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河东刘承钧肉袒牵羊,最好颜面的李景实在不愿受此羞辱……
左右为难的时候,李景忍不住骂了李弘冀几句“逆子”,发泄心中不忿。
想着那不受自己喜欢的儿子,李景心底生出了一个念头……不如?
李景突然觉得自己脑子有点疼,年纪大了,是时候生病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西昌城的高方也收到了“噩耗”。
大理皇帝段思冲与杨家人交往过密。
大理国以四姓为尊,分别是段高董杨,依次而列。
其中段氏为皇姓,居于第一。
高家、董家因为高方、董迦罗两个从龙之臣,得到了重用,从而位于第二第三。
至于第四的杨姓,与段高董不同,很是特殊。
大理国以白族为尊,而杨氏是白族第一大姓。
段思平为了拉拢杨氏,娶了杨桂仙并且立为皇后。
在大理段氏的傀儡,董氏已经没落,唯独第一大姓的杨氏,拥有威胁高氏的力量。
历史上因宋朝放弃了攻伐大理,以至于高氏全力打压大理杨氏,最终逼得杨允贤、杨义贞起兵反叛。
高智升、高升泰灭了杨氏之后,大理国正式成为高家一言堂,想当皇帝就废了段氏,不想玩了,再把段氏立起来,左右拿捏。
现今中原南下,高方屡屡战败,皇族段氏与杨氏不可避免的蠢蠢欲动。
高方靠在椅子上,闭目深思,好似睡去一般。
不过他那起伏不定的胸膛,却印证了他此刻的心情。
好半晌他才说道:“此事与中原有关?”
从大理国都羊苴咩城匆匆来传讯的宗奇道:“十之八九,一个叫石恪的中原画师在月余前应邀入大理作画,是我们大意了。”
高方切齿道:“他现在在何处?”
宗奇回道:“现在在天龙寺里作画,要不要……”
高方微微摇头:“天龙寺是我大理信徒心中的圣地,不可妄动。前线连连失利,再大闹天龙寺,等同与段家杨家决裂,得中原相助,我们高家没有任何胜算。”
宗奇眼中微微惊恐,说道:“那可怎么办?少主在羊苴咩城有些独木难支……”
高方双手在脸上猛地一拍,高声道:“去将董昀叫来。”
董昀就在附近办公,不过片刻便达。
高方不等董昀开口,直接说道:“劳烦先生去一探成都,便言我大理不知天高地厚,妄图抵御天兵,愿意俯首请罪。恳求天子大发慈悲,宽恕南蛮小国。”
宗奇惊呼道:“岳侯?”
董昀张了张嘴,一下子无法接受,半晌才道:“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
高方恨道:“本想着利用江南乱局,迫使中原退让。哪想江南就是绣花枕头。中原过于强势,本侯对手,只能断臂对付段氏、杨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他说到这里,无奈长叹:“先生此去打探中原天子的要求,不用担心中原天子会拒绝和谈,而今之事可说双方心照。中原天子,早就将我们拿捏在手了。要不死,要不当他的棋子。他也不愿见自己的棋子毁掉的……”
“漂亮,漂亮!”
罗幼度伸着懒腰,将手中的战报放下。
长江浮桥是一计杀手锏,可怎么使用这杀手锏,全看曹彬的发挥。
曹彬显然已经展现了一个优秀统帅的布局能力。
领兵作战,冲锋陷阵者为将,而布控全局,掌诸多战场者为帅。
曹彬此番并未亲临战阵,却掌控着多个战场,将林仁肇、舒元、赵匡赞等将如臂使指的调用,一举攻取江左,取得辉煌的战果。没有辜负这些年自己的栽培。
“天下动荡两百年,中国百姓受战乱摧残已久。陛下若能一统诸夏,那可是千秋之功。”
花蕊夫人娇声说着,眼中透着丝丝崇拜。
罗幼度伸手将面前佳人搂在怀中,在她小嘴上亲了一口道:“就你嘴甜。”
花蕊夫人情商极高,很懂得话说也懂得侍奉人。
相处时间不久,却已深得罗幼度的欢喜。
两人小小嬉闹,气氛微微上升,殿外却传来大理使者求见的消息。
罗幼度微微一怔,放下了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莹白的脸色有些微红,但还是替罗幼度整理好了有些皱乱的衣饰。
“等我回来!”
罗幼度在佳人脸上轻轻一吻,大步走了出去。
他并没有立刻召见大理使者,而是让人将卢多逊、韩微、毋昭裔请来先行议事。
罗幼度先一步询问:“毋先生,大理还未有消息传来?”
毋昭裔摇头道:“并没有任何消息。”
罗幼度笑道:“大理使者不会贸然来访,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大理高氏是大理国的无冕之王,石恪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办事,想要不被发现并不容易。
罗幼度也不指望石恪一个画家,瞬间化身为大内密探,在大理内部各大势力间,游刃有余的打探情报。
这地下工作可没那么好干。
能够将他的意思带到足够了,大理段氏除非像孟昶一样躺平,不然不可能不跟杨氏暗通款曲的。
石恪没有一点消息,大理使者却突然来了。
足以证明石恪成功了,只是没有机会将消息传出来而已。
罗幼度又道:“来使自称是董均,先生可知他是哪边人?”
毋昭裔立刻道:“是高方的心腹谋事,董家人,只是出身旁支,受到了欺凌。为高方策反,高家能够压下董家,这个董均,居功至伟。”
卢多逊道:“陛下,这个高方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能屈能伸啊!还没决战,先一步妥协了。”
罗幼度笑道:“确实,是个人物。”
他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对于大理,罗幼度的态度很明确的。
他并没有灭大理的意思。
不少武将为了功勋,不少文臣也为了名望,劝说罗幼度一鼓作气灭了大理。
但罗幼度却拿捏着分寸,他不想如明朝一样,陷入安南泥潭二十年,最终还放弃了安南。
大理前身是南诏,境内百姓多是蛮夷,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生活在山寨洞府之中,极难掌控。
打下来容易,想要统治,难如登天。极有可能反叛无常,劳师清剿。
不断的战争导致双方仇恨加剧,更难收复。
与其如此,不如利用文化侵蚀。
与之展开贸易,与之往来交好。
利用段氏、高氏、杨氏的矛盾,从中挑唆,扶持亲虞派系。
大理内乱不止,而蜀地人间天堂,自然会让百夷向往。
等搞定了契丹这个心腹之患,国家财政富裕,再将大理收了,用心治理。
彼此同文化同宗,将会减少许多压力。
故而罗幼度的本意是重创高氏,重新定为两国疆界。
他并没有为大理清理权臣的打算,亏本的买卖他不打算干。
削弱高氏的实力,让大理段氏、高氏、杨氏形成一个平衡,自己内耗。
谁壮大了打谁,谁弱就扶持谁。
这不算是什么高明的手段,大国拿捏小国都这么干。
不只是当前,千年以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