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虽说赵元佐这个兴元牧,不能治理兴元,但兴元的所有税收,都是他的。

赵祯此次封赏,改了赵元佐的兴元牧,迁江陵牧,食邑增加了两百户。

赵元俨被迁任为了上柱国、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进荆王。

寇季听到赵元俨的封赏,嘴角直抽抽。

朝廷对赵元俨还真是大方,问题是赵元俨如今已经生出了野心了。你这疯狂的给他加官进爵,变相的给他更多的钱话,这不是鼓励他造反,是什么?

楚王赵元佐对于自己加了食邑没太多想法,脸上一点儿喜悦也没有,甚至还当堂奏请,让朝廷收回封赏,说他不愿意给朝廷添麻烦。

他的态度很真切,不像是作秀。

但赵祯在询问了刘娥意思以后,驳回了他的申请。

赵元俨象征性的推辞了一下,等到赵祯说了不允以后,他就嘴角挂着满意的笑容,重新落座了。

其余的赵氏宗亲,也各有封赏,而且封赏很足。

随后皇亲国戚们也各有封赏,不是加官进爵,就是赐宅子、赐田。

刘娥甚至还当场帮赵祯预定了几个妃嫔人选。

这也算是一种赏赐。

随后便是文武百官们,也得到了相应的赏赐。

都是赐宅子、赐田,外带进爵。

大宋的爵位很有意思,按理说,爵位一般都是赐给武将勋贵的,可大宋的爵位,不仅武将勋贵有,文臣也有。

唯一的区别就是,武将勋贵们的爵位,大多是可以世袭的。

而文官的爵位,不能世袭。

但是待遇是等同的。

让寇季意外的是,他的出现改变了寇准的命运,所以莱国公的这个爵位,也没有落在他头上。

寇准被加了侍中、中书令,进爵梁国公。

其实这三个头衔,一个有用的都没有,都是只领俸禄不干事的那种。

比如楚王赵元佐,同样也有中书令的身份。

要是行中书令职权的话,岂不是跟寇准冲突了?

这就等于变相的给寇准加了三份高额的俸禄,其他什么也没有。

更让寇季意外的是,朝廷对他也有赏赐。

没有加官进爵,而是一座州桥边上的两进的大宅子,外加十六个丫鬟。

原本赵祯还兴高采烈的想给寇季加一个伯爵之类的爵位的。

但是被寇准、刘娥联手制止了。

朝廷给文官授爵,那是为了彰显恩典。

也就是给他们加一份俸禄,让他们不至于为了钱财去祸害百姓,或者祸害朝堂。

而能被授爵的,基本上都是朝中的重臣。

那就是那种有望入相,或者入过相的人。

起步就是国公。

没有封伯这一说。

一旦赵祯给寇季封了伯爵,那就算是开先例了,以后那些没封爵的文官,肯定会跟朝廷吵吵着要爵位。

这种先例不能开。

当然了,寇季要是甘心去武勋中间混一混的话,那倒是可以封个伯爵。

但那样的话,寇准不答应。

赵祯想被寇季封爵,被镇压了。

于是乎他灵机一动,又想给寇季封个官。

又被寇准、刘娥联手镇压了。

寇季年仅十六,就已经官居五品了。

再拔一步,那就真到了可以入相的地步了,以寇季的手段,他估计不到三十,就能混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到时候咋办?

让寇季正值壮年,正身强力壮的时候,告老还乡,混吃等死去?

又或者架在朝堂上当祖宗供起来?

还是杀了?

又或者逼反,再杀?

又或者,坐等寇季权倾朝野,造反登基?

在这诸多后果里,有刘娥不愿意看到的,也有寇准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都不想给寇季升官。

但是他们的想法,赵祯不太理解。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碰到了要加官进爵一类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想起寇季,总想给寇季加官进爵。

就像是一个孩子,突然继承了一大笔的遗产,在碰到好朋友、好兄弟的时候,自然想跟他一起分享分享自己的快乐。

朕就是想给寇季加官进爵,朕知道这么做不对,可朕就是控制不住朕自己啊!

这是赵祯的心里话。

一轮封赏过后,延福宫里的所有人,皆有封赏。

大家心满意足的坐下吃起了酒菜。

酒喝到微醺,有人纵情高歌,有人肆意泼墨,还有人提着酒壶一边唱一边跳,还有人光着膀子,跟人在殿中角觝,也就是俗称的相扑。

相扑这东西,可不是倭国独有。

我国对相扑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跨越了两千多年。

辽人汉化多年,没学会宋人的文雅,反倒对相扑情有独钟。

喝大了以后,就喜欢互相摔着玩。

殿中角觝的就是两个辽人。

他们互相摔着玩,摔的砰砰响,不时还大喊大叫。

引得围观的人,频频叫好。

虽然心里一个个在骂他们野蛮,可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的灿烂。

两个辽人摔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红胡子的壮汉取胜了。

他挥手拍打着胸膛,嗷嗷大叫着,在展现自己的勇武。

除了寇季,没人觉得他像个大猩猩。

众人反而觉得他很勇武,很强壮。

赵祯很欣赏他的勇武,当场扔给了他一块金锭。

辽人拿起了金锭,揣在了怀里,瓮声瓮气的道:“多谢大宋皇帝陛下赏赐,敢问大宋皇帝陛下,宋人之中,可有人能与我一战?”

挑衅吗?

寇季微微皱了皱眉头。

百官们却对此见怪不怪。

每一岁,辽人都会来这么一场,向大宋展示一下他们的勇猛。

赵祯左顾右盼,想找个人跟辽人打一场。

刘娥淡然的吩咐身边的郭槐,道:“去召内等子过来。”

内等子是朝廷专门培养出的相扑手,又叫御前卫队左右军士。

郭槐出了殿,召来了一群膀大腰圆、满身肥膘的内等子。

不明真相的人或许以为,内等子都是一些肌肉暴起的大汉,其实不然。

内等子都是大胖子。

就连战场上那些冲锋陷阵的猛将,也是大胖子。

古人多贫,能把家中的孩子养成大胖子的,那都是有钱人家。

穷文富武中,穷文好理解,可富武总是被人理解错。

富武不单单指习武之人打熬筋骨所用的药材要花费很多钱财,他们吃东西同样也要花费不少。

同样的,古人多贫,能把家里的孩子养成大胖子的,大多都会让他们习练一身武艺,又或者打熬一身力气,不能让他们浪费那么多粮食。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古代,肥胖就是力量的象征。

越胖的人,越有力气。

一群大胖子的内等子入了殿,向赵祯等人施礼以后,齐齐看向了站在殿中的辽人。

他们从一进殿,就知道那个辽人就是他们的对手。

没有争先恐后跟辽人竞技的争抢。

只有一个内等子,走出了队列,对众人抱了抱拳以后,走向了那个辽人。

辽人看到了内等子,一脸轻蔑。

等互相施礼过后,辽人就扑向了内等子。

两个人缠斗了七八个回合,不相上下。

又继续缠斗了几个回合。

内等子紧抓着辽人的手腕突然一松,辽人怒喝一声,甩起了手肘,击打到了内等子的太阳穴上。

内等子闷哼了一声,栽倒在了地上,脑袋一歪,气绝身亡。

随后,从他的眼角、耳中,流淌出了一股黑血。

寇季猛然站起身。

北宋官家》小说在线阅读_第2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糖棉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官家第2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