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破城来了,名珠又将肃泰和茗蕙调到山谷之中,随闯破城一起负责飞箭的制作。
而盐田的防守任务则交由峙岳负责。
一切工作按照计划进行,云生和名珠看后,心中轻松了不少。
二人按照时间计划表,大约在半年后,水师将会初步形成战斗力。
到了那时,玉宁府的水师便可以主动出击,寻找倭寇进行海战了。
镇当府定东王府。
师爷道:“定东王大人,听说云生从镇南王那里借得了1000副藤甲铠。这藤甲铠非常轻便,可以漂浮了海水之中。
他们做过试验,水兵穿上藤甲铠后,在海水之中浸泡四个时辰,都不会沉入海水之中。”
“这有个屁用,大不了不会淹死而已,难道他们在海水之中还能凿穿战船不成?”定东王对藤甲铠简直是一屑不顾。
“定王大人说得是!”
定东王又安排道:“以后对洪木先生说,让他们的水兵多多配备弓箭,即便三关军的水兵淹不死,那便射杀他们!”
“好的,定东王大人。”师爷点头,又道:“听说名珠已将6000名退伍老兵分别驻扎在六个县城,每个县城1000人,成立了什么家乡保卫团。”
“将这个消息也说于洪木先生,叫他们最近消停一些。”
“好的,定东王大人。另外,三关旅的第四次战船招买会刚刚结束,目前三关旅的水师已拥有战船79艘。”师爷又道。
“他们的‘重锤’破弩安装得怎么样呢?”定东王问道。
师爷答道:“听说已经装备了15艘左右,不过每艘战船之上仅仅装备了4架‘重锤’破弩。
另外,如今玉宁港内已经聚集了近万名铁匠和木匠,正在夜以继日地建造‘重锤’破弩。”
定东王思考片刻,说道:“不能让他们发展得太快,以免失去控制。
后面找个机会,给洪木先生说一声,让他们伺机而动,先将这些已经装备了‘重锤’破弩的战船全部击沉。”
师爷眼珠子一转,说道:“定东王大人,依小的之见,我认为我们应当鼓励三关旅建造‘重锤’破弩。
等他们全部安装完毕后,早日寻找倭寇作战。双方大战,必然各自都有损伤。到了那时,定东王大人您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定东王大人摸着自己肥胖的双下巴,说道:“理是这个理,但是我却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三关旅发展的太快,容易脱离我们的控制。
三关旅与倭寇海战,若是三关旅输了自然没有什么顾虑,但是若是三关旅胜了又怎么办?”
师爷思考片刻,说道:“定东王大人说得是,我这就告诉洪木先生,让他们伺机而动,先消灭一部分三关旅的战船再说。
另外,我们还可以悄悄地告诉一些船商,叫他们不再将船只卖给三关旅,以此阻止三关旅水师的发展速度。”
“嗯,这个主意不错!”定东王点了点头,又道:“三关旅最近催过军粮吗?”
师爷笑道:“三关旅每月都有人前来催粮,但是我们却没有拨给他们一粒粮食。”
“嗯!另外你派去的人暗中审核三关旅的军费开支怎么样呢?”定东王又问道。
师父道:“我们已在暗中统计,截止到临海八县大道贯通之前,我们统计三关旅购买战船、军饷开支、民工工钱以及各类铁矿、木炭和粮食、生活用品的开支,粗略估计在400万两纹银左右。”
定东王摸着自己肥硕的双下巴道:“名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呢?”
师爷道:“听说,上次名风起带了几件稀世之品前往临江府变卖,共卖得白银三百万两。”
定东王笑道:“是吗?不过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恶心恶心名门。”
师爷道:“大人有何妙招?”
定东王笑道:“上次那个江南盐运使在家中被人杀害,我们可以嫁祸于人,就说名珠盗窃了卸任的朝廷官员,让朝廷的御史去三关旅查一查。”
师爷笑道:“大人高招,我们还可以乘此大造谣言,诋毁名门,分散名珠的注意力,阻止三关旅快速发展。”
在一万多名铁匠和木匠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先前购买的15艘民船已经全部装好旋桨,改造完毕。
第一二批购买的62艘战船都已将‘重锤’破弩安装完毕。
每艘战船安装有4架‘重锤’破弩,船头舰尾各1架,两侧各1架。
虽然‘重锤’破弩的数量有点少,但是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度伯和名风起已从临江府返回,再次带回来了二百七十多万两银票。
云生见后,心中大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了银票,云生的胆子变得更大了,步伐变得更快了。
战船可以继续购买,‘重锤’破弩可以继续打造。
名珠再次举行了一次战船招买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船模样的商船迅速减少,此次招买会仅仅购得10艘战船。
89艘战船,虽然距离100艘的目标还差一点儿,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第二批弩长集中训练营在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之后,也进驻到第三处山谷之中,集中进行训练。
名珠规定不许任何人员外出,生活物资一律由原三关旅人员护送。
云生和名珠知道,在这征招的21000名将士中,定然有不少的定东王的卧底或是与倭寇有关的人员。
虽然多次进行排查,遣走了一些背景不明之人,但仍然还有不少。
40座烽火台早已修好,名珠已从第三批退伍老兵之中选调了部分经验丰富、年龄较大的老兵共2000人,分别驻守40座烽火台,每处烽火台为50人。
年龄较大的老兵虽然战斗力有些下降,但是看看烽火台,却还是可以的。
一项项工作有序开展,云生和名珠心中都十分高兴。
但是,有一天,因为度伯上报的一件事,顿时令云生和名珠变得十分头痛,苦恼不已。
“什么,没粮呢?”云生惊讶地问道。
“是的,总镇。如今的存粮最多只能支撑大军不到十天时间。东海三府及周边的粮食已被全部被买完。如果继续去买,那就需要到更远的府县。”
“最近没有派人去定东王府催促军粮吗?”云生又问。
度伯叹道:“唉,我们每月都去定东王府催促军粮,那定东王下辖的粮官却总是说因为近期倭寇屡屡侵袭,定东王府也没有余粮,让我们自行解决。
到目前为止,定东王府没有给过我们三关旅一粒粮食。”
云生听后,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一时没有了主意。这也让云生彻底感觉到当家不易。
无米之炊,难倒巧妇之手啊!
“云生哥,我感觉最近许多事情都有些奇怪。”此时,名珠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