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有的童子干脆将自己突击时认识的五百字,一字不差的抄写了上去。

而成年的考生,良莠不齐,面对如何治国,大部分人面露愁容,一字不写。其中唯有三人,早猜测着刘辟非举行公试的初心,抱着必中的信心而来,看到题目,当下都是奋笔疾书。

张苍见到这三人,却都是早在襄平城闯出了名声的。有浑水营地秦观渔、营口韩氏兄妹。这三人写完之后,韩氏兄妹兄长韩嘉与秦观渔都先众人交卷。

韩氏兄妹妹妹韩灵虽然将试卷写完,却是在旁边检查文章,蹙着眉头,待时间结束后,才随众考生一起交卷,出了考场。

三百多张试卷,要先安排专人誊抄,防止有人根据字迹,将人辨认出来。

按照刘辟非规定,成年与童子试卷,要分开批阅,各自淘汰一半。童子前二十名入拜学宫内诸子百家为师,前一百名,则可在学宫安排讲师进行授课学习。

成年前十名可以为县丞,前五十名,可以为县丞以下属吏。而成年考生前三名,则进入相府为丞。

众人最关注的便是成人榜的前三名了。成年榜,前十名先由考官来进行初次排名,然后这十份考生的考卷则要呈交王府,交给刘辟非来审阅。

只是还没有上交王府前,桂枝却来到批阅室,以虞小株的名义,为考官们送来了饭食:“主母说了,诸位为国家选才,不可冻馁饥饿了,让桂枝给大家送来鸡汤与米饭,天寒地冻,诸位且都来一碗鸡汤。”

张苍是个胖子,也自是地道的吃货。辽东物资紧张,想要常吃肉而不能。如今虞小株派人送来了鸡汤来,张苍当下已经蹲在饭盒之上,打开饭盒,鸡汤的香味盈荡整个房屋。

张苍招呼众考官来喝鸡汤。

桂枝问:“主母问前十名考试的名额可确定了吗?她想要先王上一步,目睹辽东人物的风采呢。”

张苍一边喝着鸡汤,一边道:“前十名考生的卷子都放在案桌上,桂枝姑娘可自取之。”

桂枝俯身在案桌之上,找到了韩嘉的卷子,随后翻到了韩灵的卷子。

韩嘉卷子的题目是《辽水论》,文章之中,将辽水对辽东的重要性,进行了重要阐述,认为辽水不仅是辽东的军事屏障,下可沟通辽东湾,上可沟通东胡部落,是辽东安全是维系,繁荣之根本。

若不掌握辽水,则北上商路就不安全,南下商路也会受到威胁。辽水论中,提及打造一支舟师的重要性,其目的,便是维护辽水之安全,为商旅创造一条安全的商贸之路,则辽东是矿产,中原之粮布,都可通过辽水来进行运输。

韩嘉认为,在这个时代,水路无疑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若想要辽东兴旺发达,则必须将辽东郡全部河流流量、流向探听明白,汇聚地图之上,到时,以运河连接各河流,便可在辽东组建一个水网。如此,辽东便可彻底掌握在手中。

韩嘉的这篇《辽水论》,被张苍暂时列为公试第一,到并不是虚妄。

桂枝又将目光盯在了第二名的考卷上。第二名正是韩灵。

第174章韩氏兄妹(二)

这正是桂枝此行来的目的,她看了一眼张苍,张苍一碗鸡汤喝完之后,又舀了一碗。

桂枝打开了韩灵的卷子,卷子的题目是《劝辽王裁兵论》。

论文大意是,辽东王率数万军队,屯驻辽东,可辽东人口,也不过十万余人,今以十万之众,养数万军队,久而久之,脱产者所占比例太多,辽东必然贫困。因此,韩灵建言,让辽东只保留三千人左右的部队,便可足以保境安民。

裁撤的兵士可转兵为农,为商,如此才是辽东的长久治安之策。

这篇《劝辽王裁兵论》文字大概在千言左右,桂枝当下在一旁默诵,觉得这样一张考卷可以大做文章。

张苍见桂枝在默诵文章,笑道:“桂枝姑娘,不会如我一样,偏爱这篇文辞华美吗?我这里倒是自己抄录了一份,可以转赠给桂枝姑娘。”

桂枝听了,微微一笑道:“如此,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张苍将自己抄录的《劝辽王裁兵论》递给了桂枝,桂枝谢过之后,便离开了。

张苍目送桂枝离开的身影,面带思索之色。

桂枝回到王府,将韩灵的考卷文章念给虞小株听。桂枝念诵完毕,兴奋道:“主母,这样一篇文章,若是让吕青山、秦仲他们知道,他们恐怕会气的跳脚吧。”

虞小株却在犹豫。如今辽东战事平息,而且似乎有永远平息的意思,组织商贸,安顿百姓,科举选士,辽东似乎将要进入治世。

但在吕青山、秦仲等将领眼中,却并不是这么看待的。辽东终究是一隅之地,无论是发现铁矿也好,与燕齐做生意也好,还是科举选士,让文人做官也好,都是为了积攒物资,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而韩灵的《劝辽王裁兵论》,正好出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刻。

《劝辽王裁兵论》一出,必然会引起诸将的反弹。

虞小株想到这里,便去通知桂枝,天黑之后,把吕青山、秦仲、全文杰,甚至屠何部落的屠蒙都请到酒馆中来。

这里是诸将常聚之所,也是因为久无战事,各将领只能用喝酒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当晚,诸将来到虞小株订下的包间,桂枝将韩灵所写的《劝辽王裁兵论》传阅众人,屠何虽然会说中原话语,可不认识太多中原文字,桂枝便当着众人的面,将这篇文章再次朗读了一遍。

待桂枝念完,屠蒙见到吕青山、秦仲两人都是沉闷不语,却也不懂这篇文章碍他们什么了。

全文杰也是个粗线条,他跟随刘辟非身边,耳濡目染刘辟非最近的许多政策,便是要招纳文官。

在全文杰看来,倒也不觉得文章有什么不对,毕竟,他可不想被刘辟非派去当县令、县丞,全文杰只想要负责打仗的事情就好。

虞小株问:“诸位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吕青山道:“这文章的主人,韩灵,此次公试名列第二?”

桂枝道:“是的,这是考官们的排名,不出意外,王上也不会对其有大的变动。”

吕青山问:“那第一名是谁?”

“韩嘉,韩灵的哥哥。”

“那对兄妹?”

桂枝点了点头。如今这对兄妹的名声,已经在襄平散播开来了,他们兄妹二人名列第一、第二,倒也不会让人觉得惊讶。

秦仲问:“那主母要我们如何办呢?”

虞小株道:“我希望你们都忘记今晚发生的事情。”

忘记,却并不是真的忘记,虞小株叮嘱众人,明日辽东王决定公试名次后,吕青山等人可主动向辽东王提议,将公试前三名的文章刻制成石碑,立在学宫之内。

如此提议,他们便可趁机阅读前三名的考卷,若是第二名依旧是韩灵,则众将必须极力劝止,决不能让韩灵成为本卷考试的前三名。如有必要,也要对韩嘉进行打压。

全文杰愕然问道:“有这个必要吗?”

秦仲帮全文杰指出:“若按照《劝辽王裁兵论》的建议,辽东只保有三千军士,那么估计只有你的辽王卫兵团可以保留,其他兵士则全部被裁撤。那时,辽东还需要那么多的将军吗?你准备让我和吕青山回家种地吗?”

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秦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