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罗幼度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打断道:“怎么都是祭祀?教化呢?”

这一问直接让孔瑜呆立当场。

教化?

哪有功夫教化,祭祀、文会还有管理农田,孔家将心神都用在了发展之上。

哪会出力不讨好地去教化百姓?

百姓懂得多了,造反怎么办?

罗幼度一脸惊愕道:“文宣王之后,没有教化之功?”

孔瑜给问得面红耳赤。

最重教化的窦禹钧也是一脸意外。

孔家负责祭祀不假,可不管教化,实在有些不像话。

罗幼度勃然大怒,喝道:“文宣王为了教化万民,携门下七十二贤,走南闯北,历尽艰辛,收门徒三千,将文化传播六国,为我中国文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初唐颖达公,编纂《五经正义》,总结儒家经学,也为文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到了你们这里,竟无半点教化之功?将祭祀文宣王作为孔家主事?”

他怒视孔瑜,一字一句道:“文宣王,不是孔家的文宣王,是天下人的文宣王。”

“所有儒家学子皆是文宣王的学生,包括朕。祭祀文宣王,不是,你孔家一家之事。”

“你们不效彷先辈,宣扬教化,却将祭祀视为主业……”

“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他拍桉而起,指着窦禹钧道:“你看一眼你身旁的窦燕山先生,他三十年从事文教,不计得失,开办义塾。至今为止,京畿之内,二十八所义塾,教化学生一千三百人。你们贵为文宣王之后,可有比得上人家皮毛?”

“我辈读书人当如何?”

“当祭祀先人?”

“错了!”

“我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们可有一点资格贵为文宣王之后?”

“朕,心痛啊!”

“文宣王之后,竟有你们这等不肖子孙。”

“你们……有何颜面,祭祀他老人家?”

罗幼度一副痛心疾首,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这天才一样的表演,居然没有欣赏的对象。

白忙活了!

大殿之下,一片寂静。

殿下的一众人都为横渠四句给震撼住了。

在罗幼度训斥孔家的时候,众人噤声敛容,惶恐不安,深怕火上浇油,殃及池鱼。

但随着横渠四句的出现,所有惶恐情绪一扫而过,取而代之的是心情激荡。

窦禹钧、杨凝式、冯平这三位大儒,以狂热的目光看着站在上首的罗幼度。

眼中充斥着崇拜激动,就如给洗脑的迷弟一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句话,是他们一辈子的梦想,也是所有读书人向往的最高境界。

这一句话。对于他们这三个一辈子都在做学问的儒生来说,威力之大,无法形容。

窦禹钧激动的老泪纵横,说道:“老臣一生所求,莫过于此,能听陛下此言,死而无憾。”

杨凝式磕头如捣蒜,用着近乎哀求的语气道:“求陛下借以笔墨纸砚……”

罗幼度哭笑不得,这再说正事呢,这啥反应?

他目光往殿下一扫而过。

冯平激动地涨红了脸,乐得跟小孩一样。

王溥、宋琪、薛居正混迹官场多年,早非纯粹儒生,并未有出格举动,可那激动的眼神依旧掩盖不住此刻的心情。

至于孔宜、孔瑜二人。

两人已经完全处于失魂状态了。

孔瑜瘫坐在地,嘴里嘟嘟囔的,一个劲地念道:“完了完了完了……孔家完了……”

孔宜脸色苍白,一副完全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

这千古名言一出,必然伴随着他们孔家劣迹为天下传诵。

孔家千年来过得有滋有味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老祖宗的名声吗?

他们已经隐隐意识到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了。

罗幼度看着下面百态,心中也隐隐触动,也许这就是华夏文字与语言的魅力所在。

一句话,几個字都能让人疯狂。

他不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次听说这句话的感触了,但即便是思想之复杂,文化种类之繁多的未来,即便文化差异相隔千年,张载的这横渠四句依旧能够让他头皮发麻。

何况是古代,还是五代这文学荒漠时期。

短短的一段话,威力之大,远超罗幼度的想象。

见罗幼度准许,杨凝式不顾仪态规矩的从案几上抢过笔墨纸张,直接趴在了地上研磨起来。

杨凝式将纸平摊,毛笔上墨,深吸了口气,闭目回忆那种初次听横渠四句的震撼感觉,手似乎不受控制,在纸上一挥而就。

罗幼度见横渠四句完全打乱了自己批判孔家的节奏,也是无可奈何。

细细一想,这样也不错。

点到为止。

当然,罗幼度既然动手,就不打算留有后患。

他的点到为止并非心软,而是担心天下人心软。

孔家毕竟沾着孔子的光辉,你要一棍子将他打死,必然会有人心生怜悯,觉得罪不至此。

反之自己留有余地,表现出了对孔家的宽容,给了孔家一条生路。

然后再让人一点一点,将孔家在曲阜的那些事情,一一捅出来。

到时候用不着自己置孔家于死地,天下读书人的口水都会将孔家淹没。

念及于此,罗幼度也收起了怒容,信步走到杨凝式的身旁。

咦!

罗幼度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对于书法,他现在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杨凝式这横渠四句的字帖笔墨潇洒、纵横错落,委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他的水平,也就能看出这些了。

却不知杨凝式的书法本就是当世一绝,史称由唐入宋一大枢纽,是书法界承唐启宋,开宋先声的重要人物,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宋四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今日初听横渠四句,心情激荡,灵感勃发,一蹴而就,写下此生力作。

因这次感悟,令得杨凝式在书法界本就不俗的地位直线上升。

这一篇横渠四句的行书,更是直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相提并论。

杨凝式看着自己的作品,笑道:“得此佳作,死而无憾。”

他回过神来,想起先前种种,不免大汗淋漓,忙道:“陛下恕罪。”

罗幼度道:“你将这副字帖相赠,朕便免了你的罪。”

杨凝式苦着脸,居然不舍得。

罗幼度满不在乎地道:“你再写一篇就好了。”

杨凝式更加难受,再写一篇,说得轻松,真有这本事,那他就是王羲之了。

笑傲汉唐风》小说在线阅读_第3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君子二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笑傲汉唐风第3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