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将会射击。炮弹有毒,所以我准备射向葫芦谷。请安排人封锁葫芦谷。”
处长马上开车驶向警备司令部。
两位上将在这等着。
处长将信交上去,上将看后,便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将葫芦谷的四周封锁住,计划一年内不开谷。
周云发出信后,炮弹已经扛上来了,刚好是三百颗。
炮弹齐了,周云的心中就平静了。
让众人去组装炮,周云带着管家,来到了房间。
进了房间后,周云递上一支烟,管家接了。周云再打着火,给他点烟。
管家很享受这种被人尊敬的感觉。
就在他低头点烟的时候,周云手上的打火机掉了。在打火机掉的同时,周云便抓住他的脑袋,手一转,一用力,立即,管家的脖子断了。
周云马上提取了管家的记忆。
然后,将管家放在沙发上,躺在沙发中,就象睡着一样。
锁上了门,周云便上了楼。
“营长,真的要发射吗?”队员们问。
周云说:“这炮弹有毒,我们必须摧毁它。已经给了他选了一个地方。就是葫芦谷。”
周云马上报出一个坐标,就是葫芦谷的坐标。
十分钟后,众人都准备好了。
周云每问炮都检查了一遍,确保无误。
“三十发连射!开炮!”
周云的命令一下,立即,炮响了。
一时间,这栋楼动了起来。幸好,扛住了。
每问三十发炮弹,也就几分钟的时间给射完了。
楼下的人都高兴地在院子中看着那满天的烟火。
周云命令:“拿起武器,消灭楼下的敌人。一二三组,负责二楼的敌人,不需要活口。四五六七组,一楼的敌人。其他的人,跟我去地下室。”
“是!”
队员们纷纷掏出身上的驳壳枪,向着楼下冲去。
他们下到了一楼,院子内的人才发现他们。
“中国人,滚回三楼去!”一个人喊道。
其他的人也跟着喊。
回答他们的是枪声。
队员们抬起手中的枪,对准他们,射击起来。
院子中站的十几个人,一下子全部死光了。
打死了这十几个人后,队员们向着一楼的各个房间冲去。
而二楼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二楼只有七八个日本人,他们被九个队员射杀,也就是三分钟不到。
周云带着四个人,冲向了地下室。在地下室入口,遭到了子丨弹丨,但是,被周云躲过了。反杀了那个地下室入口的哨兵。
随后,周云打开了地下室入口,命四个队员:“守住这里,不让任何人进来。”
说完,周云便进入到地下室中。
到了地下室,周云看到了堆积成堆的武器装备。
各种步枪、机枪、冲锋枪、手枪装箱,每样一堆。子丨弹丨箱堆成了山。手雷,排成了队。最多的,却是丨炸丨药。
周云估计着,如果这些丨炸丨药响了,那么,南京城要毁五分之一。
周云在地下室中转了一圈,各种武器,都拿了一箱,子丨弹丨,也每样一箱。手雷,周云最爱,拿了三箱。
不能拿多了,战后,上面会来人查的。
刚将东西收好,听到了上面有枪声。周云马上向上跑。
到了入口处,果然看到了几个人正向地下室冲来。他们一边冲,一边喊:“一定要引爆地下室!”
周云看到这样,便掏出双枪,加入战斗。
周云一加入,战场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几个人在周云五个人的合击下,全部死亡。
周云感到奇怪,哪来的人?
出来后,他看到了队员们正在开枪。原来,一批日本人从院子门外冲了进来。这些人有一百多人。
一时间,周云等人的压力倍增。
就在这时,院子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一些冲进院子的日本人,纷纷倒地。原来是增兵到了。
戴处长带着警卫队的人配合着警备司令部的一个营,将这栋院子全包园了。那些增兵的一百个日本兵,在上千人的国军枪口下,没有一个人能活着。
戴处长进来,看到周云,欣喜地说:“活着就好!”
周云带着处长下到了地下室,指着里面的东西说:“处长,这地下室我上交给你了。”
“你去干什么?”处长问。
“抓福原,也就是那个短枪会的老会长。他是日军大佐。这次行动,他是总指挥。”
处长一听,便说:“你带警卫队去。”
周云带着原来炮队的二十个人,二十六人中,有两人牺牲,三个受重伤,不能参加随后的行动。
这些人,跟着周云闯过了枪林弹雨,是最好的战友。
警卫队也来了五十人。
开着三辆大车,周云直奔绣楼。
到了绣楼,周云带着人冲了上去。
但绣楼内,没有人。福原走了,带着剩下的人走了。
周云气不过,掏出枪,对准墙上挂着的福原的照片,一顿猛射。一梭子子丨弹丨打完,这才消气。
随后,通知丨警丨察局,对福原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追查同党。
回到军情处不久,处长也回来了。
处长特别高兴,让周云泡了一壶铁观音。
这一次,地下室的东西,分给了军情处一半。处长最中意的就是丨炸丨药。干特务的,需求最大的就是丨炸丨药。上海站这几天,都是在催丨炸丨药。北平也要丨炸丨药,可分配的丨炸丨药,够炸几个地方?
“南京的事已经做完了!你准备带人去上海吧。上海站做的事,我不是很满意。”
周云点头:“我再要些人。”
处长笑着说:“是不是要那剩下的二十个人?”
“是!他们经过这场战斗,都成为了战士。我需要战士。”
处长手一挥:“没问题!都给你!对了!编制马上就下来了,也许在你没回来前,就要公布。你这次去上海,可以带王勇组和方言组,但是,江城组得留下来。”
“明白!我明晚上请全科的人吃饭,送他们离开。”
处长喝了口茶:“那些新人,你还要吗?”
处长说的是周云前后!从集训队借来的一百五十人。
“要,我准备留下一个科在本部,应付日常的情况。就让方言留下来,带四百人。这四百人中,老人一百,新人三百。”
处长点头:“行动一处,也不能空戏台。那新人不够啊。”
周云说:“除了那一百五十新人外,我还需要二百个新人。新人中,我只带五十人去上海。其他的留在本部,继续强化训练。”
处长算了算:“那你带去上海的人数呢?”
“老人四百个,新人五十个,一共四百五十人去上海。去上海的这些人,我想一直放在上海。找一个稳定的职业,长期潜伏下来。未来的上海,将是抗日的秘密战场,它的价值非常的大。”
“可以,去上海的叫行动一科,留在家的是行动二科。”
周云请求道:“处座,行动一科不与本部的其他部门发生任何关连。知道它的只有你与我。”
处长思考了一阵子才说:“那就难了!你一个行动科,消失太久,会惹人注意的。”
“那怎么办?”
“要不这样,行动一处,还是行动一科二科。我再你多加两百人,你留一百老人,组建行动一科。而王勇的这个队伍,缩减一百人,便叫特别行动总队,归行动一处负责。这样一来,行动一处就有两科一队。但外人只知道两科,不知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