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思说明了来意,希望俞辰能够接纳这些齐国工匠,让他们能够在丹东安居下来。
俞辰道:“给这些匠人找到新居容易,让他们宾至如归却很难。”
毕竟田思思带来的工匠,大部分都是丝绸作坊主和精通各种纺织技艺的匠人。丹东是无法让他们发挥所长的。只要有机会,这些匠人还是会纷纷回到齐地的。俞辰总不能派人一直盯着他们。
田思思也知道,自己现在这样做,只是相当于给齐地工匠换了一个囚笼,与待在旅县并无多大差别,但总不能让这些工匠回到齐地吧?辽东王鼓舞辽东发展纺织的诏令,还在她船上的案桌上放着呢。
宴罢,田思思希望能见赢箬一面。
俞辰点了点头,道:“但这需要箬公主的首肯。”田思思同意了。
俞辰来到市舶司的后院,看到赢箬躺在懒椅之上睡着了,原本握在手中的简牍掉落在草地上,温暖的太阳照着她白皙的脸庞。赢箬的眼角间似乎隐隐有了些皱纹,黑色的长发随风飘荡,一阵接着一阵,不是春风,胜似春风。
俞辰叹息一声,自赢箬跟随他来到丹东后,便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刘辟非尽诛赢氏宗族,摧毁了赢箬所有的期望。现在的她,漫无目的地活着。
赢箬每日读读书,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将头埋进了书中,说要帮俞辰一同治理丹东。但大部分时间里,每次忙完公务,俞辰来探望赢箬,一般都是眼前这样的情形。
可田思思要来探望赢箬了。这会不会是刘辟非的意思?
俞辰走上前,轻声喊道:“箬公主,思思姑娘来探望你了。”
赢箬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田思思?她现在可是个大忙人。”
赢箬本要直接随俞辰一起去的,但是长发散落,一身长袍睡衣,赢箬是不愿以这身狼狈的模样去见刘辟非的手下的。
赢箬道:“容我换身衣裳,我再去堂内见她。”
俞辰笑道:“思思姑娘既然要见箬公主,箬公主不出来,她一定不会走的。箬公主可以不用太过局促。”俞辰说罢,回到了堂内。
并没有过太久,赢箬也盛装来到大堂,与田思思见了面。
赢箬一身黑色的丝绸长袍,红色镶边,唇上涂抹了鲜艳的红色,脸若桃李,肤若凝脂。
田思思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赢箬这一身打扮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给刘辟非看的。
田思思道:“燕王若在,见箬公主如此盛装,恐怕也要失神注目。箬公主在丹东,可还住的习惯吗?”
赢箬道:“有俞县令奉养着,每日读读书,晒晒太阳,比往日清闲了许多。思思姑娘最近在忙碌什么事儿?可以说给我听听,也让我解解闷儿。”
田思思给赢箬讲了燕国与齐国签订贸易协定的事情和运输齐人工匠来丹东的事情。
赢箬与俞辰是一般的想法:“这些齐国匠人在这里发挥不了专长,若是齐国派遣商船来到丹东,不也是可以偷偷接他们去齐地吗?”
田思思苦笑道:“俞县令已经提醒过我了,如今也没有别的好法子。”
赢箬道:“我倒是有一招。”
田思思喜道:“箬公主请说。”
赢箬道:“思思姑娘可将这些工匠运输到渤海,将之全部杀死,假装沉船事故。如此,这些齐国工匠便是漂流回齐地,也只是一具具尸体了。”
田思思的笑容僵在脸上,强笑道:“箬公主说笑了,这些工匠的手艺,都是有百年的传承,若是手艺断绝,岂不可惜?”
赢箬淡淡道:“是吗?我倒是觉得你们的燕王挺喜欢这招的。”
俞辰咳嗽一声道:“箬公主,还请注意言论,不宜再用偏激语言,惹怒辽东王。”
赢箬冷哼一声,道:“我还有另外一个主意,思思姑娘想不想听呢?”
田思思又害怕赢箬说出挖苦的语言,但眼下她的确走投无路。又想到自己这次是偷偷来见赢箬,即便赢箬言语过激,自己又不准备帮她传话,一时间又有些可怜起赢箬来。
田思思微微一笑道:“箬公主请说。”
赢箬这次却并没有再用挖苦的语言,而是请田思思与俞辰一起离开大堂,来到了庭院,赢箬指着庭院之中睡椅之旁的一颗柞树道:“思思姑娘的难题也许靠它便可以解决了。”
俞辰有些摸不着头脑,赢箬所指的树木在丹东很常见,似乎并没有稀奇之处。
田思思自幼生长在齐地,她仔细上前端详了一遍,发现这种树木,便是在齐鲁也多有种植。不久,田思思的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笑意。
第342章孤立主义(五)
田思思对俞辰说了柞树的作用。
柞树的树叶可以用来喂养柞蚕。这种技术其实在齐鲁之地便有。比起桑蚕,柞蚕可以野生养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
这无疑更符合辽东大规模作业的习惯。柞树是辽东很常见的树木,通常生长在矮山丘陵附近,简单易得。
田思思运来的这批纺织作坊主和工匠,便有许多工匠掌握养柞蚕的技术。
柞蚕丝比起真丝来,却还是有瑕疵的,生产的绸布一般会有许多的黑色斑点。因此要生产上等的丝绸,桑蚕丝仍然是上等的首选。
但有一句话叫做“量大管饱”,相比起桑蚕,柞蚕丝是可以做到大规模生产的。如今,整个中原陷入战争泥潭,桑蚕的生产规模必然缩减,而这缩减的份额,却可以为柞蚕丝腾出市场。
田思思已经想好了各种对付齐国纺织业的办法,首先,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楚国,限制鲁地,江东对齐国的蚕丝供应,然后将辽东所生产的柞蚕丝倾销到齐国的作坊之中。从源头掌控齐国的生丝市场。
之后,通过船运购买江东的桑蚕生丝,辽东便可以生产更加华美的丝绸,转而再次倾销到齐地,齐地的作坊,将只能成为燕国生产柞蚕丝绸的生产基地,齐国生产的柞蚕丝绸越多,燕国赚的也就越多。
其实没有柞蚕丝,田思思修改一下自己的计划,也是可以限制住齐国的纺织业的。赢箬所提出的柞蚕养殖,无疑打通了田思思的思路,一时间各种点子喷涌而出。
田思思将这些齐国工匠作坊主一路转移,不让他们归国,被这些齐人骂为“齐奸”与“刘辟非的走狗”,待俞辰重新召见他们,向他们陈述了田思思的计划后,这些齐人作坊主,每一个都浸淫商海十多年,自是看出了柞蚕丝的巨大商机。
转而改口夸起了田思思来,称呼田思思为“田大商人。”
田思思与俞辰联名给刘辟非写了一份《柞蚕丝论》,派人送往蓟县。俞辰也开始在蓟县推广柞蚕丝产业。为了安抚住这些居住齐国的作坊主与工匠,俞辰分给他们每家数百亩的柞蚕丝园,树立边界,让他们经营管理。
丹东开发没有多久,官府的手中还掌握有许多的荒地,俞辰也通通划归给了他们。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相信这些成了“大地主”的作坊主们,不会再轻易逃离丹东了。
田思思不久便离开了。一个月后,俞辰收到了辽东王的回复,肯定了俞辰的思路,并让俞辰安抚好这些齐人作坊主与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