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意,若孤不能全身而回,吕青山代孤执掌辽东,不可再图谋南下。待天下安定,归顺中国。”
刘辟非三言两语竟是定下了继承人选,让众官错愕不已。
吕青山更是身子一颤,上前道:“臣不愿留在襄平,愿追随辽东王前往东胡,否则便自死于襄平城下。”说罢,匍匐于地,不断磕头。
刘辟非走下桌案,扶起吕青山,道:“有你在襄平,孤无忧矣。你留在襄平,能帮助辽东更多。”吕青山见刘辟非如此说,也只能领命。
张钧道:“大王若是去辽东,臣一部人马,随大王北去,或有助益。半岛之上,其民多有山林部落出身,熟悉丛林之战。大王当征募之。”
刘辟非准了张钧所奏。
赢箬见刘辟非执意北上,问道:“不知道这一战,王上准备带多少兵马?”
因为此时辽东常备兵马一部在蓟县,镇守燕地。而留守辽东者,经历了浑水新城的防御战,伤亡甚重。赢箬问这个问题,是想要确认还要征募兵员的数量。
刘辟非道:“孤听闻浑水都尉秦山练兵有方,多有称道者。此次出征东胡,兵多无益。故只带秦山一部,另外召滨海麾下山林部落族人加入军中即可。”
赢箬听了,松了一口气,她十分害怕刘辟非倾国举兵,即便目的达成,于辽东也是伤筋动骨。但刘辟非只带浑水民兵,她却又放心不下,心里真是矛盾重重。
滨海目前带领自己的族人屯驻在营口,接到了刘辟非的诏书,滨海大喜,派人叫来了林溪。
林溪原是林木国神卫长林清的侄儿,曾经带兵攻打丹东,后来被俘,卖往本溪。滨海赎买族人的时候,林溪也因为是东胡人被赎买了过来。因为作战勇敢,有一定的指挥才能,被滨海所重用。
滨海在得知他是神卫长林清的侄儿后,更是对他加以提拔,如今已经成为滨海的一名副手。
滨海嘱咐林溪:“这次辽东王用兵东胡。我不善山林战,便由你带领族人协助辽东王。”
见到林溪面色阴郁,滨海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林溪道:“滨海公子觉得这一仗,辽东胜算如何?”
滨海道:“辽东王颇通兵法,这次更是他主动带兵,断无失败之理。”
林溪却摇头苦笑道:“公子心中恐怕也有担心吧。辽东并不缺乏大将。吕青山、秦仲都足当一面,更有全文杰、屠蒙为一时勇将。此四者,辽东王皆不用之,何也?”
滨海沉思许久,问道:“你想说什么?”
林溪道:“辽东军并不擅长山林战。当年打败咱们林木国,也是靠吸引我林木主力攻击丹东,才有后来的大胜。这次,却要主动进入山林,辽东军避长就短,是为不智也。而辽东王之所以不用此四将,盖因若有将领折损东胡,于国有损。”
“可是这次确实辽东王亲兵带兵,若是万分危险,他何必要亲自带兵?”
林溪苦笑道:“这却是辽东王不同于其他诸侯之处。其他诸侯都是将领地看成是自己的私物,可辽东王却把自己看成是辽东的。”
滨海听了林溪的话,却是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也许,正如林溪所说吧,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辽东王为何孤身犯险。
滨海道:“即便如此,你还是带人去襄平吧。这是我们的机会。辽东既然不是辽东王的,那就是住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辽东王用兵东胡,一定是有不得已之处,身为居住在此地的人,即便是不为了辽东王,为了移居此地的家人,我们也要奉献自己的力量。”
“公子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啊。”
滨海拍了拍林溪的肩膀道:“辽东王又何尝不是。”
第280章东胡地(五)
在学宫的一间偏院内,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声音稚嫩。这些学生都是当初辽东举行科举考试时考中的年轻童子,他们因为年纪的关系,不能做官。辽东王便将他们划拨出来,留在了学宫,派遣韩灵教授他们功课。
韩灵蛮喜欢这个工作的。看着学生们在自己的教育下,识字越来越多,是一件颇有成就的事情。韩灵不仅教他们识字,还教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希望将来他们做官时,能够造福百姓。
韩灵今日教授的乃是《诗经》中的名篇《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戍守边疆之人返乡的情形。主人行道迟迟,是因为想要见到家人,却又害怕物是人非的矛盾心理。
韩灵希望童子们能够明白百姓征战之苦,感同身受,不可再学秦朝官员,苛政暴敛,而是要有自己的操守。
她教授完弟子念了三遍,便让他们自己背诵,独自找了一个清静的院落,读起《诗经》来。
昨日,浮丘伯大师被接到襄平学宫。浮丘伯精于《诗经》,又好黄老之学,儒家、道家都派人前来邀请其去讲学。
浮丘伯答应了讲学,对于两家的邀请入驻的事情,却都拒绝了。他年事已高,不想再参与诸子百家的争斗中。学宫不得不对浮丘伯另行安置。
昨晚,刘辟非以晚辈礼拜见了浮丘伯。韩灵这才知道,刘辟非的父亲也曾师学浮丘伯,其母亲也在诗经上面有颇高的造诣。刘辟非本人更是对《诗经》有很深的研究。
那日,韩灵想要向浮丘伯请教诗经,因此也在现场,听两人讨论《诗经》。在讨论结束,浮丘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告诉了刘辟非“毛苹之死”。
韩灵并不知道刘辟非与毛苹之间的关系,但看的出来,刘辟非十分悲怮。浮丘伯还带来了毛苹最后临终的诗篇《上邪》。
其诗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能写出这样至情至性诗篇的奇女子,竟是也与刘辟非相识。
长久以来,韩灵都把刘辟非当做冷酷的政客,卓越的将领,法家的门徒,大秦暴政的拥簇,却忽然发现了刘辟非新的身份,他竟然也懂诗。
这时,门吏进来通报,说韩家派人来了。
韩灵有些诧异,但还是来到了院落外,看到来人居然是父亲韩器。
韩灵的父亲韩器年五十岁,长得器宇轩昂,国字脸,年轻的时候也定然是个美男子。韩家是辽东的大族,家中富裕阔绰。韩器尤其喜欢紫色的绸缎。今天便穿着一身紫色的长袍,腰上还佩着暖玉。
韩器见到韩灵出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快步走上前,端详了韩灵几眼道:“阿灵又清瘦许多啊?我可是拜托吕将军好好照顾你的,哎,待会儿我要质问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