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四天的准备,三人带领一千户移民,一千步兵,一千骑兵,北上浑水,抵达燕长城边缘,然后沿着长城,来到了丹东。
此时丹东还盘踞这高句丽人的一个哨塔村落。全文杰带兵将其剿灭,占据了原高句丽人的村落。
全文杰的首要目的,是要保证丹东百姓的安全,因此暂时无法沿马管水北上,只是让屠蒙带领骑兵,顺着马管水,一路劫掠,但也没有深入腹地。
屠蒙一路劫掠,烧掉高句丽人的村落。在这之前,当高句丽人的军队前往入侵辽东的时候,这些高句丽人都是箪食壶浆,欢送军队离开。
因为高句丽入侵辽东,可以给他们带来粮食、奴隶。囤聚在辽东的中原人,是耕田的好手,可能成为他们的农奴,帮助他们种田、养参。
可随着屠蒙骑兵来到,原本被卖到此处的中原人终于迎来了解放,他们得知辽东王已经在丹东屯兵驻扎,当下一路沿着马管水南下,进入丹东,请求归附。
韩嘉对这些当过奴隶的中原人进行了编户,安顿了他们。并与回来的屠蒙道:“将军,可拦住高句丽人北上的道路,将他们驱逐到我们这里,我们修建房屋,缺少许多的劳力呢。”
屠蒙听韩嘉的话,十分合自己的胃口,他还一直担心韩嘉是个文士书生,看不惯自己的破坏行径呢。
韩嘉的确不喜欢破坏,可也正如之前辽东王所下命令,要对高句丽施加以报复,如此,破坏倒不是不可以忍受了。
屠蒙按照韩嘉的吩咐,率领骑兵,长驱北部,将想要逃亡腹地的高句丽人拦住了,凡是想要反抗继续北往者,都被屠蒙骑兵杀死。
屠蒙对拦住的高句丽人道:“都往南去吧。自高句丽攻打辽东起,高句丽注定成为不了一方乐土了。”
面对屠蒙及麾下如狼似虎的骑兵,高句丽人又往南逃。往南逃,便被全文杰布置的口袋阵,尽数捕获了,成为了丹东的奴隶。
韩嘉将这些高句丽奴隶组织起来,让他们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每次只发给他们很少的食物,但发给了这些高句丽人渔船、渔网,高句丽人想要吃饱,只能向大海寻求帮助。
韩嘉在海岸边建立了简易的码头,高句丽奴隶的渔船每日从这里出发,从这里结束,每日捕获的海货,韩嘉让他们上交一成,用来供养随迁而来的中原百姓。
高句丽发现,这里的生活,倒也并非无法忍受,比起马管水身处的山地崎岖,丹东这里土地平缓,交通方便,海面上的风让丹东气候温暖湿润。
而在高句丽治下,他们接受高句丽官府的盘剥,要比丹东多多了。韩嘉甚至出台政策,让高句丽人管高句丽人,从高句丽选举了虞人,看管码头,收取海货。待中原人的房屋全部建成后,韩嘉同意高句丽人盖自己的房屋。
如此,虽有大量高句丽人进入丹东,但并无动乱发生。
其实也并不奇怪,高句丽人,本就是东胡、箕子国、扶余、逃难的燕国百姓组成,人种组成十分复杂,比起高句丽人粗糙的统治,韩嘉在丹东采取的温和政策,是高句丽人难以产生反叛之心的关键。
任何繁荣的地方,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就像现在的人喜欢往大城市跑一样,丹东此处也成为了周围部落的中心。
虞人在收取海货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些身穿兽皮,携带毛皮、野味的人,他们自然不是高句丽奴隶,而是对岸的一些小部落的人,慕名前来交易。
在大自然的残酷之下,一个部落的生存总是异常艰难的。看到丹东这里如火如荼的建设,这些部落的许多酋长便派人来,指望与丹东建立贸易往来。虽然丹东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他们的。
可是丹东有兵,这里有别处没有的安全。各部落之前交易,往往会产生分歧,争斗,强者劫掠弱者,成为常态。
这些弱小的部落,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势力为他们做主。
丹东的强势崛起,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辽东王的势力已经波及马管水岸,不久也会跨过马管水,将他们也纳入统治之下。这是有智慧的各部落酋长的共识。
韩嘉将这里的大好形势写成文书,向刘辟非汇报,寻求刘辟非的意见。
刘辟非来信,说:“丹东之事,君自决之。”这是刘辟非见到了韩嘉的汇报后,对于韩嘉能力的信任。
第180章河甸城的使者
这日,全文杰如往常一样,带兵部署在马管水河畔,堵截南逃的高句丽人。
但随着日子推移,屠蒙骑兵活跃的范围已经超过一日之程,再往前走,便要深入高句丽腹地了。
而刘辟非明确给了命令,不要深入高句丽的腹地。全文杰等人目前能做的,便是等待高句丽人反应过来,派兵前来,与他们决战。
高句丽的反应显然比全文杰预料的慢,已经一月有余,屠蒙说沿途之上,没有见到一名高句丽士兵。
“将军,有马车。这伙高句丽人一定很富。”全文杰身旁的士兵道。
与全文杰不同,士兵们倒是十分喜欢这样的日子。不用冒太大的风险,每日在这里,像是守株待兔一般,不断有高句丽人往他们的口袋阵里撞。
士兵们对落入他们手中的高句丽人的处置方式是:无论贫富,只留给高句丽人内里的一件衣裳,抢得的衣服,财货,都被士兵们瓜分掉。
南逃的高句丽人,贫穷者靠两腿行走,富裕者往往会乘坐马车,看来又一只肥羊落入他们口中了。
全文杰却感到奇怪。因为马车比步行显然要快的多,前十日遇到的乘坐马车的富裕者较多,后来便零星稀少了。为何又突然出现一辆马车人家呢?
士兵们不知道全文杰在想什么,当下围堵住了马车,马车的主人居然还有卫兵保护,不过很快被辽东士兵拳打脚踢一番,狠狠教训了。
车内的人也被拽了出来,是一名高瘦的男子,带着长冠,宽衣大袖,士兵们可不管他什么身份,直接去剥他的衣裳。
那长冠男子高喊道:“别剥我的衣裳,我是高句丽使者。”一口字正腔圆的中原话。
但士兵们吵杂之下,哪里听清他说的话,还是将他外衣剥掉了。
长冠男子愤恨道:“一群野兽!有辱斯文!”
全文杰虽然听到了他说的话,却听得不是很清楚,当下命令士兵把他带上来。
长冠男子见到全文杰,见全文杰打扮,知道他是将军,连忙道:“将军!我是高句丽使者苏绿,有事情要见辽东王!”
全文杰心想,闹了这么久,高句丽人总算有点动静了。全文杰当下带苏绿来见韩嘉。
路上,苏绿问全文杰索要衣裳,全文杰道:“这个可不行,脱掉别人衣裳,是我们丹东欢迎客人的传统,使者可要学会尊重我们的风俗。”
苏绿只得穿着里衣见了韩嘉。一看到韩嘉,便知道他与全文杰不同,是个斯文人。
韩嘉得知苏绿要面见辽东王,当下将刘辟非写给自己的回书与全文杰等人看了:“王上已经说了,丹东的事情,可由我与诸位自行决定。使者还请说明来意,若是不太紧急的话,就由我们这些属下自行处理了,不用什么事情都麻烦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