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起义军想到,自己总需要有个号召啊,在这个群狼环伺的时候,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其他诸侯吞并了。几个起义首领商议,为了不被剿灭,必须投靠一位“天下英雄”。
张耳、陈馀与燕王不过是同流之辈,不值得他们效忠,闻说辽东王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心向往之,而且燕地百姓多有闻辽东王者,知道他能战善战,非张耳、陈馀、臧荼之辈所能比。
于是决定投靠辽东。恰闻辽东王舰队将要路过于此,派派人出海拦截。
刘辟非得知了蓟县的事情后,只思考了片刻,与秦仲等人道:“既然臧荼失道寡助,燕地百姓这么信任我,咱们便先进驻蓟县休整一下吧。”
刘辟非就这样兵不血刃占据了蓟县。刘辟非既然占据了燕地,马上派人到营口散布消息,告诉燕军士兵,燕国已经姓刘了,只要燕军放下武器,往往仇怨一概不究,只责问臧氏一族。
消息传到攻打营口的燕军营地,整个燕军营地再无斗志,逃跑的士兵不计其数。最后整个燕军营地只有臧荼与臧硕两人。
臧荼在臧硕的搀扶下,巡视了空空如也的营地后,与臧硕道:“你拿着我的头颅,去向辽东王求情吧,让他放过臧氏一族。”
臧硕不忍。臧荼却自杀于军营中。臧硕无奈之下,只能割了臧荼的人头,前往蓟县,向辽东王请罪。如此这样一场针对辽东的包围战役,事关辽东的生死存亡之战,竟是以这样荒唐的事情收尾。
五月,吕青山派人送来的战报到达刘辟非手中。东胡兵也已经被击退,但是实力未损,撤退情形颇为可疑。刘辟非留秦仲管理燕地,田思思的千乘舰队也留在蓟县附近的海域中。刘辟非只率领熊滨海的舰队返还营口。
营口县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赢箬遣散了征召的民兵,让他们返还乡里。经历这一战,辽东全郡的农时还是耽搁了。而刘辟非占据了燕地,却并不能让赢箬有多开心,燕地百姓处于饥馑之中,对于辽东来说,更像是一个累赘。
刘辟非上岸后,看到了前来迎接的赢箬。她整个人变得瘦削,身子单薄,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温暖的笑意。
第275章不被尊重的盟约(十二)
赢箬见虞小株并没有陪伴在刘辟非身边,询问道:“王后人呢?”
刘辟非道:“她思念自己的大父、父亲、姐姐,回虞家了。”
刘辟非与项羽在胶水河畔对峙一月有余,彼此都打着自己的盘算。刘辟非是答应了刘邦,帮助牵制项羽的主力,而项羽则是指使臧荼,去灭刘辟非的老巢。
随后,刘邦联合多路诸侯,攻入彭城。刘辟非也同时收到了赢箬送来的急报。
虞小株不知从何处得知,虞姬已经嫁给项羽,留守在彭城中。虞姬身为项羽的主妇,难保不会被拿来当做要挟项羽的筹码,虞小株决定先去彭城探查情况。
可刘辟非必须赶往辽东,不能同去,因此两人在齐地分道两路,只刘辟非带军回到了辽东。
刘辟非问:“韩嘉人呢?”
