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处山沟,云生长枪舞动,一时长枪所至,雷光电丝缠绕,周围三丈范围内的树木皆被击出无数小洞,青烟袅袅。
云生长枪再次前出,一颗巨大的雷球从枪尖射出,正中大树。一人环抱的大树被击出一个西瓜般大小的窟窿,随即轰然倒地。
云生现在使用雷球术,早已不再口念咒语。雷随心动,心之所想,枪之所击,雷之所至。
雷光电丝伴随左右,一时方圆三丈之内,尽皆电丝缠绕,雷光闪闪。
第二天,名珠急急忙忙地来到房中,说道:“云生哥,今天虞东县被倭寇袭击了。”
云生惊道:“伤亡怎样?”
名珠道:“死伤百姓600余人,财产被抢劫无数。”
云生沉思片刻,说道:“自从上次崇溪县被袭击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的时间了。
虞东县是距离玉宁府最近的一个县,倭寇袭击虞东县,这纯粹就是在打我们的脸。
看来倭寇是嫌咱们的速度太慢,在催促我们出海作战了。”
名珠道:“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袭击临海八县吗?”
云生思来思去,说道:“我们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征召的6000名退伍将士,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基本结束,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
待第三批退役将士回来后,我们便可以将这6000名退伍将士分散到六县,正式成立六县保卫团。”
名珠道:“如此也好,若不然第三批退伍将士到来后,玉宁府外的军营也住不下。”
五天后,第三批征召的退伍将士先后来到玉宁府。
此次共征召退伍将士7000人。
如此,三关旅共征召退伍将士21000人。
轰轰烈烈的第三批退役老兵在6000名第一二批退役老兵的热情欢迎之下,正式入住军营。
名珠带领2000名三关旅将士,将6000名第一二批退伍老兵依次送到各县,在玉宁府临海六县几十万百姓的热烈欢迎下,正式入驻临海六海,成立保卫团。
六县保卫团成立,都有千人将负责,虽然不能完全抵御倭寇的袭扰,但一定的示威作用还是具有的。
玉宁府共有临海八县,如今已在六县成立保卫团,名珠与云生一番商议,决定再派出4000名将士分别驻扎在距离玉宁府较近的虞东县和大环县,分别由略经天和月掷钊负责。
另有2000名将士驻扎在盐田,由肃泰和茗蕙二人暂时负责;还有2000名将士驻扎在港口,由邦战国暂时负责。
另外2000名将士作为机动力量,由名珠负责,随时准备增援各县各点。
如此,临海八县和港口、盐田两个重点目标便全部驻军完毕,具备一定的抵御倭寇袭扰的能力。
而樱子华则负责第三批退役老兵的训练工作,奎烁负责水师的训练和管理,名风来负责“重锤”破弩的建造,烨新桥负责玉宁港出海口浮障与铁索的锻造。
各县和重点目标驻军完毕,其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第四次战船招买会也在玉宁港如期召开。
各地船商蜂涌而至,经过一番竞价,名珠又购买了17艘战船。
如此,玉宁府水师船只的数量便变为79艘之多,距云生先前的计划仅差21艘了。
半个月的时间,在峙岳和名风起带领2000名将士的催促之下,临海八县的大道也终于修建完毕。
临海八县的大道整整修筑了近一百天的时间,花去了云生近100万两白银。
云生并不心疼钱,这些钱来之不义,散于百姓,也是心安理得。
不过,云生就是觉得速度慢了些。
名珠下令,剩余的烽火台争取在10天之内修筑完毕。
随着各县和重点目标防御力量的增强,倭寇袭击各县之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在此期间,随着招工榜文的在东海三府以及周边的龙源府、高桥府和零安府等各地的张贴,大量的铁匠和木匠也先后来到了玉宁港,加入到“重锤”破弩的建造之中。
随着大量退役老兵的到来以及大量铁匠、木匠的到来,一船船装满铁矿、布料、粮食和生活用品的大船驶进玉宁港内。
一架架的“重锤”破弩相继安装在战船之上,一件件崭新的衣服相继穿到了将士们的身上,一杆杆的长枪握在了将士们的手中,一张张的银票从名珠的手中哗哗地流出,飞向四面八方。
“三百万两白银都不经花啊!”云生仰天长叹道,“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真是烧钱啊!”
“你以为呢?三关旅1万将士,21000名退伍将士,近万名铁匠木匠,4000多名裁缝,加起来近4万人。
4万人的吃喝拉撒,军饷工费,还有十几万修路民工的工钱,全由你保障。
另外,还要购买战船,还有成船成船的铁矿、木炭和布料等费用,若是花钱不跟流水一样,才怪了!”名珠诉苦道。
云生听后,微微一笑,“看来,还需要度伯和名风起去一趟临江府才行。”
“度伯,你和风起再去一趟临江府,将这些变卖掉。”云生拿出一幅字画,一件瓷器,一件白玉腰带和一颗夜明珠。
“好的,总镇,你放心吧!”度伯说道,而后带上名风起,直奔临江府而来。
这一天,玉宁府外的一处小山沟中,名珠和肃泰、茗蕙三人再次迎来了一些重量级的客人——雷火堂的大公子闯破城以及68名雷火堂的弟子。
闯破城不是什么重要的客人,是熟人,是朋友,是战友。
但是雷火堂的68名弟子却是重要的客人,68人带着几十辆大车,装满了火药以及其它的制药工具、设施设备和辅助材料。
山谷中的100余间木制房屋早已建好,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弩长带领10名弩长在此等候,将开始飞箭的制造与试验工作。
在另一处山沟之中,也有100余间木制房屋,这里居住着经过第一批选拔,射击技术精湛的200多名弩长。
训练工作已经展开,在训练场上,平行摆放着10架底盘可以自由旋转的“重锤”破弩。
每架“重锤”破弩上装有丈余长、胳膊粗细的弩箭,在弩箭的尾部,绑有长长的绳子,绳子盘绕在弩架之上特制的绕盘上。
在500步外的山谷之中,有10面三丈大小的青色方布。青色方布上下两侧有绳索固定,而绳索则系于山谷两侧的大树之上。
在大树上,站有四名将士,四名将士拉动上下两根绳子,绳子晃动,带动10面青色方布摇摆,就好像10艘在海水之中随波起伏的战船。
10名弩长瞄准青色方布,扣动扳扣,弩箭射出。10名弩长手戴牛皮制手套,不断地来回抖动手中的绳索,控制弩箭的方向。
“噗呲”“噗呲”“噗呲”……
数块青色的方布被弩箭刺穿,但有的弩箭却飞向天边,相差甚远。
绳索放下,山谷中的将士迅速更换青色方布,而后大树之上站立的将士再次将绳索拉起。
弩长们收回长绳,将弩箭固定在弩架之上,更换人员,再作下一轮射击的准备。
这两处山谷处于绝对的隐蔽状态,山谷之外,隐藏着200多名三关旅将士。
有的将士站立在大树之上,有的将士头戴由树枝编成的草帽,匍匐在草丛之中。
600名三关旅将士分成三组,轮流警戒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