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前已经往高句丽派去了求援信,据说高句丽方面,只象征性地派出了一只三千人左右的老弱军队,很快便被刘辟非军中的浑水都尉与屠何部落的骑兵联合伏击打败。
范瑶来到朱然身边,道:“大王子,眼下城内形势已经十分危险,一旦让士兵继续饿着肚子,他们绝对会暴乱的,不如趁此机会,伪装向刘辟非军投降,然后再则机逃走,也好东山再举!”
朱然一双愤怒的眼睛盯着范瑶:“你要我逃走?”
范瑶苦笑:“大王子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这时,却见到一名千夫长带领一群人,气势汹汹朝自己与朱然走来,范瑶想要去拉朱然,却不想朱然竟是直接走上前去,与那名千夫长对峙,质问那名千夫长:“你这是要做什么?”
千夫长道:“为大家找条活路。”
说罢,竟是直接挥刀将朱然给砍了,溅了一身的血,又朝范瑶走来,范瑶吓得两腿颤颤,他忽然想到,自己为了与刘辟非为敌,受了多少的罪,上天为什么不可怜可怜他,降一个雷,将刘辟非给劈死。
却不想高句丽千夫长来到范瑶面前,向范瑶行了个中原人的礼节道:“范先生是中原人,就由你来带领我们大家伙投降吧。”
吕青山来到中军营帐,向刘辟非汇报,说襄平城内的高句丽人有投降的意思。
刘辟非此时正在与张钧研究辽东的地图,刘辟非虽然知道辽东有铁矿,但具体蕴藏在何处,却并不知晓,还需要派人来侦探。
刘辟非便趁着围城的时候,向四周派出了勘测的人员,还把张钧从黑山营地叫来,让他来主持寻找铁矿的事宜。此时张钧正在地图上标注几个位置,这几个地方很有可能蕴含丰富的铁矿,但需要进一步的勘测。
因此,刘辟非听了吕青山的汇报,只是道:“如果高句丽人真的要投降,就让他们把朱然给我送来吧。”
两军对峙许久,双方自然探听清楚了对方主帅的名号,朱然,这位突然来到辽东的高句丽大王子,是刘辟非急欲想要除掉的人。
却不想吕青山道:“他们已经把朱然的人头送来,就在盒中。”
刘辟非这才抬头,看到了吕青山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刘辟非示意吕青山打开,里面盛着朱然怒目圆睁的一颗头颅。
朱然竟然就这样死了。
刘辟非大喜,辞别张钧,与吕青山一起走出营帐,却见到几名被派出勘测的矿工走了回来,其中一人刘辟非认得,乃是张钧的弟子铁河。
铁河向刘辟非抱拳行礼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我们的人已经在本溪探测到一处丰富的铁矿藏,储量十分丰富。”
张钧也走出了营帐,看他满脸的喜色,应该在营帐内也听到了消息。
刘辟非吩咐道:“探得矿藏的事情还需要严加保密,等我军进入襄平,这是第一件要处理的事情。”
张钧问:“王上,襄平既然快要拿下,箬公主是不是该请回来了?”
刘辟非摇摇头道:“不急,她想要回来,就会自己给我来信的。”
第160章范瑶又逃跑
范瑶多次想过自己与刘辟非的第一次碰面,那应该是在刘辟非被敌人生擒之后,自己站出来,亲口对刘辟非说,一直与他处处作对的人是自己。那时,可真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而不是这样,自己率领着一群高句丽蛮子,出城向刘辟非投降。
范瑶却不敢拒绝这样的差事。他若拒绝,恐怕会直接被想要投降的高句丽士兵直接斩杀。
一万多名高句丽士兵,陆陆续续从城外走出,手捧着武器与盔甲,将武器扔在左手边划定的区域,将盔甲扔在右手边划定的区域。
范瑶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将朱余从床上扒拉出来,自朱然来襄平,朱余便一直龟缩在自己的卧室中,不肯出来。
这次得知襄平城已经准备要投降刘辟非,当下直接从被窝里站起,原本范瑶是让他身穿盔甲的,但是朱余却担心,这样会不会引起辽东王的猜忌,便只穿内衣,连外衫也不穿,与范瑶并行,走在其他士兵前面。
范瑶走路虽慢,最终还是走到了刘辟非的面前,他抬起头,第一次近距离打量刘辟非,刘辟非的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双眼之中,总是带着似有实无的冰冷寒意。
好在他的举止是温和的,接过了范瑶呈上来的印信。
范瑶跪在刘辟非面前:“高句丽军师范瑶、大傉萨朱余向辽东王献城,请降。”
听着范瑶流利的中原话语,刘辟非一愣,说道:“范先生的中原话说得很好啊。”
范瑶生怕自己暴露,却没有想到,这乡音竟是将自己暴露了,他紧张之下,竟是答不出话来。
还是朱余谄媚笑道:“范先生与我一般,都是仰慕中原文化,特意学习了中原语言。”
刘辟非点了点头,与朱余道:“你这中原话可就没有范先生说的好了。”
朱余道:“是,是,我以后一定勤加练习。”
刘辟非留下吕青山、秦仲安置降兵,带全文杰等一同进入城中。
襄平城既然已经投降,臧辉便来向刘辟非辞行。襄平一战,敌人不战而降,臧辉其实并没有帮上太多的忙。
刘辟非感念臧辉的赤诚,亲自送臧辉军前往营口。燕国臧荼送来了最后一批稻谷后,刘辟非便把船只扣押了下来,此时正好送臧辉军回蓟县。
原营口县的居民,无论是逃亡黑山营地的,还是被捕捉为奴的,都被刘辟非下令释放,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营口县重新热闹了起来。
为了输运粮草,营口县在早先便有了简陋的海运码头。将来,随着刘辟非开发辽东,营口县势必成为商贸兴盛的大港。
如今襄平已经被刘辟非攻下,许多嗅觉敏锐的商人,又都从各处浮出,在营口置办了资产。
刘辟非送臧辉于营口县海运码头,此时士兵已经登上了战船,码头之上,除了搬运工人,便只剩下刘辟非与臧辉,以及护卫刘辟非安全的偏将军全文杰。
刘辟非握住臧辉的手道:“君乃赤诚之人,若燕王不能容你,我辽东自有你容身之地。”
臧辉笑道:“我其实也没有帮辽东王什么忙?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稻谷案不会成为两国之间交往的障碍。”
刘辟非向臧辉保证道:“燕王毕竟还是送来了十万石粮食,只要燕王不主动攻击我辽东,我与燕王的十年不攻条约仍然算数。另外,燕王若想要购买铁矿,我也十分欢迎。不过我只要粮食与耕牛。”
臧辉道:“我会将这件事情告诉燕王。”
刘辟非目送臧辉上了船,几十艘大船映着夕阳,离开了港口。
上午受降仪式时,范瑶差点因为乡音将自己暴露,晚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刘辟非对待他们也十分好,将他们安置在驿馆内,只随便派了两名卫兵把守大门。
范瑶来到朱余的屋内,问:“你就这样甘心做辽东王的俘虏吗?要知道,你可是高句丽人的大傉萨。”
朱余认命道:“我打了败仗,回去也是被处死,不如留下。”
范瑶道:“不然。眼下朱然、朱由两位王子都已经死了,咱们大可将打败仗的责任推在这两人身上,高句丽的人若是知道西方出现了辽东王这样的强敌,还会有闲情来处置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