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辟非沉默半响,道:“你用自己一个人,换半岛数万人的自由?你认为自己有这个价码?”
滨海听了,顿时心慌起来,但却要强自支撑着,与辽东王抗辩:“价码是否合适,自由辽东王判断。若不是父亲意愿,我其实与其他半岛人一样,成为林木国的臣子,而不会出现在辽东王面前!”
“滨海,你莫非是疯了吗?”居然敢和辽东王叫板。
刘辟非道:“这么说,你对我辽东并不是诚心归顺,心仍向半岛了。”
滨海咬着牙道:“是。”
刘辟非道:“既然如此,我便不用了你了吧。你不是想要和自己的族人在一起吗?我成全你。我送给你在本溪拨一处铁矿,你就做个矿主,去那里陪伴自己的族人吧!”
这个安排,充满了刘辟非的恶趣味。刘辟非就是要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每天都目睹着族人被奴隶的命运,可自己的享用,却来自沦为奴隶的族人的劳动成果。
你不是要当圣人吗?可你还享受着族人的血食供奉。这将是多么讽刺的画面啊。
刘辟非安排好了滨海,回到了县衙。
俞辰一路小心翼翼的跟随,小心翼翼查看着辽东王的脸色,可刘辟非脸上无悲无喜,这让俞辰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该劝说辽东王收回成命。
可若非滨海,丹东恐怕守不了那么久,自己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功勋,俞辰咬咬牙,终于开口。
“王上此举,也等于是救了半岛的百姓啊。”
“哦,你竟然这么看。”
“是,像那林木国王穷兵黩武,又修建宫殿城池,耗费的物资不计其数,半岛的资源食物都已经到告竭的地步。若这许多人再留在半岛,动乱、饥荒在所难免,半岛将沦为地狱之所。辽东王将他们俘虏,安排在矿山,看似无情,其实是大仁慈……”
见到刘辟非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他更是放开大胆的说。
“王上天纵英才,尧舜禹汤所不能比。那滨海小部落出身,见识短浅,不解王上真意,实在是……”
“好了,好了,再说下去,你这词汇估计也没剩下多少了。孤哪里敢和尧舜禹汤相比呢?”
“王上,那滨海公子在水战方面,的确是个天才,臣隐隐觉得他在许多方面,与王上有相似之处。滨海虽不解其父之志,却能秉承其职,若是荒废,去做一个矿主,委实是可惜了。”
刘辟非喟叹道:“这个滨海,还是一个天真的人啊。先让他去本溪安息一顿时间吧,我现在可没有舰队给他调遣。”
俞辰听出了辽东王的言下仍有重用滨海之意。也好,先让这小子去明白下人心险恶,搞清楚辽东代表着什么,他可能就不会如此执拗了。
俞辰正在思索间,却听到辽东王道:“俞辰!把你从辽东北守的位置上扒拉下来,你恨孤吗?”
面对突然的袭击,俞辰连忙跪下磕头道:“臣下做什么工作,都是王上赏识。怎敢心生怨恨。”
刘辟非拍了下俞辰的肩膀道:“那就好。辽东本无二主,大秦不可复兴。你好好想想这句话吧。”说罢,刘辟非留下俞辰在大堂之中,离开了。
俞辰跪在大堂之内,脸上带着淡淡的苦笑。曾经的他,也想过直接向辽东王效力,可是不得其门而入。是箬公主给了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自己不能不报。
俞辰站了起来,如果大秦真的不可复兴,那就让自己跟随着箬公主一起灭亡吧。这条注定没有希望的路,他会跟着她一起走下去。
刘辟非带军来到丹东后,秦仲已将带领本部兵马,在丹东县郊外扎营。黄昏时分,士兵完成了下午的操练,开始升起炊烟做饭。按照秦仲将军的规定,他们要在天黑之前,吃完晚饭,并清理好炊具。因此整个军营中都飘着饭香。
第232章平定林木国(三)
秦仲军中军营帐。
李绿水得知田思思随辽东王军队来到了丹东,便派人把她请来。距离李绿水父亲李千江的五十岁寿诞还有半年,李绿水想要给父亲准备一套新衣裳。
可高句丽王城距离丹东太远,而且丹东集市上的面料大多普通,因此想要从齐国请来几位优秀织工。
田思思来到,听了李绿水的话。李绿水为自己的父亲做衣裳,只是一个借口,高句丽王城真正想要的其实是织布技术。
田思思不想答应。与辽东王做生意,有两条线路。一条从营口进入辽水,贩卖至襄平以及浑水新城。另外一条贩卖至丹东,由丹东的商人将货物贩卖至高句丽。
比起第一条线路,丹东这条线路,来此的齐国商人要相对少些,如今高句丽王室衰微,对于绸缎的需要远不如辽东多。
李绿水道:“齐国与辽东的生意其实已经近饱和。而半岛沿海部落,已经被辽东王打残。如今,丹东码头已经在兴建,来往马管水的船只也必然增多。通往高句丽水运也必然比现在便宜,齐国想要开拓新的市场,有哪里比高句丽更合适的呢?”
田思思道:“夫人和我说这许多,都不足以打动我。我们与辽东王有条约,未经辽东王允许,不得参与高句丽人的贸易往来。提供工匠,更是忌讳。夫人与其劝我,不如去求辽东王开恩。”
李绿水一怔。辽东借自己地理的优势,将齐国的贸易拦截在了自己的手中。这个战略目的,自是不可能被李绿水的一两句求情改变。
因此,宴会也就变得冷清起来。李绿水更是郁郁寡欢。
田思思闷头吃了点饭菜之后,便要告辞。李绿水与秦仲两人将田思思送出营帐,门卒来告知,辽东王来了。
门卒的话刚说完,辽东王已经来到,看到田思思也在秦仲军营中,笑道:“田大商人最近邀约不断啊。”
田思思道:“辽东王得了这么多俘虏,也没有想过照顾我的生意,我就只有自己跑断腿,看看丹东还有没有其他的生意可做。”
“那田大商人发现了什么商机?”
“商机是有的,却要看辽东王是否同意了。”
“走,进去再说,外面天寒地冻,怪冷的。”刘辟非说着,先进入了中军营帐,看到营帐内残宴还没有收拾。
秦仲连忙派人把营帐内收拾干净了。
刘辟非与秦仲道:“你们都吃饱了吗?给我送点饭菜上来吧。”
秦仲吩咐李绿水:“我听说王上喜欢吃面,你去帮王上做一碗汤面过来吧。”
李绿水正赌气着呢,本不想答应,直到秦仲目视自己,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下去了。
刘辟非听到“汤面”二字,笑问:“秦仲将军与我一样,也都爱吃面?”
秦仲道:“自王上把食谱传来,晚上吃一碗汤面,舒服。”
刘辟非听了,大笑。
当面端上来,刘辟非边吃面,边问:“此间的战事已经快要了结。秦仲将军就随我一起回襄平吧。”
“高句丽方面呢?”
“朱然家既灭,高句丽有李氏与朱水家掌握,两家都亲近我辽东,已无大患,由丹东方面负责监视即可。”
刘辟非抬头看了一眼李绿水,问:“不知道夫人可愿意随秦仲将军一起回襄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