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滑翔伞是借鉴于飞机跳伞使用的翼型方伞,它主要以下降为主,下降速度快,安全性能好。
周云现在没滑翔伞,所以,他只能返祖,学习那个第一个拿布伞跳山的人。
但是,附近的最高楼离那栋小楼有几十米,拿布伞跳下去,最多也就跳到十米远的距离。
周云回来后,便去了一趟杂物室。
杂物室中放置了很多的东西。都是周云平时逛街时,看到了想买下的东西。
在杂物间中,周云找到了一块大油布。找到了几根钢筋。
拿出一个电焊机,将钢筋焊成了三角架。再在三角架上,绑上了油布,又用胶沾牢。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油布大伞。
这些做完,只完成了一半。
周云拿出了一个手摇电扇。在民国,很多地方没有电,于是,那些商人便制作手摇风扇,卖的很火。
这风扇只要摇足几十下,将发条扭紧。之后,它会随着发条的运转,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扇叶飞转。每上足一次发条,它就可以转几分钟。
周云逛街时,买了几个手摇风扇,现在用上了。
将手摇风扇固定在三角架中,这样它就不会掉落。
在三角架的下面,吊着三根粗绳,绑结成一个三角带。周云的手,就会拉在这个三角带上。
做完了这些后,周云便开车离开,去了一个偏僻的地方。
首先,他选择了一个三米高的崖,将伞拿出来,上足了发条,启动了风扇。立即,风扇的风力,产生了一股推力,将周云向前推去。
周云手吊着油布伞,从高空中跳了下来。
很平安地落地。落地后,周云马上关闭了风扇。
之后,周云又去跳了五米,七米,十米的高度,都没有问题。
十米的距离,已经足够了。
周云开车回家,对自制的“滑翔伞”进行了修改,让它变的更加完善。
第二天的晚上,周云再一次来到了那个小院。
他没有去之前爬上的那树,而是来到了一栋高楼上。
这栋高楼就在那小院的边上,距离有三十多米远。
到了晚上十二点过,上海的灯光渐渐熄灭了。
那栋小楼的屋前,依然亮着灯。
周云从高楼上,启动了手摇电扇,抓住了伞的三角带!向着小楼的方向跳去。
这一跳,差一点歪斜了。幸好周云控制住了。
今天是月初,月亮很暗,被云层挡住了月光。上海市,陷入黑夜之中。
周云这一跳,没有一个人看到。
很顺利,周云降落在了那小楼的楼顶。
周云收了“滑翔伞”,伏在楼顶看向楼下。
那个坐在树上的暗哨,由于树叶的遮蔽,看不到他头顶上的东西。只能看眼睛之下的情况。所以,他不知道有人降临小楼。
而那个门口的哨兵,更是不知背后楼上的情况。
周云放下心来。还有两个多小时就要换哨,必须在换哨前,进屋一趟。
楼顶到二楼的门锁死了。但这难不倒周云。他掏出工具,不用一分钟,就开了锁。
从楼顶下来,就是二楼。据昨天的观察,霍正应该就住在二楼。周云的目标就是他。
周云听到了二楼左边的房中有呼吸声,不用说,应该就是霍正。一楼的人是不可能来二楼的。
周云从身上掏出了一截迷香。这还是从那个军统的身上缴获的。那次在澳门,军统的人就是用迷香对付周云的。
点燃了迷烟,吹着烟,将那烟吹进了有人睡觉的房间。
吹了五秒,周云便不再吹了。因为他听到了屋内的呼吸声改变了,证明那人已经被迷晕了。
确认之后,周云又拿出了开锁工具,将房门打开,溜了进去。进去后,又轻轻地将门关上。
这一切,都没有惊动树上的人与大门口的人。
周云进房后,来到了床边,看到了睡在床上的人,果然是霍正。
周云不是来杀他们,他是来找东西的。
来到霍正的床边,在他的裤子绊上,找到了一串钥匙。
周云拿着钥匙,来到了保险柜前。
拿出听筒,听了密码锁,找到了正确的密码。再将钥匙插入一扭把,保险柜便打开了。
周云先记住了保险柜中物品摆方的位置与顺序。之后,才将那些资料拿了出来。
保险柜中的黄金大洋与法币,周云是一分未拿。
少了钱,霍正肯定会发现!
周云只是将保险柜中的资料拿出来,掏出了微型照相机,拍了起来。花了十分钟,将所有的资料都拍了。
这样一来,霍正的家底就被周云全掌握了。
拍完后!周云又将资料按原来的位置与顺序放回原处。
再锁上保险柜,将那密码锁回复原位,习惯性的,将保险柜上擦了擦,擦去指纹。这个年代,还没有太重视指纹鉴定。但是,指纹识别术已经有人应用了。
指纹是手指皮肤上特有的花纹,由皮肤上的隆起线构成。这些隆起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被称为细节特征点。隆起线的这种细节特征有无数种排列,因此,每个人的指纹甚至一个指纹的每条隆起线都是独特的。
中国是公认的指纹运用发源地。“睡虎地秦简中“有堪查盗窃案件现场“手迹六处“的记载。据现有史料,手印运用始于唐朝。在契约上的红色手印被做为人身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到宋代,指纹已运用到刑事诉讼中了。
所以,周云每一次办事,都会将自己的指纹擦掉。
处理好了保险柜,周云便搜查了房间。房间内没有其他值得他注意的地方。只有霍正的皮包。
周云想起霍正与高桥的对话,他便打开了皮包,从里面拿出了一份计划书。
周云拿出小电筒将这份计划书看完,然后又拿出照相机将这份计划拍了下来。
将皮包复原,处理痕迹后,周云看了看躺在床上的霍正,心里说:想对付我?你不是那个种!
检查一遍,没有什么遗漏,周云这才出了房,将门带上锁好,看了看楼下,没有人发现。
这时,周云还没有走。
他来到了另一个房间,也就是电台的那个房间。
房间内有一个报务员,但是也被周云迷倒了。
周云翻看了那电台的原始记载,发现这部电台,是霍正与内奸联系的电台。可惜那些电报已经不在了。
但有,空白电报纸上还有些印痕。周云让小分将这张空白电报纸上的印痕复原,得到了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竟然是武汉发来的,上面讲的事,是军统中的事。那么,发报人应该是军统的人。
收了这份抄本,周云便从储物格中拿出笔纸,写了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很长!周云将霍正的事,军统上海站的事,上海站有内奸,军统总部有内奸的事全部汇报了上去。
特别是将军统内奸发报的那个时间段说了出来。相信局长能够从中找出内奸来。
随后,周云便坐在发报机前,将这份长电报发了出去。
发这长的电报,肯定会被人盯上。说不定,日本人已经查到了这部电台。但是,他们不会查的。因为高桥肯定会将这部电台向日军宪兵司令部备案的。
发完电报,果然没动静。周云便收拾离开了。
周云上了楼顶,依然将那锁给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