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鸡蛋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为数不多的有盼头的美食了,因为它总有吃到的机会。

甚至会暗暗盼着自己感冒肿嗓子。因为平时是舍不得吃的,要攒着卖一点儿钱。

张景义和张万智自己几乎都不吃,留着给张清之来的时候拿回去。只有外孙子来了才会偶尔炒一次,给两个外孙子解解馋。

所谓粗茶淡饭,这个时代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后人是想像不出来的。没有油没有肉没有精盐没有味精,也没有细粮。

高粱米,玉米,玉米面儿,酸菜土豆大葱,这就是一整个冬天。豆腐都是奢侈品。

城里这会儿已经开始比农村好过了。

然而这个时代的孩子也是最快乐的,吃到什么都是惊喜,得到什么都是幸福,有那么多盼望和梦想涌荡在梦中,等着去追求去实现。

因为缺少必要的营养和食物,张景义家的猪狗都瘦弱的很。在农村它们吃的是一样的。

年底杀了猪,卖了一些换点过年钱,然后熬了些油,给刘桂新留了一半。

这一半猪卷起来就那么一点点,张清之听说这是一半猪都吓了一跳。肉只有不到两指厚。

“哎呀,这猪养的,平时不喂呀?”张清之有点哭笑不得。

“喂也没什么东西,夏天打点草,冬营天也就是点秕糠,今年没什么东西,都喂了它人还吃不吃?”张万智叹了口气。日子过的不好,老头感觉有点自责。

其实不是一家过的不好,农村这边大部分家庭全都是这样,也就是队上那些有职务的过的要好一些。资源掌握在他们手里。

“以后有什么东西不用给我们留,现在那边日子好过了,家里条件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比这边强。有什么你们就自己用自己吃,别舍不得。”

“平时也没什么能帮的,也就是这点东西了,管着好赖的是那么个心思,也别嫌乎。”

“这话说的,亲爹亲妈的,我们嫌乎什么呢?我们现在好过啦,该我们孝敬你们了。”

“不用,我们有吃有喝的,你们还有饥荒呢。”

张兴军和张兴隆跟着张清之回了南坟。张景义那边日子过的确实太困难了,冬天东西又少,两个小子能吃呢。

“以后就夏天让他们回去吧,冬天就在家。”张清之和刘桂新商量:“日子过的,看着都难受。”

“我大爷这一死啊,家里顶梁柱没喽。我爸太老实了。”刘桂新叹了口气。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家里虽说条件比以前好了,但也没有帮那边的余力。

欠着债呀,像大山一样压在心头。

再说城里虽说吃的喝的比农村强,但是限量啊,什么都要靠本本靠票,哪有盈余?

全靠想办法从嘴里省,现在一年两趟背回去的已经是极限了,家里这还有三张越来越能吃的嘴呢。

终于过年了。

张兴军和张兴隆相对无言。两个人在姥姥家就把过年的新衣服换上了,这会儿都成了旧衣服了。

不过还可以穿双新袜子,踩小人。

在城里过年就比农村有意思的多。挂红灯笼,吃好吃的,鞭炮也多些还有花样儿和呲花。

有一群小朋友可以一起疯,还能全家一起去看几场电影。

城里的天地比农村广阔了那么多。

“为什么农村的雪就比城里大呢?哪哪都是那么厚,走都走不动。”

“人少呗,城里人太多了,踩踩就没了。”

“你看见有人去踩雪啦?就是下的比农村少。”

“才不是,都是一样的天,还能这里多下点那里少下点啊?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

一群小小子挤在张清之家小屋里吵闹,床上床下或站或坐的,往往一个没意义的话题就能争上半天,吵的脑瓜仁疼。

都是原来的老邻居家的孩子,也不分什么年纪和同学,凑一起都能玩起来。大的比张兴军还大,小的比张兴兵还要小,挂着鼻涕跟在后面凑热闹。

“打扑克不?赢花生的。”

“下跳棋吧?”

“他家没有跳棋,要不走五道?弊死牛也行。”

“出去玩吧?去俱乐部。”

“谁敢和我下象棋?”

吵吵嚷嚷的半天意见也统一不起来,也用不着统一起来,就这么凑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就是玩了,就能过一天。

“哎哟,终于清净了,小军和小兵太能往回招人了也,妈呀,吵吵的我脑子疼。”

“总比跑出去惹祸好。二民,把地扫扫,看这屋里造的。”

张兴隆去厨房拿笤帚扫地。

“玻璃也应该擦一擦了。”张清之看了看窗户。

“可得了,大冬天的,开春再擦。”

张兴隆看了张清之一眼,赶紧把地扫完溜进小屋。可千万别擦玻璃呀,心里祈祷着。

“二民,去后面把衣服收回来。”

“哦。”

从大屋窗户跳到后面院子里,把晾晒的衣服一件一件摘下来抱回屋里。有些还没怎么干的换个面重新挂好。

“这院里太乱了,收完衣服你把东西清清摆摆,把垃圾扫扫。”

张清之趴在窗台上往外看了看,接过张兴隆递上来的衣服吩咐了一句。

院子里确实乱,垃圾也多。楼上的人家总是往下丢东西,怎么说也没有用。有些是故意的,因为他家没有院子,有些是习惯,随手就扔下来了。

这时候有句顺口溜:一楼受气二楼美,三楼四楼爬断腿,五楼六楼上不去水。

一楼就得接受楼上的乱扔东西乱吐痰,受的就是这份气。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社会状态,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包括社会结构都是无比的稳定的。

后来人如果仔细研究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几十年的跨越,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过。

八十年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整个国家和社会正从一种近乎于静止的状态积蓄力量准备前行。

都说九十年代是改变的年代,后来的人们都把九十年代做为一个转折的年代来歌颂,来回忆,事实上,没有八十年代的积累,哪里有九十年代的爆发?

一切都在静默中悄悄的改变着,就像一只玩具小汽车,静静的等待着上弦。

人们开始接受了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生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穿得鲜艳新潮,市场经济成为热词,可以买得到的商品在悄悄的变多,变得精致。

人们开始有目的的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追求财富开始不再是羞于启齿的事情。

大人们继续为了生活奔波,辛苦,孩子们上学游戏,不知生活苦痛无忧无虑的活在他们的小世界里。

刘桂新和张清之重复着上班、卖冰棍的日子,努力的攒钱还债,抚养三个孩子。

小哥仨上学,帮家里卖冰棍,抓紧不多的空余时间和房前屋后的小朋友们游戏,欢快的过着自己的童年。

张兴隆照常的洗衣服,擦玻璃,扫地拖地,缝缝补补,帮爸爸去拉煤挖黄土……

整个82年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83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央视办了第一台春晚,开辟了一个晚会的新时代,从此过大年有了自己的方式。

国家开始对农业机具机器机械征收增值税,包括自行车,缝纫机还有电风扇。涨价了。

韶华渐去,那年那月已成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宁溪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韶华渐去,那年那月已成往事第1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