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燕云十六州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劫难,最终涅槃重生。

往日里刀兵驰骋的幽州大地上,不见兵马的踪影,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忙碌的劳作的百姓身影。

新修的官道上,商队络绎不绝。

有载着皮毛等辽东特产赶往大宋腹地的,也有载着精美瓷器和绫罗绸缎赶往辽东的。

寇季一路上尽量不打扰地方。

但是路经幽州城的时候,还是被百姓们拦下了。

百姓们奉上了自己的心意,领着自己的后辈,默默的给寇季磕了一个头,就离开了。

他们为何给寇季磕头,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昔日寇季入幽州,放下了话。

说他终有一日会让燕云十六州回到大宋,说他会让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此话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大话。

甚至被传唱成了数十个不同的版本。

但到最后,寇季兑现了他的承诺。

百姓们不动朝堂上的那些蝇营狗苟。

他们只知道,寇季离朝至今,官府没有人夹道欢送,那就是官府容不下寇季。

官府容不下寇季,他们容。

官府寒了寇季的心,他们暖。

也正是因为如此。

给寇季叩首的人,从幽州城开始一路到古北口,就没有停过。

无论是苏洵、包拯、狄青、刘亨,还是幽州等地的官员,都觉得,如此才算是大丈夫。

寇季一行人到了古北口,叩头的人少了。

但是送礼的人多了。

古北口的禁军将士,几乎将古北口附近的山林清理空了,给寇季送了不少珍贵的皮毛等物。

古北口守将王凯,更是率领着亲随亲迎三十里。

又亲送了三十里。

若不是寇季不肯在关城内歇息,王凯还准备多留寇季几日。

出了古北口,就是一望无际的丛林和良田。

以千亩为限,五百亩树木,五百亩良田,几乎成了古北口以外所有土地的标配。

古北口以外的土地,就像是被刀子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每一个方块,都是一个农庄。

庄户人数不多,主家一户,从家十户。

主家一个个像是土财主。

从家虽然穿着打扮不怎么样,但是一个个精神饱满,显然是吃喝不愁。

偶尔会有马群、牛群、羊群,在丘陵和山间奔跑。

丘陵和山林并没有被开垦,所以成了放牧人的乐园。

虽然没有了策马驰骋千里的快感,但是看着一个个牛羊一点点长胖,放牧人脸上的笑意十分浓烈。

寇季最喜欢的还是那些背着书袋子在大道上你追我赶的孩童。

一些孩童还坐在牛车、驴车上缓缓前行。

拉扯的大多数是罪籍。

但是坐在车上的孩子,却分不清楚是百姓的孩子,还是罪籍的孩子。

他们三五个凑在一起,拿着书本,贼头贼脑的四处张望,十分有趣。

“张公功盖千秋啊……”

寇季入渤海府的时候,幽幽的感叹了一句。

辽地的百姓和罪籍能够和平相处,全是张知白的功劳。

辽地从昔日战火纷飞,你争我夺的场面。变成了男耕女织,欣欣向荣的场面,都是张知白治理辽地多年的功劳。

入了渤海府。

寇季等人就有些伤感。

唯有刘亨没心没肺的在哈哈大笑。

原因是刘亨不打算跟着寇季去韩地,他打算去西阳帮自己的儿子刘伯叙经营一番西阳,指点一下刘伯叙。

寇季也没有自私的将刘亨拴在身边。

刘亨为兄弟情义,扔下了儿子,陪着他在汴京城待许多年。

如今也该跟儿子团聚了。

渤海府码头上。

两艘有别于其他船只的大船停靠在岸边。

大船不止是木料营造的,上面还有许多铁皮、铁角。

更重要的是配备着一些床弩、重弩等武器。

船上的水手更像是一个个的兵卒。

据说一艘船可以容纳一千三百余人,可以栽许多货物。

反正在寇季眼里,这两艘船算得上是他在古代见过的最大的船只。

寇季依稀记得,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了海船,最大的可以载一千人,以及许多货物。

也就是说,停靠在渤海府码头的两艘船,恐怕已经超过了郑和下西洋用的大船。

寇季觉得,这大概是木船的极限。

没有具体的参考物,寇季只能依照自己的揣测评判。

寇季吩咐人将他为刘亨准备的货物搬上了船,眼看着刘亨招揽的人徐徐上了两艘大船,还有一些人登上了两艘大船周边的小船。

最后又眼看着刘亨踏上了上船的梯子。

刘亨站在梯子上,眼中有些泛红的冲着寇季喊了一声,“四哥,等我帮伯叙那个臭小子打理好了西阳,我就去韩地找你。”

寇季笑着点点头,目送刘亨登上了大船。

眼看着刘亨坐着大船缓缓远去以后,才笑着对身边的苏洵、包拯、狄青三人道:“知道我为何不伤感吗?”

苏洵、包拯、狄青三人一愣,缓缓摇头。

寇季笑眯眯的道:“我赌他明年今日,会驾着船出现在韩地的码头。”

狄青有些茫然。

苏洵和包拯也皱起了眉头。

三个人才了一会儿,猜不透,包拯便开口询问,“为何?”

寇季哈哈大笑道:“今日的西阳,亦非昨日的西阳。他说他回西阳帮刘伯叙治理封地?等他回到了西阳,他就会发现,他除了能帮刘伯叙整顿一下西阳的兵马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他帮刘伯叙治理西阳?

刘伯叙教他治理西阳还差不多。”

包拯三人闻言,莞尔一笑。

仔细想想,寇季说的也对。

刘亨从出仕到如今,几乎就没有治理过地方。

他不是在皇城司当间谍,就是在边陲上练兵,要么就是如同土匪一样,占据着倭国当奴隶主。

如今的西阳可是刘氏的封土,需要吏政,需要经营。

刘亨可不懂。

而刘伯叙在西阳磨练了多年,在许多能人异士的教导下,早已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牧民之王。

他远比刘亨更懂得治理地方。

所以刘亨到了西阳以后,面对的不是教育儿子的场面,而是被儿子教育的场面。

以刘亨的秉性,才不愿意被儿子教育。

所以他在西阳待不长。

寇季送走了刘亨,带着人离开了渤海府。

渤海府比苏洵离开的时候还繁华,如今俨然成了辽地的一颗明珠。

其繁华程度虽然比不上江宁府、开封府,但是比其他府,不逞多让。

在汴京城里能吃到的吃食,渤海府都有,在汴京城里能看到的东西,渤海府也基本上都有。

甚至有许多珍贵的海产,汴京城看不到。

但在渤海府,却多如牛毛。

寇季却没有久留。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出了渤海府,就是临橫府地界。

辽地最大的官张公张知白就坐镇在临橫府。

北宋官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19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糖棉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官家第19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