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叩头拜首道:“末将白山拜见陛下!”
子婴点了点头,道:“白山?朕好像应箬公主提起过,你便与朕一起去见箬公主吧!”
赢箬得知子婴来到,亲自出门迎接。白山在旁看到赢箬脸色苍白,一副病容,心中酸痛,却因为有众人在,不敢吐露情感。
子婴扶起想要行礼的赢箬道:“箬公主身子还没有痊愈,礼就免了。这里有一人,我来时,他在门外,箬公主可认识吗?”子婴向赢箬介绍白山。
“白山,是你吗?”赢箬的声音还有些嘶哑。
白山叩拜在地,泣涕道:“公主,是我,白山辜负了你的期望,没能守住敖仓。”
赢箬将子婴与随行官员迎入堂内,又向白山询问了在洛阳-敖仓之间发生的事情。
得知刘辟非已经被楚王晋升为武安侯,赢箬苦笑道:“我终究是做了一件错事,当初将刘辟非杀死,也就没有了后面的许多事情。”
眼下,刘邦屯兵霸上,刘辟非占据函谷关,两军都采取守势。自章邯投降项羽后,大秦可用兵力,只有咸阳卫戍军团一支,是进攻刘邦,还是先拿下函谷关,这是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可二世胡亥继位后,随即将蒙氏兄弟冤杀,此时章邯也已投降项羽。子婴发现,朝堂之上,自己已经找不到一个可堪使用的大将了。这是他找赢箬的目的。
子婴向赢箬坦诚来意。
赢箬指着白山道:“陛下何不用白山呢?白山可当大任!”
子婴见白山年纪轻轻,不甚稳重,苦笑道:“白山年纪太轻,恐怕军中老将都不肯服他!军情大事,可不能玩笑。”
赢箬问:“陛下是觉得白山年轻,不够稳重吧?”
子婴点了点头。
赢箬道:“章邯是够稳重了,可是他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眼下我大秦的资本只有咸阳卫戍军团一支力量,一个成熟稳重的人,能为我们守护好关中吗?”
赢箬继续道:“我推荐白山,是因为他不远千里,都要回来,为帝国效力,他拳拳报国之心,或可将大秦的军魂唤醒!”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当年,秦献公与魏军战河西,虽然大败,但秦军全都面向敌军而死,无一逃跑,悍勇如此。比起如今,秦军暮气沉沉,不可同日而语。
在赢箬的力荐之下,子婴拜白山为大将军,统领咸阳卫戍军团。
因为军情紧急,赢箬也没有留子婴与白山,将两人送至门外,道:“我大秦国运,全在皇兄与白山两位了。”
子婴看向赢箬,欲言又止许久,终于道:“赢箬,等你病好,这龙卫还是要交到你的手中打理。”
如今,韩谈负责龙卫的工作,可效果并不怎么好。
子婴也没有等赢箬回应,带着白山离开了。
白山被任命为大将军,进入宫殿后,向子婴建议道:“眼下秦军最先需要解决的,是守在函谷关的刘辟非军。只有堵住函谷关,才能堵住六国西进之路。否则,一旦放六国联军进入关中,虽吴起复生,也不能守。”
子婴问:“攻下函谷关,需要多少人马?”
“全员出动。包括宫廷卫戍部队。”
咸阳卫戍军团其实分为三部分组成,宫廷军一万人,中尉军两万,都尉军十万。都尉军被章邯充作主力,一起离开的关中。眼下咸阳卫戍军团实际只有三万人。
子婴怒视白山:“你将军队全部开走,那么谁来保护朕?”
白山道:“陛下可御驾亲征,如此必可鼓舞军心。”当年,春秋战国交接之际,君王带军还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此时,韩谈因为功劳,已经被子婴任命为中车府令。
他在一旁看着帝王与将军的谈话,他知道子婴其实是个胆小之人,能够杀死赵高,已经耗费子婴这辈子的勇气,如今白山既然还想要让子婴带兵。
韩谈咳嗽一声道:“莫如宫廷军一万留守,镇守咸阳,将军可带领全部中尉军,击破函谷关。毕竟,还有一只楚军在霸上,我们总不能不要咸阳了吧。”
白山道:“只是暂时弃置,等我军攻破函谷关,再挥师都城,定可很快收复!”
白山说道这里,却也黯然,只是那时收复咸阳,恐怕也是一片残破的都城了。
子婴也已经听明白山的计策了。白山是想集中全力,打击函谷关,然后再消灭深入关中的刘邦军,如此整个关中,将再没有楚军身影,秦军便可组织兵力,增援函谷关各地,阻挡六国联军进入关中,保秦国故地。
子婴问:“韩谈之言在理,白山,难道两万军真的拿不下函谷关?”
白山也知道,子婴这么问,显然并不同意御驾亲征的做法。白山道:“虽然能够拿下,但要稍费时间,且并无十足把握。”
子婴笑道:“纵然全部出击,也做不到十足把握吧?”
白山默然,函谷关的对手是刘辟非,即便携三万军去,白山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拿下函谷关。只是大秦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何能不拿出全部力气。
子婴见白山沉默,道:“我意已定,宫廷军镇守咸阳,并且立即从关中征兵,派人送交你指挥!”
白山只得领命而去,他没法让一个胆小的皇帝御驾亲征。
子婴让韩谈送白山离开。出了宫殿,韩谈道:“还希望白山将军能够理解陛下,陛下身兼社稷重任,秦历代帝王,没有放弃过都城。”
白山道:“我理解。”
韩谈道:“比起二世来,三世皇帝性格温和,却显得软弱了些。可正是因为如此,也只有他才能杀死赵高,现在的这个局面,是我们能为帝国争取的最好的局面了,所以白山……”
白山看向韩谈。
韩谈道:“不要抱怨帝国为你准备的舞台太过仓促,希望你如箬公主所说,可为帝国效死!”
白山将手放在胸口道:“白山定不辜负箬公主期望。”
第122章一首诗
白山带领中尉军离开咸阳的消息传到刘邦军中。
刘邦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子婴并没有如众人所想,放弃咸阳,依旧留守有一万宫廷禁卫。
周勃道:“子婴即位,杀死赵高,百姓多有亲。我们攻打咸阳,咸阳百姓也会助他守城。”
曹参、曹无伤等人都十分赞同。
张良却道:“不然。”
刘邦喜道:“子房有何对策?”
张良道:“即便咸阳出兵三万,也不一定能在六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外时,占据函谷关。咸阳城的一万宫廷禁卫是不能动了,他们只能征兵。”
张良看向众人道:“征兵则威望损,威望损,则咸阳上下离心,此砀郡长可乘之击也,急击勿失。”
刘邦听了张良的分析,如拨开云雾见天明,道:“诸将听令,全军即可开往咸阳!”
函谷关。
刘辟非站在关墙之上,俯视秦军,却也不得不为秦军阵型的规矩齐整赞叹。这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而带领这只精锐的,是刘辟非放走的白山。
白山没有派人劝说刘辟非投降,因为与刘辟非相处越久,他就越清楚知道刘辟非灭秦的决心。他,白山,则要守护大秦的社稷。
刘辟非此时兵力三万人,但被刘辟非苦心装备的队伍,面对白山麾下的咸阳卫戍军团,却如穿戴着破铜烂铁一般,寒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