赢箬道:“你可不要怪他不来见你。战事初息,各处都需要安顿。因这一场战事,许多地方的农事都耽搁了,他正到处做安抚工作。且先回官署安歇吧。”
众人来到官署,赢箬向刘辟非汇报了辽东的情况。
如今辽东整体尚算稳定,燕国已灭,秦仲驻守蓟县,辽东西境已经稳定。最让人担心的是东胡王忽然撤退,这是一个谜。
因为赢箬及时向高句丽派出了使者,采取安抚策略,高句丽这次没有响应燕国的号召进攻辽东。那位绿水夫人在其中周旋甚多吧。赢箬已经代辽东王,赏赐绿水夫人五十匹绸缎作为赏赐。
刘辟非见自己不在的时候,赢箬也能将辽东打理的井井有条,面对敌人入侵时,也能以大局为重,没有拉帮结派,而是团结各方力量,不由得对赢箬刮目相看。
他之前扶持赢箬,更多的是从权衡势力的角度,但赢箬的表现,显然要比年老致仕的王景要好的多。又多夸奖了几句。
赢箬最后把桂枝回来的事情与刘辟非说了。桂枝是刘辟非的心腹之臣,赢箬把桂枝请回来掌控辽东蛛网,实际上已经侵夺了虞小株的权力。
但桂枝回来,增长得不是赢箬自己的力量,而是刘辟非的力量,这明显是符合刘辟非把赢箬扶持到相位的初衷。刘辟非也因此只是轻轻的点点头。默认了桂枝掌管辽东蛛网。
时值中午,两人便在官署内用了餐,官署卫兵进来报道,说有人带着燕王臧荼的人头来见辽东王。
刘辟非让卫兵把那人带进来。待那人被卫兵带入,刘辟非见那人与臧辉依稀有几分相似,他的手中捧着一个木盒,里面盛的应该是臧荼的人头。
刘辟非问道:“你与臧荼是什么关系?”
那人道:“小人亦是臧氏族人,姓臧名硕。为保全族人性命,奉燕王之命,特来献上燕王首级。”
刘辟非看向赢箬。赢箬笑道:“我也不知道割掉多少人的首级了。这样的阵仗还吓不到我。”
刘辟非见赢箬如此说,便与臧硕道“打开来看。”
臧硕打开了木盒,刘辟非看到了臧荼的人头。刘辟非没有见过臧荼,好在蛛网中有中原所有诸侯的画像,派人拿去辨认,来人汇报,确认正是燕王臧荼的人头。
刘辟非道:“燕国与辽东本是盟友,共同助齐抵楚,奈何燕国与楚国勾结,偷袭辽东,孤只灭臧氏,已经是给燕地莫大的面子了,你虽然拿来臧荼的人头,却也不能平息孤的怒火,来人,将他拿下,臧氏,必须族灭!”
说罢,两名卫兵上前,一把擒住了臧硕。
臧硕急喊道:“辽东王忘记了臧辉对辽东的恩情了吗?臧氏虽然不如田氏,人数却也不少。树大根深,也有朽枝。臧辉却一直劝诫燕王不要攻打辽东,对辽东一直心存善意,辽东王却不念旧情,执意置臧氏族人于死地,于心何忍?”
提到臧辉,刘辟非却也不得不动容了。臧辉的确对他有恩,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侍奉在臧荼身边,如今臧荼死了,也不知道臧辉是何想法?
赢箬劝诫道:“既然臧荼已死,臧氏也闹不出太大的动静,莫不如饶了他们性命。”
刘辟非道:“孤看相国之面,饶尔等不死。你去劝说臧辉,他若愿为辽东效力,臧氏族人或得幸免。”
臧硕大喜道:“小人这就去劝说臧辉,他一直很佩服辽东王,一定会欣然归顺。”
刘辟非说了一句:“但愿吧。”因为他知道臧辉为人正义,却也有些迂腐。
刘辟非又看了臧硕一眼,臧荼委托他送来自己的首级,其在臧氏一定有很强的影响力,便问道:“你在臧荼身边担任何职?”
臧硕心里打了一个激灵,小心翼翼道:“小人在燕王身边负责情报刺探工作。小人有一件事情,要与辽东王说。”
臧硕道:“在营口,原本有一支燕国间谍势力,小人这里有一份名单,愿意献给大王。”
燕国与辽东相邻,彼此刺探情报,本属正常。如今燕国已灭,臧硕却拿着这份名册作为晋升之本,赢箬本能地有些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