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杰听了秦仲的解释,这才明白,当下道:“这韩灵真是一个大麻烦。”
虞小株与诸将主意商定,便都秘密回家。虞小株回到王府,得知刘辟非在书房。仆人与虞小株说,辽东王在书房等着自己。
虞小株来到书房,见到刘辟非正在翻阅考卷。刘辟非听闻虞小株来到,道:“来,你快来帮我分析一下,我已经选举出了前三名的试卷,你且看看,哪一张试卷可以名列第一。”
虞小株将三份书卷展开之后,却发现并没有韩灵的《劝辽王裁兵论》,其中韩嘉的《辽水论》与秦观渔的《屯田论》赫然在其中。
桂枝只看了韩氏兄妹的文章,却没有看秦观渔的《屯田论》。
秦观渔出身浑水营地,关于治国之策,曾经得到赢箬的指教,知道未来官府将在浑水营地实行屯田,因此在秦观渔的文章中,阐述了在浑水屯田的必要性,并列举了一些鼓励措施,可使屯田对农民的剥削不要太严重,并用各种惠而不费的措施,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屯田制的弊端。
秦观渔的上述观点虽然不算新颖,但在最后的论述中,秦观渔道,任何制度的好坏,都是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用对了人,制度会表现出好的一面,要错了人,制度会表现出坏的一面,也就是制度的弊端。
而第三篇,则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了,其主人叫铁英。铁英所写文章,则是论铁矿的使用用途,指出若只卖铁矿,是赚不了多少钱的,关键还是要熟练的铁匠。在文章中,铁英认为,单个铁匠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聚集更多的人力,使铁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如此,辽东铁犁牛耕政策的推广,才有可能。
刘辟非问虞小株:“这三篇,都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认为哪一个可列为第一呢?”
第175章《劝辽王裁兵论》
虞小株阅读了三篇考生的文章后,笑道:“这件事情,还是由你自己定夺,我可不想落得干政的罪名。”
虞小株又提醒刘辟非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你现在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组建文官上面,可能会冷落了诸将之心啊。”
刘辟非问:“他们说什么了吗?”
虞小株道:“并没有,可总要给他们找点事做。”
刘辟非还要仔细掂量前三名考生的排名,吩咐虞小株先睡。
虞小株回到卧室,立即派人叫来了桂枝,与桂枝道:“你下去吩咐诸将,就说情况有变,今天的提议作废,让他们一个个都老实下来。”
桂枝领命而去。不久,回来向虞小株复命。
虞小株问:“都通知到了吗?”
桂枝点头:“吕青山、秦仲、全文杰、屠蒙,每个都通知到了,只是他们询问出了何事?”
虞小株道:“待日后再和他们解释。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安歇吧。”
虞小株送走了桂枝,心却总不能平静。她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正要入睡,却听到了开门的动静,她瞧了一眼,见是刘辟非,喊了一声:“辟非。”
刘辟非将门关上,问道:“怎么还不睡?”
“睡不着。”虞小株道。
刘辟非将外衣脱了,钻入被窝之中,冰冷的寒气进入被窝之中,虞小株整个身体向刘辟非依偎上去。她的手在刘辟非的身上胡乱摸索着。
刘辟非拽住虞小株的手:“别胡闹,早先睡吧。”
虞小株却不听,她整个人俯身在刘辟非的身上……
襄平城的市坊一如既往,在鸡鸣之后,便打开了门,摊主商人们陆陆续续进入,有人看到门口张贴告示的木栏上,张贴着几张布帛。
布帛之上,赫然就是《劝辽王裁兵论》。署名正是韩灵。
商人、摊主们,看到这篇《劝辽王裁兵论》,一个个都十分欣然,觉得本就应该如此做。辽东已经没有战事,却还养这么多的兵,实在是浪费。
若能按照《劝辽王裁兵论》上说,那的确是辽东百姓之福。
市坊本就是五教九流杂烩之地,消息传播最快。很快有人将这里的消息通知了住在客舍的韩氏兄妹。
报信人来到时,韩氏兄妹正在堂内用早餐。
报信人笑道:“恭喜韩兄,韩兄的这篇文章,引得众人交口称赞,辽东王让人将韩兄的文章张贴在市坊木栏之内,公试第一名非韩兄莫属了。”
韩嘉一脸古怪,与报信人道:“不敢隐瞒阁下,这篇文章乃是舍妹所做,不是我的文章。”
报信人惊讶的看着一旁面露愁容的韩灵,他听闻风声,只看了文章的内容,因此只粗略的看了一眼署名,便一眼认为是韩嘉所做,毕竟韩嘉最近在襄平城闯下了文名。
而韩嘉之妹,韩灵,在报信人看来,吟诗诵月还可,但政论这样的事情,却不该出自女人之手的。
韩嘉倒是一直很钦佩自己这个文采出众的妹子,知道她非一般女子可比,常自比管仲、乐毅,很有豪气。
见妹妹面露愁容,韩嘉还以为妹妹在为自己感到惋惜,安慰道:“妹妹能得第一名,也是我们韩家的荣幸,倒大可不必担心家人的责难,自有哥哥为你担着。”
不想韩灵却握住韩嘉的手道:“哥哥,这件事情,处处透露着古怪,一场公试,为何单单将我的文章张贴在市坊,若是张贴,也应该张贴在学宫之内吧。恐怕幕后有人指使。为了安全,咱们还是赶紧离开襄平城吧。”
韩嘉听了妹妹的分析,他虽然有很强的名利之心,但是事关安危,当下兄妹二人回屋拿了包裹,结账之后,便要出门,却看到外面战马嘶鸣,门外甲兵林立,已经将这客舍团团包围了。
外面一名校尉喊道:“韩灵何在?”
韩灵听到有人呼喊自己,便要出门,却被韩嘉拦住,韩灵道:“哥哥,这件事情是因妹妹引起,自然要由妹妹担待。”
韩灵挣脱了韩嘉的手,走出客栈,与那名校尉行了一礼道:“我便是韩灵。”
韩嘉这时候也走了出来,指着校尉道:“你可知道,我们是公试考生,辽东王如今尊文重教,你是奉了谁的令?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问缘由,逮捕文士。”
那校尉嘿嘿冷笑道:“你们这些文士,口舌于文章之上,搬弄是非。为了赚取名次,居然将文章张贴市坊之中,骗取民望,沽名钓誉,名利之心,昭然若揭。居然还骗说王上裁兵。说!你们是哪个诸侯的奸细?”
韩灵道:“我一片劝喻之情,并不是某个诸侯的奸细。”
校尉道:“那就需要带回去审问一番了。”
校尉挥了挥手,命人将韩灵押解带走,韩嘉上前阻拦,被一名士兵,一拳击打在眼眶之上,眼冒金星,倒于地上。校尉逮捕了韩灵之后,很快带兵离开。来的快,走的也快。
刘辟非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看到依偎在自己胸膛内的虞小株,刘辟非小心翼翼的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刚出卧室,便看到王府之外,已经围了许多的人,正是诸多考生。
却是韩嘉组织,要为韩灵讨一个公道。韩灵,韩姑娘,一直被这些考生引为红颜知己,得知韩灵居然被兵士给抓走了,一个个都非常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