗?给我看一看?”
俞格笑道:“只是一些轻伤,无碍的。”
刘辟非冷哼一声,站了起来,将俞格的盔甲解下,露出了肩膀,伤口已经发紫,再不治空怕有溃烂的危险。
刘辟非对桂枝道:“快去将华平请来,让他给俞格悄悄。”
华平见到俞格胳膊上的伤,却并没有如以往说多余的话,自吕青山死后,他整个人也变得沉默了许多。只是快速的帮俞格取箭镞,上药,包裹完毕。便拎着小竹箱离开了。
扶春感觉气氛怪怪的,竟是显得有些沉闷。
刘辟非让俞格回去安歇了,俞格这才领命离开。刘辟非留下扶风谈话,扶春也想要留下来。桂枝上前道:“扶春姑娘,燕王是想要与你父亲单独谈话,你还是先回去吧。”语气虽然委婉,却是不容质疑。
扶春还想要向刘辟非撒娇,却见到刘辟非以手扶着额头,闭目养神,太多显得什么冷漠,并没有之前的热情。扶春这才明白,这场胜利,并不是他们余杭的胜利,而是燕军的胜利。她们余杭部,是兴盛,是衰落,其实并没有多少的自主权,燕军也不会允许另外一支强权存在的。
看着刘辟非冷漠的脸,扶春看到了一名冷酷的政客的脸面,这才是手握权利之人内心真正的世界。她所谓的心机,在冰冷的权力面前,不堪一击。
而一向软弱的父亲,也难得的正经起来,只是双手握在一起,证明了他此时并没有自己表现的那么平静。但正如两人现在的态度,也反应着燕军与余杭部之间实力的对比。
待扶春离开,刘辟非道:“余杭部与我军结盟期间,余杭部有背叛我军的心思,扶风酋长承认这一点吗?”
扶风看了一眼在刘辟非旁边站立的桂枝,叹息一声道:“是我那女儿胡闹,才……”
刘辟非却不理这些,直接道:“余杭部背约,就必须付出代价。余杭部将分裂为两支,一支迁徙到钱唐居住,由钱唐负责管辖,一之居住原地,扶风酋长自领之。”
刘辟非这是要杜绝另外一个强权的出现,他希望,整个杭州湾,将只有一个权威,那就是在燕军扶持下的钱唐。
第368章不归是归(十五)
刘辟非在余杭部待了十日。按照刘辟非的要求,余杭部一半人要移居钱唐,充实钱唐的人口,整个余杭部都在燕军的监视下,忙着搬迁的工作。
其中有忧愁的,却也有欢喜的。钱唐的土地要比余杭肥沃得多,却因为各方觊觎,反而没得到很好的开发。余杭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农耕的百姓,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将春种的种子小心收起,放在搬运行礼的木车上,与炊具、床被一同运走。
第十日,桂枝回来,向刘辟非报告了乌伤联军各部的情况。
乌伤联军战败后,各部纷纷作鸟兽散,龟缩在自己的部落之中。但身为主帅的山**酋长乌伤,却一直没有回到自己的部落。
乌伤酋长很有可能已经战死。
刘辟非决议对山**用兵,迫使杭州湾南部一岸各部落臣服钱唐。刘辟非亲率三千郎卫与三千名余杭勇士,亲征山**。
如山**当年所走路线一样,刘辟非先绕道去了诸暨部。
诸暨部派遣使者请降。刘辟非对使者道:“把你们酋长的人头送上来,否则诸暨部将被我军从土地之上抹去。”
使者回到诸暨寨中,诸暨部长老惶恐,杀死了自己的酋长,向刘辟非献了诸暨寨。刘辟非大喜,复将人头送还诸暨寨,并勒令其出兵两千,自负粮食,跟随自己作战。围攻山**。
刘辟非对诸暨部周边小部落发布命令,所有部落,都必须派遣勇士,自负粮食,加入讨伐山**的行动中来。否则将被钱唐视作敌人看待。
不过,刘辟非为了避免粮草接济不上的难题,并没有如乌伤一般,征召大规模的部队,他勒令这些小部落,贡献战士一到两名,更多是象征意义。真正需要各部配合的,却是补给。各部落都要捐献粮食,运送军前。
刘辟非在诸暨又待了十天,都是忙于建立补给线的事情。
俞格则率领余杭部勇士讨伐周围不肯臣服的部落,毁灭其祭祀神社,将部落的百姓,卖给周边的部落为奴,如此不仅可以多赚一笔钱,也可借此威慑周边部落。
十日后,俞格率军归来,与刘辟非一起,抵达山**脚下,围困住山**下山的要道。
同时,刘辟非往句章部派遣使者,告诉句章部酋长,速速派军与自己会和,共同围攻山**,若是山**投降,句章部人马依旧不到,则被视作山**盟友,必率军讨伐之。
句章酋长听到之后,犹豫不决。山**山高地险,更有山**族人几百年经营,部落内存储的食物,支撑一年半载并不是问题,刘辟非所率大军能支撑这么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